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博物馆藏厌胜钱类别刍议

2018-09-20周颖

文物天地 2018年7期
关键词:方孔镂空生肖

周颖

厌胜钱也叫压胜钱、押胜钱,因大多有图案花纹,故民间俗称“花钱”,并非流通币。它起源于西汉,历代官方与民间均有铸造。它最初的本义主要是压邪攘灾和喜庆祈福两大类,但后来所指范围越来越广,“凡不作流通币之‘非正用品,诸如辟邪、避兵、开炉、镇库、吉语、祝寿、生肖、八卦、舂钱、棋钱、打马、撒帐、戏作、赏赐、凭信、八仙、选仙、庙宇、供养、挂灯、上梁、冥钱、瘗钱,等等,均泛称之为厌胜钱”[1]。

厌胜钱的材质多种多样,除了铜质,还有金、银、锡、铅等,形状各异,大小悬殊。厌胜钱的产生、发展与当时社会的诸多方面有很大的关系,多数反映人们祈求太平盛世的美好愿望。厌胜钱的图案品种繁多,工艺多样,材质各异,铸造水平良莠不齐。

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厌胜钱多以铜质为主,铸造年代不是很明确,钱上的花纹图案种类繁多,有镂空的,有实体的;题材有动物、植物、人物等,笔者简单分类,以期更好理解厌胜钱。

一、通花钱

通花钱,也称镂空钱,是采用镂空技术制作的厌胜钱,始铸于汉代,题材以表现植物、动物、人物等为主,纹饰组合丰富多彩,具有很好的观赏性。“如清乾隆时期梁诗正等《钦定钱录》在列举两枚有四花朵纹之镂空钱后称:‘右二种旧谱谓之花钱,并空镂二面与前同,意皆撒帐钱也。嗣后,其他花纹之镂空钱,如龙形、凤形、鹿形、雀形、鱼形、人形等亦统称为通花钱。清同治年间王锡《泉货汇考》就提到:‘以上镂花钱……俗呼玲珑钱,亦称通花钱,盖因其两面通透而名。”[2]

南宋人洪遵撰于南宋绍兴十九年的《泉志》,在卷十四的神品中,记述了一枚“轻影钱”并附有摹图,“右轻影钱,洞冥记日:汉武帝升望月台时,暝望南端,有三青鸭宿台端。日色已暗,青鸭化为三小童,着青绮文襦,各握鲸文大钱五枚,置帝几前,身上影动,名轻影钱”。所谓轻影钱,是说月光下,人的身影晃动时,从钱体透过去的影子也随之晃动,这正符合镂空钱的特征。

这是记述镂空钱比较早的一个故事,有些神秘色彩,洪遵把它列入神品之首。传说及神话来源于生活,并非都是毫无根据的臆造。镂空花钱的出现,不仅是技术上的进步,也是设计形态上的改进,更是花钱艺术日趋成熟的表现。

通花钱最主要的特征是其镂空工艺。镂空最早出现于商周时期的玉器上,并影响到以后所产生的艺术形式,如剪纸、皮影、南方建筑中的会锦窗、传统家具中的透雕等。通花钱正是借用了中国传统镂空工艺的艺术表现手法,在表现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方面独树一帜。通花钱的设计构图极为考究,既要笔笔相连、丝丝相扣,又要适当简约、不涉繁缛,在有限的方寸之内,立体雕塑,尽显天地万物的传神姿态。通花钱因其玲珑通透的特性,注定在铸造工艺上的要求要比其他实体花钱更高。

通花钱的表现题材较多,主要有人物故事、植物、动物、亭台楼阁等。植物类纹饰常见蔓草、桃花、牡丹等,装饰风格生动巧妙、寓意深远,如实地反映了民间艺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遐想。图一所示通花钱(图一),肉径5.22、好径0.92、厚0.25厘米,圆形方孔,两面所雕花纹相同。图二所示通花钱(图二),肉径5.65、好径l、厚0.3厘米,圆形方孔,面雕针叶纹、背雕阔叶纹图案。

动物题材中常见的有龙、凤、瑞禽、鱼等。图三是一枚龙纹通花钱(图三),肉径5.52、好径0.8、厚0.22厘米,圆形方孔,雕双龙纹。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四灵之首,是古人借助于自然界中几种动物原型,经过想象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祥瑞神兽,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进程中,龙的形象不断被升华、被赋予一种非凡的社会使命,龙的题材在通花钱中最为多见,最早所见为汉代的单龙,造型简约舒朗,如行云流水。随后过渡到两龙尾向上反卷相吻,龙首相对,两龙首之间有焰珠,图三的纹饰即为此,属于早期双龙品种。双龙的形态到五代、宋、辽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两龙相峙变为首尾相追,这一形态维持到清代,没有大的变化。

通花钱的艺术表现力极强,内涵丰富,其工艺的复杂程度以及艺术成就,是行用货币和以吉语为代表的文字类花钱所无法比拟的。

二、钱文花钱

1.大泉五十钱

大泉五十钱呈葫芦形(图四),上圆孔,下方孔。正面为对读钱文“大泉五十”,背面铸蛇、剑等图案。

在中华民俗传统文化中,葫芦是重要的吉祥象征物,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寓意丰富。厌胜钱上常见葫芦纹样,不仅如此,有些厌胜钱还打破了圆形方孔的形制,被铸造成葫芦形状,以其生动形象的钱币造型表达对吉祥幸福的祈盼,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和向往。

2.五行大布钱

五行大布钱(图五),肉径2.33.好径1.1、厚0.19厘米,圆形方孔,正面篆书对读钱文“五行大布”,背面铸龟、蛇纹,并篆书“货”“泉”二字。

3.周元通宝钱

周元通宝钱(图六),肉径2.3、好径0.71、厚0.25厘米,铜制,圆形方孔,正面隶书对读钱文“周元通宝”,背面铸龙凤纹。

4.泰和重宝钱

泰和重宝钱(图七),肉径4.03、好径1.22、厚0.26厘米,铜制,圆形方孔,钱文篆书对读,背部铸龟、凤纹。

这一类厌胜钱被称为钱文花钱,常見正面铸有“大泉五十”“五行大布”“周元通宝”“泰和重宝”“大定通宝”“康熙重宝”等字样,分别用真、草、篆、隶等书体书写,其中不乏书法精品与名家手笔,背面亦铸有龟、蛇、剑、龙、凤等图案,一般用于佩带、赏玩等,表达人们驱邪攘灾、除凶纳福的美好愿望。

5.太平元宝钱

太平元宝钱(图八),肉径4.05、好径1.1、厚0.28厘米,铜制,圆形方孔,钱文真书对读。背部铸“振宅平安”“驱邪避恶”及双剑图形。

这也属于钱文钱,但其背部铸有的文字更明确了其用途为“上梁钱”,是建筑工程方面所使用的厌胜钱。古人在建造房屋时往往会在房梁上放置钱币,用以压梁辟邪、挡灾除祸。普通百姓家常用“太平通宝”“顺治通宝”之类带有吉利文字的流通货币作为上梁钱,而在建造大型宫殿或庙宇时,朝廷往往会特别铸一批上梁钱币,人们戏称这种专用于上梁的钱币为“梁上君子”,“民间建房造屋,往往采用‘太平‘顺治等吉利钱文行用钱作上梁钱”[3]。

6.洪武通宝钱

洪武通宝钱(图九),肉径3.65、好径0.7、厚0.4厘米,铜制,圆形方孔,钱文真书对读,背部铸牧童骑牛吹笛的图案。

这枚花钱年号虽为“洪武”,但它却不是明代铸造的,应该是清代中期以后的。钱文书法粗犷朴茂,人物造型生动。佩带这类钱币也是人们一种美好的向往,希望事业有成,前途无量。

三、吉语花钱

吉语钱是指铸有“吉利祝词”的非流通钱币,钱文都是吉利、祝福的语汇。因民间有寄托心愿和自我安慰的语言兆吉习惯,所以此类钱币又被称为“口彩钱”,官铸、民铸均可见,是厌胜钱币中铸量最大、版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品种之一,且广泛流传于世。吉语钱多用于社会交往,传递感情,表达寄托吉祥,除凶避邪的良好愿望和对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

吉语类厌胜钱种类繁多,按照表现的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种:

1.祝寿类

长命富贵金玉满堂钱(图十),肉径4.45、好径0.85、厚0.26厘米,铜制,圆形方孔,钱文真书右读,背铸鹿、鹤等。

龟龄鹤寿钱(图十一),肉径5.2、好径0.85、厚0.41厘米,铜制,圆形方孔,钱文真书对读,背铸双龙纹。

龟鹤齐寿钱(图十二),肉径5.55、好径0.9、厚0.29厘米,铜制,圆形方孔,钱文真书右读,背铸神仙松鹤等。

这几枚钱币为祝寿钱,是吉语钱的一种,为庆祝寿诞之用。钱文多为祝福长寿之语,如“龟龄鹤寿…‘龟鹤齐寿”“福德长寿”“福寿延长”“千秋万岁”“长命富贵金玉满堂”等,背或为神仙、灵龟、仙鹤、瑞云、松鹿、龙等图案。仙鹤是民间比较喜爱的仅次于凤凰的一种鸟,又被称为“一品鸟”,是长寿的代名词;龟是一种很长寿的动物,很早就被作为祝寿的含义在民间广泛使用;松是百木之长,由于它“遇霜雪而不凋,历千年而不殒”,成为祝寿必备的吉图、吉语;瑞云,这种预兆祥瑞的云彩一般出现在有神仙题材纹饰中,或者与其他吉祥物结合,构成各种寓意美好的吉祥图案;鹿与“禄”谐音,被广泛地用到福、禄、寿的题材里面,鹿与蝙蝠、松等图案组成各类祈福的纹饰,与仙鹤同时出现,则表示“六合同春”的祝愿。

2.仕途、科举类

喜报三元钱(图十三),肉径3.45、好径0.55、厚0.2厘米,铜制,圆形方孔,钱文真书对读,背铸荷花图案。

状元及第钱(图十四),肉径4.01、好径0.72、厚0.28厘米,铜制,圆形方孔,钱文真书对读,背铸一人骑马图案。

荣封九锡钱(图十五),肉径4.25、好径0.81、厚0.28厘米,铜制,圆形方孔,钱文真书对读,背书“位列三台”。

在封建社会,科举是下层知识分子进入统治阶层的重要途径,而功名利禄也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仕途、科举类的厌胜钱尤为多见。除上述钱文外,还有“五子登科”“万里封侯”“一品当朝”“禄位高升”等,钱背的图案也多有不同。荷花即青莲,与“清廉”谐音,被用来比喻为官清正,不与人同流合污,也可称之为“仕途坦荡”。一人骑马图案明显反映的是中了状元之后,身穿官袍,头戴状元帽骑马凯旋的场景,是人们对于美好前景的祝愿。

3.撒帐类

夫妻偕老钱(图十六),肉径2.71、好径0.61、厚0.12厘米,铜制,圆形方孔,钱文真书对读,背书“松柏同春”四字。

早生贵子连中三元钱(图十七),肉径4.45、好径0.92、厚0.21厘米,铜制,圆形方孔,钱文真书右读,背铸双童持花图案。

这两枚钱币为撒帐类厌胜钱,是古时在婚嫁仪式中使用的钱形铸品。其钱文多为吉语祝词,如“夫妻偕老”“金玉满堂”“早生贵子”等。据《泉志》引旧谱称:“唐‘景龙中,中宗出降睿宗女荆山公主,特铸此钱,用以撒帐,其钱文为‘长命守富贵。宋代盛行果钱兼用,吴自牧《梦梁录》有‘凡男女对拜毕,再坐床,礼官以金银盘盛金银钱彩钱杂果撒帐的记载。银钱乃以白银铸之,金钱则多以古钱鎏金而成。然后世亦多有仿铸者。”[4]

四、生肖钱

“张天师”生肖钱(图十八),肉径7.58、好径1.4、厚0.3厘米,铜制,圆形方孔,币面内侧书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字都对应外侧一生肖动物图形。背铸神仙、鬼魅,有“张天师”三字。

生肖钱(图十九),肉径5.99、好径1.02、厚0.23厘米,铜制,圆形方孔,币面书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字都对应一生肖动物图形。背铸神负、云兽图案。

这种生肖花钱唐宋以来历朝都有铸。有的一个生肖为一枚,12枚为一套,有的十二生肖全铸于同一枚钱上。钱币正面多为十二动物生肖图案、名称,或配有十二地支文字。背面或为张天师驱邪,或为星官,或为神仙童子等相衬。生肖花钱内容丰富,形体大小有别,图形惟妙惟肖。十二生肖钱,是先人们对大自然与人类关系的一种理解,生肖钱佩戴在身上,保佑平安吉祥,反映了人们追求幸福美满的一种愿望。

厌胜钱是伴随着封建文化而发展起来的,表达了人们“趋吉避凶”的情感和愿望,主要从祈福、避邪两个方面来体现。祈福指得到、获取、掌握那些有利于人的事物,让它们帮助人们达到多福、多寿、多子、多财的愿望,它反映的是人们的趋吉心理。避邪指驱除、镇辟、抵御贫窮、疾病、绝后、战争、灾祸,希冀和平、亲睦、顺利、健康等。作为这种“趋吉避凶”观念的物质托附,厌胜钱被认为具有特殊的灵力,能产生使人信服的功效。人们把厌胜钱当作生活中的随身物品,作为讨吉祈利的心理寄托和美好事物追求的依靠,用于岁时风俗、丧祭仪典、社会交际、民间信仰等方面。

本文仅选取了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部分典型厌胜钱进行简单分类,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远的寓意,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琳琅满目的厌胜钱为我们研究、考证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宗教、艺术以及民风民俗等提供了丰富的实物依据。厌胜钱是对流通货币的一个有力的补充,从某种意义上说厌胜钱属于最早的纪念币范畴。

[1]余榴梁、徐渊、顾锦芳、张振才编著:《中国花钱》序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2]余榴梁、徐渊、顾锦芳、张振才编著:《中国花钱》,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页。

[3]同[2],第8页。

[4]同[2],第5页。

猜你喜欢

方孔镂空生肖
生肖转转转
加工中心方孔加工方案
你的生肖是什么?
镂空窗花朵朵开
对一枚镂空花钱的探究
方孔加工可行性分析
钛合金方孔电解加工多物理场耦合研究*
生肖说马和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