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贵州紫云红芯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2018-09-21范金华曹家洪牛力立唐兴发李怀情
范金华,曹家洪,牛力立,唐兴发,李怀情
(安顺市农业科学院,贵州 安顺 561000)
“紫云红芯薯”是安顺市紫云县地方特色红薯品种,因其含糖量高,水分含量少,肉质细嫩,个体均匀,鲜食具有板栗香味,熟食甘甜,口感好,风味独特等特色而闻名省内外,深受消费者青睐。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昆明)检测:总淀粉26.17%,蛋白质2.65%,维生素C 33 mg/kg,粗脂肪0.59%,总糖11.8%,粗纤维1.58%,总碳水化合物33.68%,能量6.4 kJ/g,水分62.2%,灰分0.88%,微量元素磷504 mg/kg、锌1.34 mg/kg、铁29.8 mg/kg、锰10.1 mg/kg、镁348 mg/kg、钙950 mg/kg、铜1.42 mg/kg、钠60.6 mg/kg、钾0.154 mg/kg,氨基酸总量11.47 g/kg[1]。2011年,紫云红芯薯获得地理标志产品商标认证,其市场和品牌发展潜力巨大。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不断推进,紫云红芯薯作为当地农业产业化主推品种,种植面积和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化发展势头迅猛,成效显著,成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精准扶贫的强有力保障。
1 紫云红芯薯产业发展现状
1.1 种植规模
紫云红芯薯种植历史悠久,常年种植面积600 hm2,产量13 000 t[2],种植地点主要分布在紫云县松山办、五峰办、白石岩乡、板当镇、坝羊乡、猫营镇,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和企业、农户的积极响应下,2016—2017年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 000 hm2左右,计划在2020年达到2 000 hm2,全面覆盖全县适宜种植区域。
1.2 栽培方式
种植方式为露地起垄,多数种植大户和农户耕地、起垄以微耕机为主,栽培管理技术原始、粗放。
1.3 产量表现
由表1可知,试点的667 m2产量均比对照(当前主栽品种)增加,平均增产29.73%。其中,2012、2013年在紫云县松山镇的试验中,紫云红芯薯的667 m2产量分别为1 509.26、1 830.33 kg,分别较CK增产26.43%、26.99%;2014年在西秀区黄腊乡试点的667 m2产量为1 495.70 kg,较CK增产27.17%;2015年在普定县化处镇试点的667 m2产量为1 679.35 kg,较CK增产38.36%。
表1 历年667 m2产量对比试验结果
1.4 销售模式
紫云红芯薯主要以鲜食为主,销售以本地零散销售为主渠道,部分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在省内外和电商销售平台有一定的市场,但规模和销量不大,销售模式小而杂乱,每667 m2商品薯产量在500 kg左右,按市场价格6元/kg计,每667 m2产值3 000元左右。
1.5 产业支持
作为经济价值较高的特色农产品,市、县、乡各级政府非常重视紫云红芯薯产业的发展,在不断加大资金补助扶持的同时,在2017年专门制定了《紫云红芯薯“红起来”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7年在紫云白石岩乡集中育苗33.3 hm2,推广种植333.3 hm2,辐射带动种植666.7 hm2,引领和指导紫云红芯薯产业规范、有序发展。
2 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紫云红芯薯产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受到传统认识习惯的影响,与规范化种植和规模化经营的要求相差较远,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2.1 种薯质量差,商品性低
紫云红芯薯在当地种植历史悠久,主要以鲜食为主,其薯形修长,呈纺锤形,商品薯以长10~15 cm、粗3~7 cm、单个质量50~150 g为最佳,但紫云红芯薯种植户以自留种为主,常年种植引起种性和品质严重退化,薯形变异,外观品质差,商品性低,直接影响了紫云红芯薯产业的健康发展。
2.2 盲目引种,造成检疫性病虫害高发
随着紫云红芯薯在当地不断扩大发展,一些企业和农户为探索其他红薯品种在紫云的种植表现,想筛选出适宜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品质与紫云红芯薯相当的替代品种,盲目地从省外引进种薯进行栽培。在引种过程中因对病虫害预估不足,种薯质量要求不严,引种后没有对种薯进行严格的杀虫杀菌处理,带有检疫病害和检疫虫害幼虫、虫卵的种薯被引进种植,导致“甘薯茎线虫病”“甘薯蚁象”等检疫病虫害高发,给种植企业和农户造成重大损失,严重影响了紫云红芯薯产业的健康发展。
2.3 种植技术相对落后,劳动力成本高
长期以来,紫云红芯薯种植以人工劳作为主,面积零、花、散,种植不成规模,机械化应用程度低,缺少专业种植的小型机械,多采用露地起垄,造成栽培技术落后、管理粗放。由于青壮年劳力大部分都到外省打工,劳动力多为中老年人,种植效率较低,造成紫云红芯薯价格成本增加。
2.4 缺乏深加工技术,产品附加值低
紫云红芯薯主要以鲜食和销售鲜薯为主,因此,产品深加工开发力度欠缺。目前,当地只注册有一家加工企业且运行不正常,给紫云红芯薯产业链延伸带来影响,产品附加值低,种植户和种植企业增产不增收。
2.5 品牌意识淡薄,市场经营混乱
自2011年获得地理标志产品商标认证以来,当地没有成立专门的紫云红芯薯产业发展协会进行统管,产品开发力度不够,没有做好品牌建设,经济组织发展滞后。缺乏专业的营销平台和市场营销人才团队,各种植企业、合作社、农户各自为阵,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市场经营价格混乱,严重影响紫云红芯薯的品牌形象和产业发展。
3 紫云红芯薯产业发展的建议
3.1 加强横向合作,保证种薯质量
安顺市农业科学院为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求,结合当前紫云红芯薯产业发展需要,自2011年以来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紫云红芯薯的单株选优、脱毒、组培、扩繁及产业化技术推广工作[3],有效保存和提升了紫云红芯薯的种性和品质,经3年多点试验,脱毒紫云红芯薯在2012、2013、2014年平均667 m2产量分别为1 509.26、1 830.33、1 830.33 kg,并于2015年经贵州省第6届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7年平均产量达1 679.35 kg。
3.2 加强技术引进,提高种植技术水平
当地政府应引导和支持种植企业及种植户加强与科研单位合作,引进脱毒紫云红芯薯种苗并进行种植,制定紫云红芯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规范品种引进和种植技术,提高小、微型机械推广使用力度,降低劳动力投入成本,定期开展栽培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技术水平,改变因长期传统种植引起的紫云红芯薯种性和品质退化、商品性差、产量低、生产投入高等问题,提高紫云红芯薯的产量和品质。
3.3 加强组织保障,规范产业发展
由政府牵头协调,成立紫云红芯薯产业发展协会,把种植企业、合作社、种植户纳入协会管理,统一规范品牌、商标的使用制度。统一价格,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建立专业的营销平台和市场营销人才团队进行市场开发;加快紫云红芯薯深加工产品开发的速度,有效解决产品贮藏和深加工问题,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3.4 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助推产业发展
地方政府应加大对紫云红芯薯产业在种苗把关、技术提供、产品开发、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和资金投入,扶持产业协会发展,切实有效地助推紫云红芯薯产业有序、健康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脱贫致富。
4 小结
随着紫云红芯红薯知名度、美誉度的逐渐提升,销售市场逐渐打开,紫云红芯红薯种植规模逐渐扩大。政府部门正确引导,整合产学研资源,坚持面向市场建设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的产业技术支撑体系,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提升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保障紫云红芯薯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树立贵州安顺农特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