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玻璃攸华 旷世良工

2018-09-20刘华伟

文物天地 2018年7期
关键词:珐琅黑色玻璃

刘华伟

起始于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打通了中国与中亚、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贸易交往通道,促进了东西方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新时代背景下,为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互动,加强中国与其他国家和民族间的文化认知和情感,安徽博物院等数十家文博单位联合引进了捷克共和国布拉格国家工艺美术博物馆的“欧洲玻璃艺术史珍品展”,通过展示欧洲玻璃制品,让中国观众了解和感受不一样的欧洲艺术风情。“欧洲玻璃艺术史珍品展”遴选了200余件玻璃器珍品,展示了欧洲玻璃工艺从产生、发展到走向繁荣的历史轨迹,直观反映欧洲玻璃工艺从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与洛可可时期直到近代等各个历史时期主要玻璃艺术流派的艺术特征。中世纪的彩色拼花窗玻璃、文艺复兴时期绘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肖像的啤酒杯、巴洛克时期雕刻有波希米亚守护神的酒壶、19世纪绘有布拉格大主教官殿的大酒杯、中国元素的玻璃板画、仿中国瓷器的咖啡用具、调料瓶、甜点盘、香薰……,这些玻璃器产自欧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制作工艺精湛,造型独特,特别是具有中国风格的玻璃器更是让人赞叹不已。

“中国风”一词意为“中国风格”或“中国趣味”[1]。“中国风”的形成应源于中国古代丝绸、茶叶、瓷器等传人欧洲,并在欧洲上层社会得以广泛使用,特别是欧洲传教士如马可·波罗、利玛窦、金尼阁等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渲染,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风”在欧洲各个领域的应用。其中,在欧洲玻璃艺术领域,“中国风”玻璃制品就广为流行,深受欧洲社会上层人士喜爱,如“欧洲玻璃艺术史珍品展”中展出的中国风调料瓶组(图一),高12.5厘米,由捷克著名的工商实业家沃尼切克·兰尼分别于1886年和1906年捐赠给捷克共和国布拉格国家工艺美术博物馆。这两件调料瓶约1725-1730年分别制作于东波希米亚、库恩斯塔特的丹尼尔和伊格纳茨·普莱斯勒工坊,在无色透明玻璃上采用刻花、黑色画珐琅技术制作,表面绘画具有中国特色的山水人物,外加贝朗式条状纹饰和阿拉伯蔓草纹。富于流动感的蔓草,连绵不断,枝叶繁茂,象征着宇宙万物的节奏感和顽强旺盛的生命力。中国风调料瓶可能是宴请时的用具,用于弥补宴请宾客时瓷器餐具的不足。中国风玻璃板画(图二),长14.6厘米、宽9.8厘米(画芯),与前面的调料瓶组属于同一批制作的玻璃产品。玻璃板画使用当时流行的乳白玻璃仿制瓷板画,采用黑色画珐琅技法,描绘西方人想象中的中国古代人物和远东式的房屋、飞翔的仙鹤、假山、树林、连绵的山脉。板画描绘的题材灵感来自于阿姆斯特丹东印度公司职员约翰·尼霍夫(图三)的游记《荷兰东印度公司使团觐见鞑靼可汗(清顺治皇帝)纪实》(图四)中的文字描述和插图。约翰·尼霍夫游记中以大量篇幅和版画详细介绍了17世纪大清帝国的历史、地理、文化、风景、建筑、习俗、礼仪、服饰以及茶叶、瓷器、刺绣等,该书1665年由荷兰东印度公司设在阿姆斯特丹的国际出版中心出版荷文版,并先后被翻译成法文、德文、拉丁文等多国文字。约翰·尼霍夫(16181672),荷兰著名商人,探险家,首位驻北京大使,曾做过绘图员及水手,1655 1677年多次游历中国,到过澳门、广州、杭州、南京、芜湖、天津、北京等地。其绘制的铜版画对西方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认为是“东方画家”。

具有中国瓷器风格的杯及杯托(图五)、咖啡用具(图六)也采用乳白玻璃技术,结合珐琅彩绘,制作出了具有瓷器质感的玻璃器具,这种风格的玻璃艺术在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较为盛行。

19世纪上半叶出产于南波希米亚地区的亚立斯玻璃更具中国风格,黑色或红色的亚立斯玻璃制品加上描金装饰,能够突显出使用者的典雅气质和高贵身份。展览中的两件中国风甜点盘(图七、图八),分别为黑色亚立斯玻璃和红色亚立斯玻璃,前者直径17.4厘米,后者19.9厘米,黑色亚立斯玻璃盘底内表面刻画树叶、西方翼龙,红色亚立斯玻璃盘同样刻画西方翼龙,以描金作装饰,两盘口沿也以描金花卉装饰,尽显中西合璧风格。中国风玻璃杯和杯托(图九),黑色亚立斯玻璃表面刻花、描金,杯和杯托描绘亭台楼阁、山水花卉、人物等题材,画面融为一体,极具中国古代山水画特征。中国风香薰(图十),高27厘米,黑色亚立斯玻璃,分为器体和器盖两部分,表面刻花、描金花卉,整体具有中国瓷器质感。两件带塞小瓶(图十一),分别为黑色和红色亚立斯玻璃制品,仿造中国文房用具中的镇纸形状,一般用于盛装香水等珍贵液体,这种形式的小瓶在19世纪上半叶的歐洲非常流行,生产工序简单,许多玻璃工厂都能生产各种颜色、雕刻各种纹样的小瓶。

“中国风”在欧洲玻璃工艺领域的应用开始流行于17-18世纪,与欧洲的巴洛克风格、洛可可风格,以及后期的新古典主义风格不谋而合,“中国风格就像风格之河中的一条粗壮的支流,不断地为欧洲艺术带来新的生命与活力,提供给艺术家以想象与激情……中国艺术的支流最终融入到主流之中,成为欧洲17-18世纪传统风格的一部分”[2]。“中国风”在意大利、法国、捷克、德国、英国等国家的玻璃工坊中广泛应用,融合欧洲的时代艺术风格,创造出了独具时代性和区域性的玻璃工艺。

展览中具有中国风的玻璃制品,其造型、应用技术或表现题材有别于其他类型的玻璃制品。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的中国风玻璃制品采用黑色画珐琅技术,刻画中国人物、风俗、民情、动植物、风景等装饰题材。珐琅是用石英、长石、硝石、碳酸钠等加入铅或锡的氧化物烧制而成的颜料,将其涂绘在玻璃胎体上,因两者成分相似,熔点接近,烧制而成的玻璃胎画珐琅制品呈色极佳。玻璃胎画珐琅表面绘画题材丰富,山水人物、花鸟虫鱼等均可入画。黑色画珐琅工艺最初用于平面的染色玻璃和窗玻璃,17世纪中期的德国纽伦堡玻璃工匠第一次将黑色珐琅画用于立体器皿和釉陶,开创了玻璃胎画珐琅的先河。

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流行的乳白玻璃工艺也是“中国风”玻璃器制品常用的技术。因受《马可波罗游记》的影响,欧洲掀起了中国风潮。1475-1525年,意大利威尼斯玻璃匠人仿造中国元代中后期的卵白釉瓷器,发明创造出了一种不透明的乳白色玻璃,这种玻璃在制作中加入了锡的氧化物,产生出瓷器的质地、色彩和光亮度,这种工艺在17世纪受到威尼斯人和法国人的热捧,而德国和波希米亚等地至18世纪才出现乳白玻璃工艺。

应用于“中国风”玻璃器的亚立斯玻璃技术由捷克伊日·弗兰蒂谢克·冯·布奎伯爵(1781-1851)在南波希米亚的新赫拉迪发明。可见有黑色亚立斯玻璃和红色亚立斯玻璃两种类型,具有天然黑矿石和红矿石的光亮感。其中黑色亚立斯不透明玻璃类似黑曜石的玻璃质感,早期采用雕刻装饰,19世纪上半叶开始采用“中国风”描金工艺,绘制龙纹、花卉、山水、人物、动物等题材,具有光面和磨砂的效果,这种混合工艺在欧洲十分流行。描金工艺在中国又称泥金画漆,起源于战国时期,起初是在漆器表面用金色描绘花纹的装饰工艺,常以黑漆或红漆作为地。这种装饰工艺传人欧洲并应用于玻璃装饰,其年代应不晚于清朝康熙年间。

“中国风”玻璃艺术制品为欧洲玻璃工艺增添了光辉色彩,也见证了17世纪以来欧洲玻璃工艺的发展历程。它们就像文化使者,循着丝绸之路遗踪,传递着中国与欧洲人民的深情厚谊,促进中国与欧洲国家的文化交流与互鉴,更为增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间的互相尊重与理解提供了契机。

[1]施晔:《海上丝路的经典案例:东印度公司与1 8世纪欧洲的“中国风”》,《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第162页。

[2]袁宣萍:《17-18世纪欧洲的中国风设计》,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67页。

猜你喜欢

珐琅黑色玻璃
雍正款珐琅彩蓝料山水图碗
玻璃中的自然之美
玻璃是怎样炼成的
签约42家 中国珐琅盛典首站告捷,成功起航!
黑色
弗得一窥画珐琅
我不是玻璃熊
黑色星期五
那个黑色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