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翻转课堂的过程性评价改革探索
2018-09-20张野滕亚秋
张野 滕亚秋
【摘 要】就大学教学改革而言,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直接关乎人才培养质量,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又是教学改革的关键一环。过程性评价是目前认可度较高、优势比较明显、意义比较突出的评价方式,而“微课”资源在过程性评价中的使用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下的一种全新的教学评价模式。文章回顾了过程性评价理念的发展,以《旅游美学》课程为例,对过程性评价方案设计和取得效果予以分析, 对过程性评价的实施进行反思,指出在“微课”资源背景下,实施过程性评价的优势和在实践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微课;过程性;教学评价;教学改革;旅游美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0-0154-03
微课翻转课堂是将微课运用于翻转课堂的一种新教学手段,而过程性评价是一种突出过程性管理与考核的新教学评价模式,两者的结合运用是教学改革的一种新尝试。基于微课翻转课堂的过程性评价,强调通过微课在“课前环节”传递重要知识点,通过翻转课堂在“课中环节”推进知识内化,通过作业在“课后环节”加强知识巩固和能力提升,通过过程性评价实现“以评促学”和“以评促教”。作为教学手段与评价方式的综合改革,基于微课翻转课堂的过程性评价模式在《旅游美学》课程中得到尝试性应用,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总结基于微课翻转课堂的过程性评价改革经验,梳理其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深化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过程性评价的理念
学生学习评价是教学的重要一环,“评价什么”和“如何评价”一直是教育者关注的重点。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评价从确认学习效果到确认目标和表现的吻合程度到自我反思再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经历了一个逐渐探索修正的过程[1]。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指出:“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是循序渐进的积极的发展过程,教育目的就存在于这种过程之中……教育的目的就是获得更多更好的教育。”[2]过程性评价的理论基础是多元智力理论以及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智力是多元的,强调智力的多元性、差异性、创造性和开发性[3];建构主义理論则提倡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二、基于微课翻转课堂的过程性评价方案设计
(一)过程性评价的设计思路及实施过程
基于微课翻转课堂的过程性评价在《旅游美学》课程实施过程中,结合课程内容设计了微课和一系列课堂活动,通过翻转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后有节奏地把握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旅游美学》课程的过程性评价设计借鉴了澳大利亚学者比格斯(Biggs)的评价方式[4],结合教情、学情等相关因素,探索了基于微课翻转课堂的过程性评价模式(如图1所示)。
过程性评价不仅是针对学生学习的一种要求,也是对教师组织课堂的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教学方式的转变。《旅游美学》过程性评价采用微课教学方式,从学习预备到课堂学习,再到形成评价结果,整个过程侧重考查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在学习预备阶段:首先向学生下达学习任务单,明确自主学习的任务;第二,通过微课视频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剖析;第三,通过微课视频提供扩展阅读材料,辅助、巩固和深化学习内容;第四,通过“课堂活动提示”激发学生对课程的想象,引导学生的思绪从课前转入课中。在课堂学习阶段:结合学习预备阶段的内容,灵活运用讲解、讨论、辩论、演讲、提问等多种形式,以学生为中心组织课堂学习,引导和启发学生完成课程学习任务。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形成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评价结果。整个评价与教学环节相扣,构成良性循环的“以学作评”和“以评促学”的互动过程,明显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过程性考核内容的细化及评定
在实施过程性评价的过程中,分数是衡量学生学习结果的重要参考。《旅游美学》在评价成绩的设计上,采用平时表现(占比30%)、阶段评价(占比30%)、期末评价(占比40%)三个环节评价。
平时表现包括出勤、学习态度、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内容。本课程设计了系列课堂活动:第一,“每课美言”活动。每节课分享关于美或旅游审美的名言名句,由学生自愿选择参与,参与者在平时成绩中另行加分。第二,辩论赛活动。组织了关于“美是客观还是主观”的辩论赛,由八个学习小组各选派一名代表参加,四名同学组成一个辩论方,根据每名同学在辩论中的表现,给小组打分;第三,演讲活动。组织了“我眼中的美”演讲活动,由学生自愿选择参与,参与者在平时成绩中另行加分。在此阶段,关注学生的情感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式,依据平时表现作出评价。
阶段评价分为两部分:一是以小组为单位的项目作业,如围绕西方建筑审美、中国造型艺术审美、服饰民俗审美等内容布置了项目作业,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计分评价;二是个人的创意规划作业,如布置了“‘唯美校园创意规划”的作业,根据规划内容和PPT展示情况计分评价。在阶段评价环节中,要求学生之间进行互评,小组之间形成反馈评价,在互动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期末评价为开放式作业,围绕旅游中的审美感受或阅读旅游美学相关书籍后的感受,撰写一篇文章,要求格式规范,逻辑清晰,文辞优美,感想丰富。期末评价阶段是整个课程的一个持续性结果,因而,期末评价侧重考察学生对旅游审美的整体性认知,从内心真实感悟出发表达自己的见解,在开放式引导中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基于微课翻转课堂的过程性评价效果
在以往实施过程性评价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两种倾向,或过多关注智力因素,或过多关注非智力因素[8]。尽管存在这样的偏颇,过程性评价仍是目前具有一定优势性的评价方式。而基于微课翻转课堂的过程性评价着力克服这两种倾向,通过教与评的互动,目标与价值的并重,在《旅游美学》课程改革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旅游美学》课程针对课前、课中、课后以及平时、期中、期末,设置了多个环节和阶段相互衔接的过程性评价,对学生的记忆、理解、表达、创新、实践等能力进行综合考核。结合微课教学与翻转课堂的应用,过程性评价发挥了“以评促学”的效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课前和课后学习的自主性[5]。
第二,培养了学生的持续性学习习惯。《旅游美学》运用基于微课翻转课堂的过程性评价模式,避免了传统评价的不规则式、一锤定音式或断断续续式,贯穿学习的全过程评价推动了学生的持续性学习,改变了学生以往单纯应付考试的不良习惯。从外部监督到自我约束,学生自觉养成了持续性学习的良好习惯。
第三,动态掌握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旅游美学》课程采用灵活的“学”“评”互动的考核方式,引导学生在翻转课堂中自由发言,表达对知识的见解、实践的认知和学习的困惑,及时掌握了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动态把握了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过程。
第四,促进了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旅游美学》课程除平时授课中的提问发言之外,提前布置“微课”学习任务,在翻转课堂中考查学生的课前自学和课堂表现情况,通过“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多种互动模式,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了良好互动[6]。
四、基于微课翻转课堂的过程性评价的经验反思
基于微课翻转课堂的过程性评价是融课堂教学改革与评价改革为一体的改革尝试,是对传统教学和评价方式的一种突破性挑战。在以《旅游美学》课程为改革试点的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
第一,过程性评价宜采用多样化的形式。过程性评价不是将原来的期末评价进行简单的阶段性分解,而是对传统评价方式的变革,它可以是对期末评价的补充,也可以是对期末评价的替代。从《旅游美学》课程上的学生反馈意见来看,学生希望过程性评价取代传统的闭卷考试评价,学生更易于接受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第二,過程性评价应侧重综合能力。(下接第169页)过程性评价不是传统的侧重知识的考查,而是侧重综合能力的评价,如对学生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写作能力、记忆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7]。从《旅游美学》课程中学生的表现来看,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综合能力,期待自身的综合能力被老师认可,希望能够通过分数评价体现能力。
第三,过程性评价更适合在小班中开展。《旅游美学》课程中在实施过程性评价过程中,面临因大班教学而造成的学习小组人数多、讨论交流不充分、作业批改任务量大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并非是本课程的个案现象。过程性评价不适合在大班教学中实施,尤其是对基于微课翻转课堂的过程性评价来说,在小规模教学中实施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第四,基于微课翻转课堂的过程性评价要避免碎片化教学。以知识点为核心的微课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容易导向教学过程的碎片化,影响到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基于微课翻转课堂的过程性评价应注重学生对知识整体性把握的评价,在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两方面去避免碎片化倾向。
《旅游美学》课程对基于微课翻转课堂的过程性评价只是一个初步探索,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实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之际,在混合学习和移动学习日益盛行的趋势下,基于微课翻转课堂的过程性评价教学改革有望为培养人才探索出一条有意义的评价体系,为我国高校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王永亮.Taking Stock of Grammar-Translation Teaching Method in Developing Intercultural Pragmatic Competence[J].疯狂英语(理论版), 2017(01):44-47.
[2]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06-118.
[3]Gardner,H.Multiple Intelligence: The Theory in Practice[M].New York:Basic Books,1993:70-89.
[4]Biggs,J. B & B,Telfer.The Process of Learning (SecondEdition) [J].Prentice Hall of Australia,1987:149.
[5]王永亮,李冬青,李思涵.个体差异中动机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论如何保持学生的积极动机[J].新闻传播,2015(06):24-25.
[6]王永亮.社会文化语境下的语言习得——评《不同教育背景下的二语互动》[J].教育发展研究,2017(22):2.
[7]王永亮.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的学生需求分析模式建构[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15(04):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