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老年广播满足老年群体美好生活需要

2018-09-21李秋红杨杨李雅坤

中国广播 2018年7期
关键词:融媒体创新

李秋红 杨杨 李雅坤

【摘要】面对我国日益严重的老龄化现状,广播媒体尤其是老年广播责任重大。本文主要讨论在融媒体大环境下,老年广播如何与时俱进,抓住机遇,实现自身创新发展,从而更好地为老年群体服务。

【关键词】老年广播 融媒体 创新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在新时代,广播媒体在融媒体传播环境下如何履行媒体的职责使命、服务好目标受众,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探索。

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权威统计数据,20世纪50年代中国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群已经步入老年阶段,老年人口进入快速增长期,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以上(包括60岁)老年人口有2.41亿人,占总人口的17.3%。社会将继续显现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程度高、高龄化突出、农村老龄化问题加剧等特点。这就意味着,未来20年,媒体的发展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受众严重老龄化的现状,广播媒体尤其是老年广播如何更好地服务庞大的老年群体,为其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传播内容必须进行供给侧改革。特别是在融媒体传播环境下,应积极利用新技术、新平台,广播创新升级势在必行。

一、准确把握老年受众的需求特性和收听习惯

一是立足于声音服务的特性,在内容和时段上多开辟老年听书节目,以说书形式满足因视力退化的老年人对知识、信息、生活服务等方面的渴求。如昆明广播电视台老年广播《幸福读报》节目、苏州广播电视总台《广播书场》节目等就是常见的资讯信息类节目。生活服务需求是老年听众更高层次的需求,例如针对当前多数中国家庭由老人带孩子的现状,可以推出科学育儿节目,提供一些科学的育儿方法,通过主持人或者嘉宾第三方的讲解,提示老年人不科学育儿的危害,既传播知识,又能消减年轻人与老年人之间的育儿矛盾,满足其家庭生活和谐的需求。另外,还可以开办老年理财节目,使老年人通过听广播掌握更多正确的理财方法,加强老年人的财产安全意识,避免受到诈骗,满足其财产保障的需求。如,江西广播电视台民生广播举办的“远离投资理财陷阱,选择正规理财渠道”公益宣传讲座,就是向广大老年听众宣传普及正确投资理财知识。

二是充分利用广播的伴随性,以老年人生活起居习惯为基础,将节目时段的设计与老年人的生活起居时间相吻合,增设养生、医疗、情感类节目,量身定做服务性、贴近性强的节目。江苏常州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以“关爱老年人生活需求、打造老年人幸福乐园”为理念和主旨,打造老年人的资讯、保健、服务平台,充分考虑了老年人的喜好和生理特点。例如,当地老年听众收听广播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早上10点之前,早晨7点达到收听峰值。在其他时间段,收听广播的老年听众则相对较少,较为分散。常州新闻综合广播在节目定位上层层细分、量体裁衣、贴身定制,将全天时段划分成清晨、早间、上午、午间、下午、傍晚、晚间及深夜等不同的大时段,合理安排每个时段的播出节目,大大增强了服务性和贴近性。

三是强化参与性。注重节目参与互动,通过老年广播让老年人主动了解自己身边事,参与社区文化共建,搭建老年群体与家庭、社区、社会的桥梁。如将广播“搬进”老年社区、公寓,让老年群体充分互动沟通、相互讨论。同时,一些广播媒体利用新媒体传播平台增强参与性,其做法值得借鉴。青岛广播电视台上线融媒体手机客户端“蓝睛”,整合台内中老年广播频率、电视《老龄好时光》栏目以及广播电视报有关老年服务内容,打造“健康”板块,将其全面升级为“牵挂频道”,并实现可视化融媒体直播,主持人每周进社区为老年听众培训如何使用微信、应用软件等,进行互动和交流活动。成都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蓉城金秋》栏目,针对老干部、老党员、老工人等退休人员,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视频直播,主持人走进老年大学和广场舞比赛活动现场,与老人们进行互动;老年听众通过“玩手机”客户端看到自己在节目中的风采,满足了情感归属和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增强了生活幸福感。

二、大力实施“老年广播+”

积极利用新技术、新媒体,丰富广播内容呈现方式。当前,老年人对互联网逐步从排斥到适应,为老年广播与移动互联网结合提供了可能,“广播+”正成为老年广播进一步施展拳脚的平台。广播媒体应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承载,尽快实现老年广播与新时代伴生的各类新型媒体相通相融;根据老年群体的特点实施精准定位,通过定制生产、精细加工、精准推送,驱动广播内容生产,彻底改变老年广播内容同质化问题,推动“广播+科技”的“智能养老”方式,實现品牌化、差异化的宣传需求。“老年广播+”常见的应用场景有很多,随着行业间协作的加强,“老年广播+科技”“老年广播+医疗”“老年广播+养生”“老年广播+社区”“老年广播+购物送到家”等多元化形态不断推出,开辟出老年广播更加广阔的服务范围。

利用“广播+网络”将传统老年广播节目、活动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营销推广,在实现对老年人的消费指导、生活指引、心灵陪伴等多重化角色服务的同时,实现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城市广播《健康加油站》栏目实现多平台整合传播,广播音频、微信账号、网络视频同步,以《我爱问医生》自媒体与网易、搜狐、“今日头条”合作,实现具有一定广泛性和影响力的传播。节目内容多渠道收听,除了广播直播与北京广播网音视频的直播回放外,还可以通过“听听FM”手机客户端对节目进行订阅收听。

比如,满足老年人的社交需求,让晚年生活温暖有爱。老年人既可以通过广播传统的热线互动方式参与节目,也可以借助互联网社交工具如微信群、客户端等进行线上线下的交流,实现“实时对讲”“边听边聊”,让广播成为老年群体了解外界的重要窗口。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老年之友》节目新开播的板块《养老e世界》采取广播+微信的模式,邀请了“大民说事儿”“养老产业观察”“北京大妈有话说”等多个以老年人为受众的微信公众号来共同完成广播节目。分享内容涵盖了养老生活观察、老年产业、健康养生等各个方面,扩充了节目的丰富性,增强了节目的可听性。另外,目前社会上也推出了一些针对老年用户的社交客户端产品,如“牵挂”“酷爱家”“唠唠”“玖玖乐”等,老年广播可以选择进行合作,根据本地化特点进行优势互补,互相促进。

再如,从老年人健康安全服务出发,可探索开发与老年人健康生活相关的可穿戴设备等智能产品。这些智能产品联通广播云平台,具有GPS定位、呼救系统等功能,可以语音对话、收听广播、实时定位、监控身体状况,为老年人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更好保障。青岛广播电视台联合深圳某创意公司设计研发的“孝心表”,具有语音通话、关爱提醒、走路计步、GPS/Wi-Fi/LBS三重定位防走失等多重功能,一经推出,就大受老年朋友欢迎,成为名副其实的爱心公益产品。

三、积极创新运营机制

(一)加强合作,深化服务,实现多元化发展

各地老年广播可以加强与其他业务平台、频率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结合当地老年群体实际需求,制作老年广播节目,形成内容多机构合作、节目多平台分发的有效业务协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河南广播电视台信息广播集合广播电视出版界各类优质资源,进行全媒体运营,在广播频率资源+纸媒(《东方今报》)+网络直播(映象网)+手机客户端+双微开发应用+电视栏目等全媒体传播体系下,倾力打造老年生活传播服务平台。各地各级播出机构可以与有关部门和机构合作,拓展老年广播业务范围,形成以老年群体需求点为中心、多渠道并行的经营模式,提升老年广播的多元化发展空间。如与出版社合作开发适应老年人需求的版权产品;与卫生部门医疗机构合作,定期开展健康讲座、推出老年群体健康医疗卡等活动,形成老年人的安全监护网。青岛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与青岛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青岛老年服务中心合作推出的“空中老年课堂”,开设家庭理财、法律维权、声乐表演、朗诵艺术和文学鉴赏五门课程,由专家任教,深度挖掘老年人兴趣爱好,充分满足老年人的文化精神需求,目前已成功走进十几个社区,为无法参加实体老年大学学习的老年受众服务。这个模式既能满足不少老年人足不出户便能上老年大学的梦想,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实体老年大学办学压力,推动老年教育发展,促进文化养老助力。

(二)进一步加强媒体融合,升级精准营销

传统广播的覆盖率为其在移动互联领域的广告营销提供了良好基础。

一方面,老年广播在拓宽老年群体渠道的同时,要坚持正确导向,遏制虚假广告、不良信息的传播,抓好广播节目内容的高质高效,提升老年广播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要善用大数据,精准服务老年受众。中国的老年人口日益成为消费的主力军,尤其是城市退休群体拥有充裕的闲暇时间和稳定的收入,如何适应他们的消费习惯,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是值得探索的领域。青岛广播电视台通过分析受众数据,获知受众需求,定期组织“购物大集”,已经成为当地的一个品牌活动,其推出的广电独家定制产品通过自有的电商平台进行网上销售,送货上门,满足出行不方便的老年群体需求。

总之,我国的老年广播发展前景乐观。人口老龄化是专业老年广播长久发展的原动力。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这个群体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愿望必将整体提升。老年广播既可为老年群体的美好生活发挥媒体的社会服務功能,成为老年人的精神家园,也能更好地实现自身的经营发展,参与银发产业新经济的建设,实现媒体的双效提升。

(作者李秋红系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编辑,杨杨系青岛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编辑,李雅坤系青岛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生)

(本文编辑:饶雷)

猜你喜欢

融媒体创新
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内容增值策略分析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