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丝路汉关

2018-09-21王雄

中国铁路文艺 2018年7期
关键词:函谷关新安县丝路

王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每当吟诵起唐朝诗人王昌龄的这首《出塞》诗,就不由让人产生一睹汉关雄风的渴望。有学者认为,尽管诗人是在借秦月、汉关比喻战乱不止,但古代确实存在汉关,它就是今日河南新安县境内的汉函谷关。古丝绸之路第一道门户,史称“汉关”。

就函谷关而言,很多人并不陌生。相传老子骑青牛出关,紫气东来,在函谷关写下了《道德经》。历史上,所谓关东关西,就是以函谷关为界。但是,这个函谷关是指河南灵宝的秦函谷关,史称“秦关”。

函谷关,即古代的关口。“函”匣子也,“谷”即山谷,“函谷”的意思,就是以山谷为匣,遏其要冲的关口。古人保家卫国,为了防犯外敌入侵,都会在边关、险要地段路口,设置关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就是指边关要塞的关口。

读史得知,函谷关最早可追溯于西周,原为桃林塞,为虢国封地。东至新安,西至潼关,四百八十里。绝谷深委,巍峰插天,统称“崤函”。到春秋时期。秦孝公从晋国手中夺得崤函之地,据险设关,以抵御东方诸侯的进攻。这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战国中期,秦国在“崤函”要塞之东筑关城,名东关。在秦岭、黄河、衡山岭构成的天然屏障中,唯有函谷一道贯通东西,故之“函谷关”。这就是秦关的由来。

秦关曾经是战马嘶鸣的重要关口和古战场,又因老子而闻名。公元前241年,楚、赵、魏、韩、燕合纵攻秦,至此关而败还;公元前207年,刘邦西入咸阳,遣兵守此关以拒诸侯军。千百年来,众多海内外道家、道教人士,都要千里迢迢来到秦关朝圣祭祖。

我国历史上曾有过三个函谷关。一是秦关。位于今河南省三门峡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二是汉关。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城东500米的东关村,地处“两京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关于谷中,深险如函。三是魏关。始建于曹魏时期,其位置今已不详。

历史车轮滚滚,带走了多少功名与尘土,曾经的函谷关,今又安在?阳春三月,我来到新安采风。登汉关关楼,眼前满目葱绿,一片生机勃勃。领略汉关遗存雄姿,我仿佛看到了当年战旗猎猎、利剑出鞘的威严,听到了战马嘶叫、丝路驼铃的余音……

据《汉书·武帝纪》载,汉函谷关为汉楼船将军杨仆所建。至今已傲然矗立了2100余年。

杨仆乃西汉名将。一生戎马倥偬,南征北战,追随汉武帝开疆拓土,弹压部族叛乱,为巩固西汉政权立下汗马功劳,被任命为楼船将军。细想,这个官名还挺有意味。楼船,古代战船,因船高首宽,外观似楼,而得名。因其船大楼高,重心不稳,不适远航,故多在内河及沿海的水战中担任主力。楼船将军,意指水军将领,却又不能远战。

杨仆老家在宜阳南湾,即今新安县铁门镇玉梅村。当时国都在长安,以秦关或潼关为界:以西,为关中或关内;以东,为关东或关外。因宜阳南湾在秦关以东,有300里之遥,杨仆被耻为“关外民”。这样,即使战功再显赫,杨仆也不能获得关中封地,只能当一名被人耻笑的“关外侯”。为此,杨仆很是郁闷。

杨仆想来想去,便有了一个好主意:如果把位于灵宝的秦关东移300里,自己不就名正言顺地成了“关内人”?杨仆立即上书汉武帝。他直言不讳地写道,因“耻为关外民,上书乞徙东关,以家产给用度”。这事似乎不太靠谱,函谷关是依据险要地势而建,怎能说迁就迁?然而,汉武帝竟然恩准了。显然,这绝不是杨仆有多大的面子,而是函谷关东迁,有利于扩展京畿领域,加强中央集权,符合“武帝意亦好阔”的政治需要。杨仆喜出望外,倾其家财,“请以家僮七百人”,按秦关模样,开始在自己家乡的东边造城建关。

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徙函谷关于新安。迁后仍然用原名。这不是徒慕原来关隘的遗风,而是因为新关的地理环境、建筑布局,简直就是秦关的“克隆版”。为了区别于秦关,人们称之“汉关”。

汉关地处秦岭山脉东段的峡谷之中,西有奎楼山,东有八徒山,南有青龙山,北有凤凰山,四山环抱。它北至黄河岸,南到宜阳,更有涧河、皂河之水,绕其奔流。南北两侧有高厚城墙延伸山间,形成屏障,唯有通过关楼城门,才可以出入此关。

在此之前,古丝路是从长安为起点。函谷关东移后,长安的辖区扩大了,以关口为界,汉关自然成为丝绸之路东头的第一道门户。汉关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丝路第一关”。

东汉建都洛阳,明帝时班超受命出使西域,“重开丝路,经营西域”,洛阳成了丝绸之路西行的起点。从此,西域使者、各国商人来往不绝,汉关成了丝路上繁华的商驿枢纽和贸易之城,也见证了东西方贸易的繁荣。

东汉兰台令史李尤在著名的《函谷关赋》中,对丝路汉关的场景有过生动描述:上罗三关,下列九门,会万国之玉帛,徕百蛮之贡琛。盖纷其云合,车马动而雷奔……各国使节、富商在此云集,拿出奇珍异宝、各色特产进行贸易,车马喧喧,人头攒动。

20世纪80年代,汉函谷关附近出土了不少具有西域特色的牽驼俑、胡俑、骆驼俑等。其中有两件黄釉男胡俑,深目高鼻,络腮胡须,身穿翻领长袍,足登长筒靴,手作牵驼状。显然,这是当年丝路西域客商的典型形象。

汉关曾经是一座险关要隘。

东汉末年,为抵御“黄巾军”,汉灵帝在洛阳四周设立八关,置八关都尉,汉关高居首位;南北朝时,北周、北齐对峙,北周在汉关设“通洛防”,以对抗北齐政权。历史上汉函谷关就被称为“崤函孔道”“中原锁匙”。

历代帝王都很看重汉关。登临汉关,留下了诸多历史遗迹。东汉光武帝曾在关内设大驾宫,唐高宗和武则天也曾在此建合碧宫。南北朝时期,这里曾置州郡、州治。隋大业年间,新安县治也随之东迁到汉关城。

近年考古证实,汉关由关塞、烽燧和长墙组成,是一条纵贯南北长约60公里的庞大的防御体系。从南到北控制着黄河漕运、崤函北道、崤函南道等三条路径,进而控制着洛阳、长安间的交通命脉,维系着都城安危。

1997年,考古工作者在黃河小浪底库区发掘古漕运遗址时,发现了距新安县城以北约30公里的盐仓村的古仓遗址。据考证出土的“关”字瓦当,认定其建筑群为汉关建筑群之一。为配合丝绸之路的申遗工作,文物部门对汉关遗址周边地带进行了详细文物调查和勘探,新发现了城墙、烧窑等遗迹遗物。

2007年,汉函谷关被国家确定为丝绸之路捆绑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新安县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对汉关遗址周边地带进行调查钻探。以关楼中心为坐标点,分别向南北两山延伸,调查钻探面积8万多平方米。调查钻探发现,汉关南城墙位于青龙山,为长条形,南北走向,与鸡鸣台相连;北城墙位于凤凰山,长条形,东西走向,与望气台相连。两处城墙均为夯土筑成,质地坚硬,层次分明,为汉代所筑。

与此同时,在窑场村东千家岭还发现烧窑遗址19座。这些遗址由窑道、窑室组成,有大量的板瓦、筒瓦残片,与建汉函谷关有着密切的关系。由此证明,汉函谷关历史记载“北属于河,南抵散关”的可靠性,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起到了重要的佐证作用。

2012年,洛阳市文物工作者又在汉关遗址,发现一条沿用至现代的千年古道。这条古道是当时唯一进出关道路,也是丝绸之路的必经要道。

无可否认,无论是军事防御,还是丝路通商,汉关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巩固民族团结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于保障丝路贸易和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发挥了巨大作用。

唐宋之后,随着国家的统一与稳定,历经战乱破坏和饱受风雨侵蚀的汉关,渐渐失去防御的功用而被冷落。三国魏正始元年(公元240年),汉关被废。

2014年,汉函谷关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项目中的一处遗产点,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眼下的古汉关,虽然人去楼空,可雄风犹在。

登高俯瞰,汉关是个狭长的“H”走廊,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层紫气万层烟。走廊的中心,是明清时期的一座砖石结构的关楼,它是“H”走廊的主体建筑。古老的关楼前,彩旗飘扬,游人如织。清清的涧河从关楼前缓缓流过。南面的国道,汽车穿行;北面的陇海铁路,车轮滚滚,双双延伸着丝路的辉煌。

如今,随着古丝路的振兴,作为丝路东起点的门户汉关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丝路汉关展示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昔日的雄关辉煌,更多的是丝路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金戈铁马,风雨沧桑。历史上的汉关,屡遭破坏,多次重修。明万历七年、清顺治十五年,都曾修整过。如今所见的汉关,就是1923年最后一次重修后的模样。

据《新安县志》记载,1923年,任国民革命军20路总指挥的新安人张钫,出资重修汉关。修建中,力仿旧制,关洞下半部分尽用古关基石。修复后的关楼高83米,分上中下三层,顶部为四角亭阁,飞檐画栋,高耸云天。中层为方形阁楼,襟怀涧水,臂倚青山。底层城楼正中有一拱形门洞,供东西交通之用。西边城门上,“汉函谷关”四个大字为变法名士康有为所题。字体雄浑,笔力遒劲,与汉关浑然一体,相映生辉。

1958年“大炼钢铁”的运动中,汉关遭到严重的破坏,眼下只能看到下面的两层。最底层为平垛,为砖石构筑的敌台,门洞中部有安装木质城门的肘眼。上层是砖木混合结构的敌楼。关楼门洞的东西两侧,各有楹联一副,东门是:功始将粱今附骥,我为尹喜谁牵牛。西门是:胜迹漫询周柱史,雄关重睹汉楼船。

关门南侧的一座高高的土丘,就是人们所说的“鸡鸣台”。关门北侧离得比较近的土丘,应是“望气台”。均为汉代的夯土台基,南北对峙,中间的通关古道宽约50米,组成了一个中国传统的阙台的空间

形式。

同行的洛阳市作协主席赵克红告诉我,汉关成功申遗有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保持了汉关的原始风貌,没有现代工艺刻意雕琢的痕迹。

离开新安时,县委宣传部长崔玲问我:“您对汉关的感受如何?”我说:“很震撼。”崔部长问:“什么让您震撼?”我说:“古代关口,大都是一个封闭体系,在防御敌人的同时,也关闭了自己。然而,汉关既是封闭的,更是开放的。一个关口,打开了一条通往世界的丝路。”

崔部长笑了。她告诉我,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新安县大力传承丝路精神,工业、农业、旅游三驾马车奔小康,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财政收入居洛阳八县市之首。

是啊,历史的印迹会告诉我们许多东西。譬如说,丝路汉关,既是一个古代边关,却更是一种现代昭示。这就是,打开封闭的关门,眼前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猜你喜欢

函谷关新安县丝路
新安县
新莽时期“函谷关门”画像砖研究
丝路梦
丝路
梦丝路
丝路谣
新安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调查
新安县小麦生产存在的问题及高产栽培技术对策
新安县
睢宁九女墩汉墓“老子西出函谷关图”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