APP下载

中小型制造企业的经营与管理

2018-09-21刘林炜

关键词:市场管理战略性商业

刘林炜

【摘 要】中小企业在我国当前经济大环境下占有重要比重,其对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伴随着市场经济的竞争压力逐渐增强,中小企业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所以提升中小型企业经营方式,革新管理理念,对确保其长期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Abstract】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occupy an important proportion in the current economic environment of China. And they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With the increasing pressure of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economy, SMEs will also face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management mode of SMEs and reform the management concept, so as to ensure the long-term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SMEs.

【關键词】制造业;商业;市场管理;战略性

【Keywords】manufacturing industry; business; market management; strategic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8)06-0025-02

1 引言

在我国,制造业是中小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小企业又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提升国家经济实力,加速产业经济发展,中小型制造企业将对其将产生巨大影响[1]。然而,中小制造企业经济效益快速提升也将涉及很多问题,其中,改善其经营管理状况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因此,在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市场背景下,致力于中小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研究,帮助中小制造企业提高综合素质,使企业得到更大更强的发展,走向国际市场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2 中小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现状

2.1 中小制造企业的定义

中小企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在2011年6月18日发布《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将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作为中小企业标准指标。这个指标适用于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等行业、例如,中小企业须符合下列条件: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或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或从业人员20人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2.2 运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企业欠缺核心竞争力和长远战略。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是永续发展,但当前看来很多企业忽略了这一点,仅仅为追求短期的经营效益和规模膨胀;虽然一些企业制定了战略目标,但往往由于不切实际的战略目标,在运营过程中难以实现,最终企业在为实现其战略目标的同时陷入多元化局面。一些企业经营者已开始反思运营过程中的欠缺和不足,并制定合理的战略目标,不单纯追求企业规模,而是在竞争环境下提升品牌的形象,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②管理制度与企业发展的不协调。传统中小制造企业管理模式的最大特点是企业的所有者同时就是企业的经营者。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统一,使所有者能够直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控制。但在现实中中小制造企业在建立管理制度上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盲目套用大企业的管理制度,二是缺乏管理制度改革的力度,延续传统家族、友情式管理模式。③运营管理人才的欠缺。中小制造企业虽然总体规模不大,但人力资源却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其中重要的因素就是企业经营者自身管理水平低下,同时又较难找到合适的企业职业经理人。我国当前多数的中小制造企业为技术型。在创业初期管理模式单一,人员总量少,职工凝聚力较强,但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人员增多,管理模式较难革新,同时随着矛盾的增加,若找不到合适的管理者,企业将难以生存。④生产方式未能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用户需求,主动开发新产品,积极进行产业模式升级是企业竞争的必备能力。从生产方式角度看,传统企业的大规模生产是面向市场大规模需求进行的,随着消费者的需求多样化,这种市场需求已从单一产品数量向产品的个性化、多样化扩展。但很多企业未能从传统的生产方式转变过来,市场需求的不稳定性给企业的大规模的传统生产带来了许多经营危机与困难。

3 中小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现状原因分析

3.1 企业战略现状原因分析

企业经营战略是从企业的经营历史和现状出发,对企业未来发展战略做出的规定与说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是要跨年度才能完成或产生效果的,如新产品开发、市场营销、扩建工程、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等,从计划的制定到实施以及效果的反馈,一般情况下,一年时间是不够的。企业生产经营不能光顾眼前利益,必须要有长远打算,企业经营行为的短期化往往导致失败。

3.2 管理模式问题分析

家长制、家族制为企业的主要管理模式。这样的模式下会导致决策的高度集中,从而难有民主能够参与到决策中来。家长制决策机制的出现固化了其心智模式,使这些企业的管理专权过度集中、专治、跋扈,造成了企业对于决策的错误判断和抉择。而随着大数据云时代的到来,企业想要快速成长必须依靠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同时也需要在经营过程中各级人才对于企业的参与与决策。家族制与友情制都是从内部进行选拔经营或管理人员的企业模式,外部人才的排斥在我国中小家族式制造的私营企业中色彩浓厚,员工被划分等级,自己人和外人渐趋明显,在大多数企业中重要的管理岗位上大多数都是自己人,那么外人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能够得到提拔的可能性就显而易见了。

3.3 人才战略管理问题分析

在许多的中小制造企业中,通常没有设置专门的人力资源机构,尽管部分企业设置了人力资源部门,却往往难做到以人为中心、以人才战略为基本的管理职能。在机构配置方面,极力压缩人力资源机构的配置在许多中小制造企业中非常常见,其他部门人员兼任人力资源职务的现象比比皆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人力资源部门管理者的基本素质也就难以保证,這样,企业也就很难对人才战略进行掌控和布局。

3.4 传统大规模生产问题分析

从生产方式角度看,传统企业的大规模生产是面向市场大规模需求而进行的。现在这种面向市场,而不是面向客户的生产方式受到很多挑战,特别是中小制造企业,在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谋求更大的规模经济,但在实行规模生产的同时却忽视了中小制造企业的灵活性的延续,而降低了企业对市场环境变化的适应力。

4 完善中小制造企业经营管理的策略

4.1 完善人才机制,提升企业战略意识

一方面靠人力资源的引进,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总体来说是供大于求的,企业应把握住这样的机遇,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国家政策应制定扶持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制造企业的福利政策。另外,社会机构应积极为企业管理者举办多种形式的战略管理培训班、研讨班,提升中小制造企业的企业管理者的战略管理能力。

4.2 识别并培养核心竞争力

一方面,技术创新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特别是核心技术的创新。因此在企业创新中,技术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也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另外,专注集中特定资源于某一领域,追求深度,保持广度,能够在同行业竞争中取得绝对优势,提升市场份额,力求在某个领域做到最大份额。从资源利用和配置的角度来看,理应是小市场对应小企业,大市场对应大企业。

4.3 建立现代家族企业制度

企业文化应注重培育集体主义精神,将企业的整体利益作为最大利益,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计较局部利益;拥有主人翁精神,大家都是主人,家是大家的家,因此在工作中不仅依靠上级的指示工作,还要不分份内外地主动去为企业做事。

4.4 以人为本重视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应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高层领导的重要工作,要考虑如何将人才资源转化为智力资本,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发挥应有的作用。只有建立现代人才战略眼光,坚持以人为本,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去搞好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与管理,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和水平。

5 结论

①结合对当前企业所在的生存发展环境的分析,提出中小制造企业引进人才,提升战略管理能力,规范战略管理流程体系,根据企业发展状况制定合理战略目标是企业取得长远发展的关键。②根据当前有些中小制造企业多元化发展和各种短期经营行为出现的状况,提出识别企业核心竞争力,回归核心业务,着力推行技术创新,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③在中小制造企业取得一定发展后,对于管理制度选择上,应该选择一种适合自身发展状况的管理制度,而不要盲目跟风改革。

【参考文献】

【1】傅贤治,陈乃醒. 中国中小制造企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市场管理战略性商业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我国将24种矿产确定为战略性矿产
再造战略性大单品
市场的功能管理法制化
玉米种子市场管理现状及对策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国崛起
我国海上救捞市场管理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