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3日北京市房山区局地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2018-09-20李杰宋歌张薇
李杰 宋歌 张薇
摘要 本文利用MICAPS常规气象资料和自动站实况数据,从天气形势场和物理量场2个方面对2014年9月1—3日北京市房山区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是在比较有利的天气背景条件下发生的;动量条件、能量条件、水汽条件均有利于暴雨的发生,500 hPa的西风槽、对流层中低层的低涡切变线是天气尺度的主要影响系统;同时由于低涡系统强烈发展、副热带高压西伸且稳定地维持在云南—四川一带,使降水持续时间较长。
关键词 暴雨;强对流;北京市;房山区;2014年9月1—3日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2-0196-02
暴雨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具有降水强度大、突发性强、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常引发洪水泛滥、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导致江河横溢、水库垮坝、农田和房屋被淹没、交通和电讯中断,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危害[1]。
本文利用MICAPS常规气象资料和自动站实况数据,从天气形势场和物理量场2个方面对2014年9月1—3日北京市房山区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以期为突发性暴雨预报提供预报依据。
1 天气实况
2014年9月1日傍晚至3日凌晨,北京市房山区出现中到大雨天气过程,局地出现暴雨,雨量分布不均。此次暴雨过程中全区平均降水量为19.8 mm,最大降水出现在南召,过程雨量为111.7 mm(图1)。此次降水过程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给房山区交通带来严重的影响。
2 环流形势分析
此次暴雨暴发前期,8月31日8:00,500 hPa在新疆与内蒙古交界处有一宽广的高空冷槽。在冷槽东移南压的过程中,副高西伸加强,导致冷槽底部移动速度减慢,竖槽逐渐转为横槽。由于副高稳定地维持在云南—四川一带,使降水持续时间较长。9月1日20:00前冷槽临近房山区,直至3日才彻底过境。副热带高压外围与大槽之间存在一西南急流,是暴雨水汽的主要携带和输送者。8月31日20:00,700 hPa在黑龙江省一带有一低涡,房山区处于低涡底部,随着低涡南压逐渐影响房山区,在此过程中,房山區700 hPa降温明显。9月1日20:00,河北—山西一带有一明显的风切变,房山区处于西南气流中,水汽条件良好。但切变线移动速度较快,2日20:00已移至河北东部地区。从地面图来看,房山区处于2个高压中心之间的鞍形场控制中(图2)。在鞍形场作用下,低层不断聚集大量暖湿空气,而在高层有冷干空气侵入,从而导致了低涡系统强烈发展。
暴雨的形成与高低空急流有关,高空辐散、低空辐合的配置促使垂直上升运动发展并加强,为强降水的产生提供必需的动力和水汽条件[2]。由图3可知,700 hPa上西南风急流为房山区带来了丰富的水汽,同时输送大量的暖湿不稳定能量,使低层增温增湿,气层不稳定,从而为暴雨发生提供必要的物理条件。
3 物理量场分析
3.1 动力条件
由图4(a)可知,房山区降水发生前,由于受高压脊控制,整层为负涡度。9月1日20:00,高层500 hPa已转为弱的正涡度,底层的负涡度也有所减弱,有利于降水的发生。由图4(b)可知,降水前700 hPa以下为辐合区,有利于气流辐合上升。随着降水的发生,辐合区逐渐向底层扩散,且有加强趋势。
3.2 水汽条件
水汽条件是影响降水强度的主要因子,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是暴雨得以维持的关键[3]。由图5(a)可知,8月31日20:00 850 hPa房山区水汽含量为11 g/kg,湿度条件较好。由图5(b)可知,水汽输送主要集中在700 hPa以下,以925 hPa最为明显,房山区水汽输送的主要通道为西南急流。
3.3 不稳定能量
由图6可知,9月1日20:00对流有效位能(CAPE)为622.5 J/kg。降水前CAPE值较小,之后CAPE值显著增大,说明强降水发生前对流有效位能在较短的时间累积起来,而后释放。由于能量释放产生较强上升运动,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能量条件。
4 地形条件
地形对降水的产生具有2个作用,分别为动力作用和云物理作用[4]。在动力作用中,地形的强迫抬升为主要影响因素。此次降水过程是在西南气流背景下产生,房山区西南部的张坊镇降水显著偏多。房山区地处华北平原与太行山交界地带,西部和北部为山地、丘陵,东部和南部为沃野平原。由于地形强迫抬升,引起地面上升运动,上升运动动力加强,同时改变降水形成的云物理过程,使已经凝结的水分高效率下降成雨。
5 结论
(1)2014年9月1—3日北京市房山区暴雨过程是在比较有利的天气背景条件下发生的;动量条件、能量条件、水汽条件均有利于暴雨的发生;500 hPa的西风槽、对流层中低层的低涡切变线是天气尺度的主要影响系统。
(2)地面鞍形场作用下,低层不断聚集大量暖湿空气,而在高层有冷干空气侵入,从而导致了低涡系统强烈发展。副热带高压西伸且稳定地维持在云南—四川一带,使降水持续时间较长。
6 参考文献
[1] 张欢.基于风场信息的强对流天气预报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0.
[2] 肖媚,王式功,刘志雄.湖南暴雨气候特征及典型暴雨个例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2.
[3] 胡国权,丁一汇.1991年江淮暴雨时期的能量和水汽循环研究[J].气象学报,2003,61(2):146-163.
[4] 廖菲,洪延超,郑国光.地形对降水的影响研究概述[J].气象科技,2007,35(3):309-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