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水溶性肥料对番茄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2018-09-21岳焕芳孟范玉安顺伟徐厚成胡潇怡王志平
岳焕芳,孟范玉,安顺伟,徐厚成,胡潇怡,王志平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北京 100029)
氮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元素,也是叶绿体、酶、核酸、纤维素、生物碱的主要成分。磷是核酸的组成成分,李银水[1]研究表明磷可以影响糖代谢、蛋白质代谢和脂肪代谢。设施蔬菜生产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大水大肥的传统种植模式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2]。近年来,过量施用化肥,氮、磷、钾比例不合理等现象严重,大大降低了肥料利用率,造成水体、土壤等污染严重[3-4];因此,研究筛选新型高效氮磷源肥料,以期提高化肥利用率,节约肥料用量,减轻因施肥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对于发展可持续高效农业有重要意义[5-6]。
聚磷酸铵外观为白色粉末,是一种含氮和磷的聚磷酸盐,化学式为(NH4PO3)2,分子通式为(NH4)(n+2)PnO(3n+1),作为一种新型肥料,聚磷酸铵目前已开始越来越多地进入化肥使用领域[7],其具有溶解度高、安全高效、对金属微量元素有螯合作用等优点,水解后既能提供正磷酸态磷素,又能提供铵态氮素[8-11]。史建硕等[12]研究表明,聚磷酸铵施氮量是116 kg/hm2时,可以提高设施番茄产量,改善品质。陈日远等[13]在玉米上的试验表明,添加聚磷酸铵后能明显提高播种60 d的玉米幼苗株高、茎粗,同时提高了玉米地上部和根系的生物量以及根冠比。磷酸氢二铵(DAP)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品,可广泛应用于工业、食品添加剂、医药、电子、纤维加工和染料工业的分散剂等,也可用作高效氮磷复合肥料[14]。磷酸脲[CO(NH2)2·H3PO4]是由尿素与磷酸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的复盐,具有高浓度、速溶、全溶的特点,常作为新型高浓度复合肥料,与膜下滴灌技术配套使用,可有效减少氮磷损失,促进作物增产[15-16],张莉等[17]在菠菜上的研究表明,磷酸脲可显著降低土壤pH值。目前将新型元素的水溶性肥料进行横向试验效果对比的研究尚欠缺,本试验以聚磷酸铵、工业磷酸氢二铵、磷酸脲为配肥原料,研究不同的新型水溶性肥料对于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筛选出番茄上最适宜的配肥原料。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北京市顺义区木林镇王泮庄村绿富农基地。东经116°65',北纬40°13'。供试地块土壤为中壤土,地势平坦整齐,土壤肥力均匀一致。试验前,于2016年1月20日依据“S”法取0~20 cm土样,测定土壤养分含量,结果见表1。
1.2 试验设计
供试番茄品种为“绝粉”。在番茄整个生育期,各个处理在氮、磷、钾养分总量一致的前提下,氮、磷源共设置3个处理:T1(聚磷酸铵)、T2(工业磷酸氢二铵)、T3(磷酸脲),用硫酸钾作为钾源,以基地常规使用的商品水溶肥(16-8-34)作为对照(CK),采取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667 m2基施有机肥3 000~4 000 kg,具体施肥方案见表2。
番茄采用东西行向大小行种植模式,大行距、小行距、株距分别为80、50、30 cm。每个小区设置3个栽培畦(东西长8 m,南北宽4 m);每畦双行种植,每行铺设1条滴灌带。2016年2月22日播种,2016年4月16日定植,667 m2定植约3 400株。
表1 试验地土壤肥力状况
表2 667 m2施肥方案 kg
1.3 调查项目和方法
在番茄定植后取样,每个小区选择3株番茄,测定从生长点往下数第4片真叶处茎粗,利用手持式叶绿素仪测定第4片真叶的SPAD值,产量为每个小区的实测产换算为667 m2产量,土壤养分状况、VC、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和NO3-N数据,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测试提供。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3.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Excel 2010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新型水溶性肥料对番茄株高、茎粗的影响
图1为不同的新型水溶性肥料对番茄株高和茎粗的影响。由图1A可以看出,株高随着生育期的推进逐渐增高,T1处理的番茄株高表现较佳,在定植后80 d达到240.75 cm,比CK高1.37%。茎粗在整个生育期呈现先增大再减小的趋势(图1B),至定植后53 d,T1显著大于其他处理,T1、T2以及T3分别比CK高23.79%、12.22%和1.61%。
图1 新型水溶性肥料对番茄株高和茎粗的影响
2.2 新型水溶性肥料对番茄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从图2可以看出,T1的叶绿素含量处于较高水平,为植物果实发育奠定了有利基础。定植后93 d叶绿素含量达到最大值,其中T1为35.45,比CK高32.03%,T2、T3分别比CK高18.44%和20.36%。在定植后30 d,T1和T3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2.3 新型水溶性肥料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图3为新型水溶性肥料对番茄产量的影响,各处理产量高低顺序为T1>T3>T2>CK,T1和T3分别比CK高出12.64%、4.74%,差异显著,T2与CK之间差异不显著,T1增产效果最明显。
2.4 新型水溶性肥料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表3为新型水溶性肥料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T1的可溶性糖含量比CK高9.17%,差异显著;VC含量T1则低于CK,T2高于T1和T3;各处理间可滴定酸含量差异不显著,糖酸比的高低顺序为T1>CK>T2>T3,说明T1可提高番茄口感;3个处理中,T3的NO3-N含量较低,表明T3处理的番茄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均低于其他处理。
图2 新型水溶性肥料对番茄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图3 新型水溶性肥料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表3 新型水溶性肥料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2.5 新型水溶性肥料对土壤基本性状的影响
由表4可知,相比种植前的土壤性状,施用新型肥料和商品水溶肥均可以改善土壤性状,提高速效养分含量。其中,T1的全氮较CK高出2.5%,T2和T3则显著低于CK;T1、T2、T3的有机质分别比CK高13.7%、6.3%、4.2%;有效磷含量只有T3比CK高4.9%;3个处理的速效钾含量T3最高,但是都显著低于CK;T1、T3的EC比CK分别高81.1%、91.7%;新型水溶肥处理的土壤pH值有所下降,各处理高低顺序为T2>CK>T1>T3,T1、T3与CK相比分别降低了0.07、0.08个单位。T1对土壤全氮和有机质改善效果明显,T3则明显提高了土壤有效磷,降低了土壤pH值。
表4 新型水溶性肥料对土壤基本性状的影响
3 讨论与结论
施用氮肥和磷肥可以显著影响番茄生长指标[18-20],蔬菜种植中的纯氮肥施用量是普通大田作物的数倍甚至数十倍,且氮素利用率低[21]。
本研究表明,施用新型水溶性肥料可以影响番茄的株高和茎粗,其中T1和T3处理的番茄株高表现较佳,T1的番茄茎粗至定植后53 d,比CK高23.79%,同时,定植后93 d其SPAD值为35.45,比CK高32.03%。SPAD与番茄叶绿素含量显著相关[22],由此可知聚磷酸铵有利于番茄叶绿素的合成,促进光合反应发生,加速番茄生长,提高产量,T1和T3产量分别比CK高出12.64%、4.74%,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6,19]。T1的可溶性糖含量比CK高9.17%,有效提高了糖酸比,但降低了VC含量,提高了NO3-N含量,这可能与铵态氮提供有关[23],T1的全氮比CK高出2.5%,T1、T2、T3的有机质分别比CK高13.7%、6.3%、4.2%;T1、T3的EC比CK分别高81.1%、91.7%;T1、T3的pH值与CK相比分别降低了0.07、0.08个单位。近年来,由于化肥过量使用、不合理灌溉等因素,全球碱地面积日益扩大、碱化程度日趋严重,高pH值的土壤会加重植物毒害,抑制其生长甚至导致死亡[21-22],通过调控肥料来降低土壤pH值,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来说,商品水溶肥和新型水溶性肥料均可以起到提高产量,改善土壤养分的功效,新型水溶性肥料在促进作物叶绿素合成,提高可溶性糖含量,以及降低土壤pH值方面效果更佳,适合作为新型的氮磷源肥料施用,其中聚磷酸铵综合表现最好。新型水溶性肥料和商品水溶肥相比价格较低[24],但是需要使用者根据配方自行配制,提高了工作量,且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