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社会问题遗忘现象的思考与追问

2018-09-21许高蕊

现代交际 2018年12期
关键词:人性

许高蕊

摘要:无论在社交媒体上还是日常交际中,社会热点问题的暴露能够引起民众注意和促进突击解决,同时由于对问题缺乏深度追问使社会问题遗忘现象越来越突出。这种遗忘现象暴露出多元价值观盛行的当下民众问题意识与探索精神的淡薄。

关键词:多元价值观 民主意识 人性

中图分类号:I20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2-0069-02

矛盾的普遍性揭示着社会问题存在的普遍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传播媒介的普及使得民众轻易及时地掌握热点问题资讯成为可能,在信息获取上阻碍减少的同时对民众问题意识和思考能力提出了挑战。当热点问题的浅尝辄止与遗忘成为一种社会普遍现象,这背后暴露出的问题值得我们思索与追问。

一、多元价值观危机

内在本质通过外在常规运行方式和偶然性行为显现出来,通过观察身边的现象,笔者认为现实存在着多元价值观消解的危机。在革命文化中,民众以融入集体为荣,以特立独行为耻。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这种“趋同性”反而为人们所诟病,出于存在感安全感的心理需要和经济学上竞争优势需要,都想在茫茫人海中留下自己独特的一笔,“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这种倾向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是个体差异性的外在彰显,是被压抑太久的个体自主性的释放狂欢,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最新的强大的推动力。但这种多元价值取向投射到思想领域就很容易失控,使得唯一性与多元性的界限日益模糊,宏大的整体叙事思维日渐丧失,难以跳出问题以俯视的视角进行理性审视。对多元价值观念的认可成为民众的默认规则——只要有机会,大家可以对任何事件发表任何看法——无论对错,角度不同而已,大家都有发言权。“当代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使主导价值观中的部分内容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使主导价值观与我国目前存在的其他价值观之间的差异性大于和合性,从而引发了价值观之间的冲突。”[2]多元价值观的普及引发了潜在的危机:将个体思想自由地追求正当性与唯一真理彰显必要性对立起来,将多元价值观当作避免承认无知的遮羞布,对问题的根本性把握敏感度迟钝。

反思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这种危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大部分民众理所当然地默认事物不需要也不可能存在唯一的解读,更危险的是基于此而封闭自己的思维。认为其他的观点与自己的观点不同或相反是正常的,他人的观点对自己没有相关的参考价值,甚至不分界限不分背景地将质疑的精神指向經过无数实践检验过的经典真理,质疑一些实然必要权威存在的合理性。二是民众越来越经受不了针对个人的批评。大家可以很谦逊地接受一些类似于以“大学生”“中国人”“人类”等集合群体为尺度的批评并深以为然,如鲁迅对民族劣根的揭露的言论被大部分人视为经典流传至今,但是,若将鲁迅所提出的任何一个缺点安到某位个人身上,可想谁都不会如此轻易地承认自己的劣根,只肯把它解释为个性化的体现。这种多元理论的过度泛用是造成问题轻易被忽视遗忘、历史轻易成为书面历史的原因之一。

二、民主意识淡薄

在《民主主义与教育》和《明日之学校》中,杜威的社会理想是建构一个民主的社会,“他寻求一种无所不包的民主概念,一种对民主的全面的系统阐述。”[3]民主的生活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存在普遍的共同利益和利益互惠,能进行深入自由的交流。杜威对人的存在方式的证明与犹太宗教哲学家马丁·布伯的“关系存在论”有异曲同工之处,民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让人与人之间是“I and You”的相遇式的平等关系,不是对象式的“I and It”。梁漱溟说过,两希文明是西方文明的两翼,一直以来我们都对希腊文明加以重视,而忽略了希伯莱文明,杜威的这种思想可看作对后者的致敬和部分继承。与杜威不同,柏拉图心目中完美的模式是由哲学家、士兵和百姓三个等级组成的国家,三个等级的人各司其职,互不干涉,将智慧和政权集中到具有高贵理性精神的贵族手中,正义被看作维护整个城邦利益的普遍原则和至高无上的准则,他的国家主义倾向和对等级分化的合理性解释是很明显的,“非常重视统治阶级的教育,将统治阶级的教育看作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4]杜威笔下的民主以共同利益与利益互惠、深入交流为标准衡量,当下社会明显的阶级分化加深和人与人之间割裂疏离感深化似乎达不到杜威心目中的标准。大量的社会财富集中在金字塔顶端,大量的人口基数沉默在金字塔底。这种生活现场的割裂与资源的不平等导致不同阶级间很难有共同利益,更难以形成利益互惠,纵向与横向都有一种疏离感,在有限资源面前人与人的关系异化为“I and It”,更为严重的是如今阶级流动的渠道也越来越窄化,更加使得人与人之间普遍深入的沟通成为幻影。这种民主知识的匮乏和民主意识的淡薄使得人民对社会问题的参与感和主体意识不强。

三、阿Q精神的现代继承

一直对阿Q精神怀有质疑批判的人认为若人人都是阿Q这世间哪还有公平正义所言,所有思想活动都是自己内心慰藉,在恶人看来依然是沉默的、软弱的,只会更加纵容恶行,长此以往,社会变成怎样的牢狱是难以想象的。这种假设有一定逻辑合理性,可以肯定的是在封建思想盛行的时代,鲁迅笔下的阿Q是当时国民精神状况的缩影。可是改革开放几十年后的如今,阿Q精神并没有随着时间流逝成为历史,而是进化成现代的阿Q被继承下来。民众在翻看《阿Q正传》大笑之余,没有一个人会轻易承认甚至联想到自己或许就是现代阿Q——鲁迅笔下的阿Q用自言自语麻痹自己,现代人用娱乐至死的狂欢麻痹自己。正如网上流行起“佛系青年”的说法,指对一切都持洒脱超脱、不在乎、享受现在的态度的青年,笔者认为这种文化的出现本质上是一代人对现实的逃避,是阿Q精神的现代继承。更进一步说,比起自愿选择用阿Q精神“鼓励”自己的人,更可悲的是那些没有意识到自己就是阿Q的人,后者缺乏了认识自己的自觉和进行选择的自由,对社会问题的遗忘也会使得我们落入问题重演却不自知的循环陷阱。

每个成为热点的问题都反映出社会的弊病与漏洞,关切着大部分民主众的切身利益,却为何被遗忘得如此之快?为何无法进一步推进产生实质性成果?为何大家沉迷于这种无限循环的游戏中,没想过跳出来拷问规则?根本原因似乎应当归结为人的内在本性——逐利,自我保护本能,短视,从众等使然。经济学对人性的假设是“人具有逐利性”,人是具有“自利”目标和“理性”手段的“理性人”或曰“有限理性人”。[5]社会热点问题的兴趣圈、专业圈、利益相关圈中人数毕竟有限,集群重合人数更是不多,由于与自己在当下看来没有直接关联,所以社会问题被大部分跟风的人转瞬遗忘是有极大可能的。追问的原因无疑夹杂着内在与外在的双重影响,同时不可忽视“人性”这个最简单也是最顽固复杂的因素,它将会与人类文明与社会运行模式的发展如影随形,是“人性”让问题被轻易淡忘,让民众缺少足够的民主意识,让问题成为记录在书本上的历史而难以服务于未来。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陈晓辉.当代中国社会多元价值观评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2):177-180.

[3](美)施特劳斯.政治哲学史[M].李天然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

[4]程兆敏.柏拉图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6.

[5]冯向东.对教育学人性假设的追问[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4):78-85.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人性
拒绝异化的人性之光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以克论净”背后,城市环卫管理需要科学和人性
“学习”反人性吗
“学习”反人性吗
认识人性
人性的色板
找不到同一条地平线
具有“人性”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