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生活美学看固原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带扣

2018-09-20付丽朱小平

文物天地 2018年7期
关键词:春秋战国现藏游牧民族

付丽 朱小平

固原地处黄土高原西北部,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使之成为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汇地带。固原原州区彭堡、杨郎、西吉县陈阳川等地出土的数量众多的春秋战国时期北方草原系青铜器,青铜带扣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形制反映了西戎民族的文化面貌及审美情趣。本文从生活美学的视角,试析固原出土的春秋战国青铜带扣。

带扣,是腰带上直接钩挂、束系的构件,又称带绞,起到将腰带两端扣合在一起的作用,用青铜制作的被称为青铜带扣,其造型装饰丰富,是腰带饰品的主要组成部分。固原地区出土了众多的青铜带扣,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形制主要分为两种:一种呈长方形饰牌状,一般由两枚相互套接组成,两枚形制基本相同;另一种为环状带扣,由扣舌、扣钮和扣环组成,也有由扣环和饰牌组合的形状,具有明显的草原系青铜器的特点,是北方系草原青铜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青铜带扣类型学和造型艺术研究已经很丰富,这里不一一赘述。青铜带扣是实用性极强的生活用品,其功用、造型等都离不开生活美学。

一、青铜带扣物像中所反映的生活美学

(一)粗犷的动物造型

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没有固定的住所,为了携带方便,装饰性物品主要是体现在小件器物上。青铜带扣兼具实用与装饰功能,其装饰题材离不开现实生活,物象的选择是现实生活的艺术表现。在游牧文化中,人与动物关系十分密切,动物纹饰是北方草原最重要的造型艺术内容之一,固原地区出土的青铜带扣动物造型和纹饰被广泛应用,从动物题材的表现内容来看,刻画有虎、马、鹿、鸟等形象,主题丰富多彩,体现了北方草原地区少数民族“美”的观念,体现出物态化的精神追求。

1993年宁夏固原县潘家庄农场出土的春秋战国鎏金虎纹青铜带扣(图一),长8、宽5厘米,现藏于宁夏固原博物馆。带扣呈长方形轮廓,正面浮雕一虎低首作行进状,体态硕壮,虎眼外凸,张口露齿,额前一辫状装饰沿脊伸至背中部,尾呈下垂状,末端饰鸟头。“虎”的造型是中国北方草原地区青铜器中比较常见的装饰图像,虎是猛兽形象的代表,以“虎”作为装饰题材,体现出游牧民族凶猛彪悍的性格特点。也有学者认为,北方游牧民族中的虎纹装饰具有原始崇拜的含義。鄂尔多斯地区出土了大量以“虎”为造型的青铜器,也影响着固原地区青铜器的艺术造型。

2012年征集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的春秋战国马纹青铜带扣(图二),长6.8、宽3.4厘米,现藏于宁夏固原博物馆。该带扣呈长方形,四边框内透雕站立状马。马作低首状,三角耳,圆眼,尾下垂。马是游牧民族不可缺少的生活要素,早在史前艺术中就有马造型的岩画出现,马也是北方草原器物造型中重要的元素,体现出马背上民族骁勇善战的习性和自由奔放的性格特征。

2014年宁夏固原原州区征集的春秋战国鹿纹青铜带扣(图三),长6.2、宽2.9厘米,现藏于宁夏固原博物馆。带扣整器由一蜷曲的鹿构成长方形,鹿作回首状,三角耳,圆眼,吻部与弯曲的背部连接,造型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二)规整的几何图案

1989年宁夏固原县杨郎乡马庄村出土的春秋战国青铜带扣(图四),长6.9、宽4.6厘米,现藏于宁夏固原博物馆。带扣呈方牌形,扣针细长弯曲,方形钮,面饰两周凸点纹。

1989年宁夏固原县彭堡乡于家庄村出土的春秋战国青铜带扣(图五),长5.8、环径4.2厘米,现藏于宁夏固原博物馆。带扣平面为椭圆形,环面饰二周方点纹,扣舌位于环内侧,舌尖外凸,未出环外。

几何图案的带扣一般由乳钉纹或弦纹组成,整齐而有规律性,体现了草原游牧文化粗中有细、自由也带有规矩的审美特征。

二、青铜带扣构图与表征的生活美学阐释

(一)对称之美

几何造型的带扣,基本在构图上也是对称分布,除了几何造型外,一些动物造型的带扣也遵循着对称的美学特征。

2014年征集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的春秋战国兽纹青铜带扣(图六),长9、宽3厘米,现藏于宁夏固原博物馆。两件带扣形制相同,相互套接。造型为兽,兽头比例大于体,怒目圆睁,鬃毛卷曲,前肢踩踏于一球状体,后肢着地有力,背有一钮。从整体造型的布局来看,两件共同组成对称构图。

1988年宁夏固原县河川乡上店村出土的春秋战国双鹿透雕青铜带扣(图七),长4.7厘米,现藏于宁夏固原博物馆。带扣上端为两鹿首背向相连,圆眼,椭圆形立耳,长吻微张。下端双鹿的身体抽象为圆环状,整体造型中轴对称。

2014年征集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的春秋战国青铜带扣(图八),长3.9、宽2.6厘米,现藏于宁夏固原博物馆。带扣钮呈方形,左右各有一近圆形孔。下端呈圆环状,两侧有一长方形孔,圆下中有一扣斜出环外,整体造型呈中轴对称分布。

(二)不规则之美

2014年征集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的春秋战国青铜带扣(图九),长5、宽4.3厘米,现藏于宁夏固原博物馆。带扣中部镂空,呈不规则方形。不规则的造型,体现了游牧民族追求自由、随意的性格特点。

(三)对比之美

2014年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出土的春秋战国神兽纹青铜带扣(图十),长9、宽4厘米,现藏于宁夏固原博物馆。带扣呈长方形,透雕一站立神兽。神兽低首,短颈,圆眼,张口噬咬跪卧状幼兽头部,幼兽尾部上卷形成边框,神兽体健硕,四肢粗壮,长尾下垂。在构图比例上,神兽的壮硕与幼兽的弱小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游牧民族的征服欲望,也体现游牧民族对神兽的崇拜,同时也反映出中原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关系特点。

三、青铜带扣节奏与韵律的美学体现

(一)静态之美

1989年宁夏固原县杨郎乡马庄村出土的春秋战国兽纹透雕青铜带扣(图十一),长6.5、宽3.7厘米,现藏于宁夏固原博物馆。该带扣上钮部呈回首卧兽形,背部下凹,下扣部呈椭圆形,饰双兽背向连接,整体造型体现了一种静态的美学特征。

(二)动态之美

1989年宁夏固原杨郎乡马庄村出土的春秋战国兽纹透雕青铜带扣(图十二),长5.6、宽3.2厘米,现藏于宁夏固原博物馆。上钮部饰浮雕双兽相搏的纹饰,造型生动形象,将两动物搏斗的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極富动态美感。

四、青铜带扣蕴含的文化内涵

文物的创造来源于现实生活,造型艺术与区域条件、特定的历史文化、民族的观念、意识、宗教信仰、审美情趣有着密切的关系,是表达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固原出土的春秋战国青铜带扣,是西戎民族创造的物质文化,一方面展现出西戎民族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体现着春秋战国时期西戎民族的精神追求。

青铜带扣中的动物造型和纹饰刻画的生动形象,将动物神态表现得栩栩如生,一方面体现出游牧民族对草原、动物、生命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表现着西戎民族的神兽崇拜和精神信仰。如将“虎”这一类的猛兽形象作为带扣配于腰间,似乎祈求猛兽保佑他们英勇善战、勇猛无敌。神兽噬幼兽造型的带扣,展现出游牧民族对神兽的崇拜,从萨满教角度也代表着幼兽的重生。

每一种纹饰造型都传达着造物者的智慧和时代的印记。青铜带扣只是丰富浩繁的古代青铜器中一部分,但却蕴含着厚重的地域文化内涵。青铜带扣兼具实用性与装饰性,生动的造型与精美的纹饰体现着春秋战国时期西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审美情趣,极富生活美学,方寸之间彰显着北方游牧民族穿越千年的文化。

[1]马彩虹:《固原北方系青铜器——宁夏固原博物馆藏青铜牌饰》,《文物天地》2017年第9期,第14-19页。

[2]张美玲:《鄂尔多斯青铜器腰带饰品的装饰艺术研究》,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

[3]杜志东:《北方草原虎纹青铜纹饰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4]鲍红凌:《鄂尔多斯青铜饰牌马纹鹿纹造型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5]马强:《宁夏出土北方系青铜器综合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6]任君:《专家:现代人所系腰带起源于鄂尔多斯青铜带扣》,《鄂尔多斯日报》2008年9月15日第一版。

[7]豆海锋、丁利娜:《北方地区东周时期环状青铜带扣研究》,《边疆考古研究》2007年,第198-213页。

[8]乌兰托亚、海日汗:《狂野之美——草原青铜器动物纹饰的艺术魅力》,《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第111-117页。

[9]乌恩:《论中国北方早期游牧人青铜带饰的起源》,《文物》2002年第6期,第68 77页。

[10]延世忠:《宁夏固原出土战国青铜器》,《文物》1994年第9期,第94-96页。

[11]罗丰、韩孔乐:《宁夏固原近年发现的北方系青铜器》,《考古》1990年第5期,第403-418、484-486页。

[12]乌恩:《中国北方青铜透雕带饰》,《考古学报》1983年第1期,第25-37、127-132页。

猜你喜欢

春秋战国现藏游牧民族
十二月·热烈
“共同性扩大”:北方游牧民族历史演进规律再认识
春秋战国时期西戎墓葬葬俗初探
A History of 2400-year-old Civilization Unveiled
九月·游弋
萌芽期|春秋战国
《玄宗避蜀图》
历史喵第二部
新疆农耕与游牧民族的饮食礼仪探析
中国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曼德拉山岩画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