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智慧交通发展的几点愿景
2018-09-21中国智慧交通车联网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
◎ 中国智慧交通车联网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
国家信息中心原党委书记、常务副主任 杜 平
智慧交通包括三方面的含义:一是智慧交通智能化。二是智慧交通的交通工具是智能化的。三是智慧交通的产业和服务是一个生态链的。
交通的核心是管理,智慧交通的核心就是智慧管理。首先解决的一个就是安全至上,其次才是道路统一。推进智慧交通的关键,是交通管理部门对所有的交通工具及其使用人能够提供智慧的政府和科学的管制相结合。需要基于安全至上的、智慧化的、便捷的、人性化的服务。要和大数据相关的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联动,通过数据深挖实现可视化交通管理系统。
实现智慧交通,必然要求交通工具实现现代化。包括交通工具在使用过程中的智能化、低碳化和安全性。从地面交通角度看,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是大趋势,也是我国交通行业实现转型升级及高质量高效发展新的增长点。我国汽车保有量基数高,新增市场需求大,应该及时抓住产业发展和服务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进程加快的重大机遇,并将这“三化”具化到智能交通工具生产和服务上面。同时,也要将面临的传统燃油汽车发展竞争加剧、能耗及环保制约加剧、规模增长放缓等危机,转化为新能源和智能汽车发展的新优势。
还要以车联网建设运营为导向,既为物联网、大数据、区域链等新技术研发及其大规模商业化提供有效应用场景,也为提高交通资源整合效率和协同生产率提供信息化服务平台,最终也为智慧交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商业模式。车联网具有车与车、车与人、车与路(及停车地)、车与网(及云计算和大数据)处处相联、环环相扣的特征(这是绝大多数行业应用网络都不具备的特征)。而这种特征的最大长处就是高效率和高效益可以兼得,同时还可以满足智慧交通发展的基本需求。因此,车联网一出现,就天生地发展成为互联网应用和物联网应用相融合的高级形态和专用网络。但是,现在总体上,我国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甚至是概念化阶段。
车联网的形成特别是最终能否充分发挥其应有功能和商业价值,关键取决于车联网与现代网络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程度和协同发力水平。同时,也取决于我国交通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到位、交通管理智能化水平明显提高、交通企业生产和服务以及外部协作的智慧化水平、交通工具使用者或享用者的现代化意识等关键因素。
基于车联网的基本特征和特殊功能,完全可以对智慧交通发挥赋能作用,其重要性十分明显。建议政府交通管理部门:一是在坚持要素资源配置市场化的前提下,政府相关部门需要从改善交通管理、完善法律规章、提供信息服务、优化平台监管等方面,予以有效的支持和指导,为智慧交通的发展提供良好政务环境;二是要发挥多方面积极性,以自愿互利为原则,集聚相关资源做实做优做大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车联网联盟,围绕通用技术难关组织协同攻关;三是要强化数据采集和信息共享,通过车联网聚焦产业和服务供应链、科技金融、交通监测管理、共享经济平台等形成的车联网在线大数据,开展大数据分析挖掘并且形成系列化、专门化、可商业化的大数据产品,在为联盟成员提供会员服务的前提下为社会提供专业化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