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互联网时代更相配
2018-09-21刘斯奋
刘斯奋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汹涌而至,人工制造以及许多机械性的工作已被高科技、智能化手段代替。具体到艺术领域也同样如此;装置艺术、新媒体艺术方兴未艾,许多艺术作品在“制作”坏节已逐渐被高新科技取代,但无论科技如何进步,唯独作品的精神内涵、创意尚无法被智能科技取代,因此,精神创造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过去,肇始于西方的现代工业文明,对高生产率的追求催生了发达的专业分工;西方艺术自古讲求术业有专攻,自然也就产生了诸多细分的专业。随着近代西方工业文明输入中国,古老的东方艺术也按照西方标准,进行了各种各样的“专业划分”,以适应现代化的需要。于是原先“书画同源”变为“书画分家”,相应产生了所谓的“國画艺术家”“书法艺术家”,国画艺术家还被进一步细分,冠以“写意国画家”“工笔国画家”等标签。
这样强行将中国传统文化纳入西方文明体系的做法,在过去一直被认为是与时俱进。在工业文明社会有其合理性,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加之全球各领域话语权掌握在西方手里,改造自身融入西方体系标准也是一个民族现代化的大势所趋。
但互联网时代到来后,艺术上还延续的严密分工显然已不合时宜。互联网文化讲求联通与融合,这也就意味着各领域壁垒与隔阂需要打破,才能融会贯通,达到精神创新。于是,古老的东方文明在互联网浪潮下又再次显现出它的强大生命力。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中庸之道,并在时移日易中不断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其强大的包容吧,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美的追求,更侧重情感表达和思想创造,而手法、载体则可以千变万化,甚至融会贯通。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书画印,四合为一”等,都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倡多元维度、多感官体验的美学观念。这与互联网时代下的当代艺术多媒介融合、多种表现手法的创新不谋而合。
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的精神创造更需要一种综合能力,而中国传统文化对艺术家的要求也同样是综合性的,要兼通诗歌、文学、绘画、戏曲等诸多领域,在融会贯通中实现新的精神创造。所以,我们在当下提倡的创新,可以概括为汲古开新,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融会贯通、注重精神创造的精华,对其进行更好的创新,让其在互联网时代下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