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见物,见人,见道

2018-09-21陈燕香

教育·综合视线 2018年7期
关键词:加拉帕戈斯食肉太平洋

陈燕香

“人是万物之灵。当人类自作聪明时,一切都走向反面。”美国作家伯罗蒙塞尔为了阐述这个观点,曾写了一个故事(或者说经历):作者和同伴在南太平洋一个海岛旅游时,看到一只正离开巢穴爬向大海的幼龟被一只食肉鸟叼啄时,出于好心,不顾向导劝阻,要赶走食肉鸟,把幼龟抱向大海。正当我们为自己保护小动物的善举而沾沾自喜时,却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一幕:原来这只幼龟是侦察兵,后面成群的幼龟得到了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美餐。我们陷入了深深的后悔和愧疚之中。作者还把这个故事放在一个特殊的地点,使故事多了一层可信度和说服力。故事生动曲折,其中要揭示的“道”就藏匿其中。

幼龟:生长之道

故事发生在加拉巴哥岛。早些年,关于“加拉巴哥岛”的资料很少;现在,随着网络的发达,可以查阅到更多资料了。比如,“加拉巴哥”就是“乌龟”的意思,该岛上有超过100公斤的不怕人的象龟,是跟达尔文的进化论息息相关的一座岛屿,是地球上又一片没有被污染的净土,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基金会列为人类共有的自然遗产……而所有的文字,在观看完三集纪录片《加拉帕戈斯群岛》后,均变成了震撼人心的印记。火山、熔岩、象龟、军舰鸟(鲣鸟)、海蜥蜴……构成了生机勃勃的加拉帕戈斯群岛,构成了“上帝之眼”(加拉帕戈斯群岛别称)的美丽,也构成了大自然的神秘。

然后,再把镜头拉近,聚焦在这些太平洋幼龟身上——“太平洋绿龟,体重在150公斤左右,幼龟不及它的百分之一。幼龟一般在四五月间离巢而出,争先恐后爬向大海。只是从龟巢到大海需要经过一段不窄的沙滩,稍不留心便可能成为海鸥等食肉鸟的食物”……读者还查到一些有意思的资料:绿龟很有“根”意识,无论它走多远(哪怕是整个太平洋),它们都会回到出生地产卵;不过,产完卵后,它们就不管后代,继续远游了。

运用比较分析方法,把文本中的幼龟与人类的幼儿比较,我们会发现,作者笔下的幼龟跟幼儿一样可爱——“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其中的“欲出又止”“鱼贯而出”“争先恐后”等几个成语,我们仿佛看见了可爱、好奇、勇敢、随众的小生命。当我看到视频里,只够人类巴掌心大的幼龟争先恐后地奔向大海时,我的心被“萌”化了。但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的视频里,我也看见了幼龟被啄食的镜头,常常会冒出一个念头:它们的父母知道吗?它们的父母如果在现场,会作何想?据查,太平洋绿龟的存活率是很低的,从产卵到孵化,再到幼龟奔向大海,在海洋中觅食成长,存活率也就3%左右。在“最纯净”的加拉巴哥岛更为残酷,完全是“自生自灭”状态。但,这就是幼龟的“生长之道”,是太平洋绿龟与生俱来的生命繁衍模式。

食肉鸟:生存之道

相比幼龟,食肉鸟是一种强者姿态出现在文本中。确实,这些食肉鸟很强壮、很矫健,但在“自然”的背景下,我们不应有“恨”——啄食幼龟是他们的“生存之道”。

文本的描写,类似于战争大片的场面拍摄,有一个带着愧疚和苍凉的画外音在诉说着:“黄昏的海岛,阳光仍很明媚。从龟巢到海边的一大段沙滩,无遮无拦。成百上千的幼龟结队而出,很快引来许多食肉鸟,它们可以饱餐一顿了”;“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想着,听着,我体验到了一种惨烈的壮美感;读之、思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跃然纸上!

人类:人文之道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的“探”字,“欲出又止”“踌躇不前”,这些文字流淌着小幼龟是多么谨慎、多么弱小、多么无助啊,人们那颗善良的心肯定为这可爱又可怜的生灵深深同情。所以,当我们看到沙滩上那令人紧张的一幕,“一只嘲鸫突然飞来,用尖嘴啄幼龟的頭,企图把它拉到沙滩时”,我们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袖手旁观的。

可是面对这样揪心的一幕,“我”和同伴的焦急、紧张、难过、不平、气愤和生物学向导的反应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有意思的是,游客们不是出手“救”幼龟(或者与向导一起救幼龟),而是指责、抱怨;说着“叼就叼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句话,冷静自持的向导亦没有选择解释和教育,而是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人类“趋利避害”的本性暴露无遗。

文章在结尾来了个惊天大逆转,出乎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具有强烈的“欧享利”效果。事情的发展让“我”和同伴以及身外的读者都始料不及,瞠目结舌,继而神情凝重、暗暗叹息。“我们干了件愚不可及的蠢事!”后面的所有描写都围绕着“愚不可及”这4个沉重、残酷、忏悔的字而展开的。4个自然段里的每个字、每句话甚至是每个标点,都跳动着人类那难以言说的痛苦!“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此处又现人性。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曾言:“人是有思想的芦苇。”在大自然面前,人渺小如芦苇,因人性的思想,让人成为“万物之灵”,但是,当人类“自以为是”时,一切就会“事与愿违”。见物,见人,方能见自然,见“道”。

何谓“道”,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类还需具有“是非之心”——天大、地大、道大,人就能成其大;人类须有“恭敬之心”,敬畏自然、尊重规则,方能成就“万物之灵”的诗意。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上芬小学)

猜你喜欢

加拉帕戈斯食肉太平洋
加拉帕戈斯群岛
乌龟是如何到达加拉帕戈斯群岛的?
Meat-eating plant discovered in Canada加拿大发现食肉植物
“穿越”史前,和小怪兽们亲密接触
濒危象龟恢复自然繁衍
看看你是不是天生“食肉瘦” 解开DNA之谜&重回瘦身正轨!
《环太平洋》第二部
入秋食肉
“环太平洋—2016”军事演习开幕
食肉袋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