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征集角逐风云
2018-09-21雨葭
雨葭
5月12日,“洛克菲勒世纪拍卖”最终落下帷幕,超过1500余件拍品100%成交。近8.33亿美元的辉煌战绩连日霸占了艺术新闻头条。而在国内,除个别拍行举褪外,大部分拍行的全球征集依然如火如茶地进行着。
近几年,中国艺术品市场逐渐接轨国际,再加上国内拍卖同行间的竞争加剧,拍品征集难的问题愈发凸显。“货源”一直都是拍卖行博得市场的关键,为赢得市场和买家的关注,几乎每家拍卖行最关怀也最头疼的事情就是如何“找货”“找好货”,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拍卖最终的成交额和成交率。看似平淡的拍卖征集,其实早已风起云涌。
藏家资源,拍行必争之地
时常被媒体报道处于回暖状态的艺术市场,实则起伏不断。随着拍卖公司的增多,藏家和行家能选择的渠道也与日俱增,但藏品货源有限,“生货”更稀有。市场的波动,也导致普通拍品的成交不理想,只有一些比较珍贵和特殊题材的藏品才有比较好的成绩。这导致很多藏家继续对市场持观望态度,不愿意将手中的藏品放出。这种观望是情理之中,但未必是正确的选择。市场总是相互影响的,好的藏品才能拍出好价格,所以拍卖行在征集时都会使出浑身解数去挖掘藏家手里未曾露过脸的、来源出处好、经过名家递藏的艺术品。
一般来说,拍卖征集主要有三种渠道:藏家、行家以及面对大众的公开征集,内行手里的拍品货源充足但价格空间有限,而面对大众的公开征集不确定性因素又太多,因此藏家资源至关重要。有人说,谁手里有大量藏家资源,谁就先一步博得了市场。
广东崇正拍卖常务副总经理何向民对这种观点表示赞同。“公开征集的渠道面向的是拥有艺术品的所唯人,包含了普罗大众、行家和藏家,当中的艺术品鱼龙混杂,这种征集的效果一般,征集到优质作品的比例相对较低。而行家是行业内的中坚力量,他们不断在买家和卖家身份之间转换,所以这部分货源比较稳定,数量也比较多。但是唯一的缺点是,行家放出的都是‘熟货居多,比如从北方拍场入手后在南方拍场上拍,或者从海外拍场买回来在香港拍场上拍……一般情况下,这些作品在短期内会反复出现在拍场,拍品价格成本也会相对偏高,而获利的空间相对会被压缩。而藏家(藏一代、藏二代甚至是藏三代),他们的藏品来源较好,很多作品都是他们的父辈或者藏家本人因为与艺术家有交往,得之于艺术家本人的馈赠;或者是较早时期在文物商店、古玩店等处购买的,那时的赝品较少,品质也有保愁。藏家手里的藏品多是未曾露脸的‘生货,出处好,价格成本都相对低,这些作品是最受市场欢迎的。我们作为拍卖公司也最喜欢征集这类作品。谁家有能力征集到这些藏家的藏品,谁家的拍卖相对来说成交率就越高,这也是每家拍卖公司的必争之地。”征集业务挥师海外
目前拍卖行业中拍品征集有难度、流拍率高已成为新的问题。但最根本的还是价格适中的好东西少,也就是说艺价比高的拍品少,因为在当下好东西能够卖出好价格的势头没有改变。在这种背景下,“海外征集”业务的拓展逐渐成为各大拍卖行提升拍品质量和吸引买家的重要手段。
从中国港澳台地区到日本,从新加坡、印尼到欧美各国,从亚洲大陆到欧洲……自2009年始,嘉德、保利、匡时、瀚海等拍卖行陆续将目光聚焦在海外市场,在促成中国艺术品回流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中国拍卖行在海外的征集路线图。海外中国艺术品集中的地区到处可见中国淘宝者的身影,征集作品也以中国书画和瓷杂为主。
拍卖公司挥师海外,这必然形成艺术品的回流。近年来,海外回流拍品以其特殊的身份和新鲜的面孔赢得国内藏家的关注和追捧,高成交率和天价成交纪录也使其成为拍卖市场的金字招牌。
“其实‘海外回流这个现象已经存在十多年了,这是由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不断成熟和提高所决定的。第一,海外藏家特别是华人藏家,非常关注国内艺术市场的成长,目前国内市场已进入‘亿元时代,价格的吸引力为艺术作品的回流营造了一个必然的条件。第二,国内众多拍行早就布局海外,这也是为了更多地去吸引和征集海外的中国艺术品。早期的海外回流艺术品进出海关管控难度相对小一些,但近些年受到税收(主要是关税和增值税)的影响,海外藏品回流的途径也增加了難度,所以有不少拍卖公司会把作品放在香港地区进行拍卖。”何向民表示。
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在世界地位的奠定,以及中国买家在世界的影响力,海外很多私人藏家已逐步将藏品交给国内拍卖行进行拍卖。那么西方艺术品来到国内拍卖是否会水土不服?在何向民看来,这是由中国收藏群体对这些作品的认知度所决定的。
有需要就会有市场,固然海外征集很辛劳,然而为了获得新的业务增长点,国内各大拍卖公司纷纷将眼光投向海外市场,开设海外回流专场,各自构成自己的海外征集幅员,彼此间也开展了剧烈的争取战,都想在这海外市场洪流中分得一杯羹。
同行之间各出奇招
从全球拍卖市场来看,经过一百多年的大浪淘沙,苏富比、佳士得等拍卖行脱颖而出,成为海外拍卖市场的主导者,成交额、成交量远超其他拍卖行。而国内拍卖行在政策保护、市场扩容的背景下,涌现一批优秀拍卖行,市场进入群雄逐鹿的阶段。而每年春秋拍一直是艺术品拍卖的重头戏,基本反映拍卖行全年的成交额。从目前竞争格局来看,保利拍卖、中国嘉德、北京匡时、西泠印社等构成业内第一梯队(剔除香港地区的苏富比、佳士得),春秋拍成交额均超过10亿元。北京东正、华艺国际、广东崇正、中贸圣佳等拍卖行构成第二梯队,春秋拍成交额一般在3亿-6亿元。表面上看,总成交额是拍卖公司之间绕不过的竞争。一方面是为了寻求总成交额,各拍卖公司一直增长拍卖专场和拍品的数量;另一方面,为了晋升品德,各拍卖行又各自在全球征集“真、精、稀”拍品。看来,中国拍卖业走差异化竞争之路是大势所趋。
2018年内地春拍大战即将拉开帷幕,目前多家拍卖公司春拍图录并未向公众发布,不过从他们征集的万向和征集成果来看,拍卖行之间是各出奇招。
西泠印社今季春拍安排在7月初,目前全球征集仍在继续。除了书画、古籍善本、金石碑帖等板块征集成绩优秀外,今年在篆刻、名砚、紫砂板块征集也颇有亮点。据西泠拍卖紫砂部经理沈雁玲透露,今季紫砂板块不仅有之前在专场屡创全国成交价格纪录的曼生壶呈现,更征集到了包括子冶壶、大彬壶、景舟壶等多件馆藏级紫砂名品。其中时大彬制朱泥圈钮壶为日本明治时期著名画家、茶道家、武术家田能村植入旧藏,后又收藏于日本黄檗万福寺中,堪称国宝级重器。曼生壶方面,有笠荫、井栏两个器型以飨广大紫砂爱好者。得曼生壶不易,唐云终其一生方才觅得八件曼生佳器,而此次西泠春拍两件曼生逸品上拍,在紫砂拍卖史上也属首次。此外,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铭、沈石友藏宇宙砚,吴昌硕刻凤钮寿山石自用姓名章“吴俊卿信印大利长寿”等都是难得一见的藏品。
同在7月举槌的还有广东崇正。今年正值广东崇正拍卖五周年,其实在年初就早早启动了今季春拍的全球征集。崇正今季将重点推出多个名家旧藏专场,如张心素旧藏,这批书画得自张大千三侄女张心素家人,画作可见证晚年张大千去国,}不乡的伤心往事;再如沈苇窗、王家祯等老报人旧藏专场,这批旧藏多为20世纪国内书画名家馈赠。从专场设置上能看出崇正在拍卖征集也是下了苦功夫的。
而将于6月中旬开拍的中国嘉德将上拍失传千年宋刻孤本《石壁精舍音注唐书详节》。据悉,此部宋刻孤本目前已知还有四册零本,分别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南京图书馆。1980年5月全国古籍善本书目普查开启之后此书曾惊鸿一现,但未及窥得全豹,它又从公众的视野中消失。如今,在沉寂38年之后,宋刻孤本《石壁精舍音注唐书详节》再次惊现于世。北京匡时2018春拍将呈现一件(传)王维《著色山水图》,此卷是存世最早一卷名家山水画真迹,唐代存世古画的数量仅在6件左右,而且目前存世的唐代绘画中,并没有山水画真迹,《著色山水图》一旦被确认,也将成为中国拍卖上出现的第一幅唐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