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上疏松砂岩储层冲洗解堵技术研究与应用

2018-09-20宋吉锋梁玉凯程利民周玉霞李彦闯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油组螯合剂缓蚀剂

宋吉锋, 梁玉凯, 程利民, 周玉霞, 李彦闯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湛江分公司, 广东 湛江 524057)

海上疏松砂岩储层泥质含量较高,见水后多伴随微粒运移伤害堵塞油流通道,造成油井产量下降。酸化解堵作为该伤害常用解除手段,广泛应用各油田[1-3]。但由于海上砂岩胶结疏松,酸液浓度较强易导致储层骨架受损出砂,进一步造成产能下降。南海西部Z油组为典型疏松油藏,在生产井多为裸眼筛管完井,见水后产能不断下降。针对上述问题,总结分析以往该油组酸化解堵不足,根据储层物性特征优化出一套冲洗解堵液体系,现场应用5井次,增油效果显著。

1 储层特征及伤害机理

南海西部Z油组为疏松砂岩油藏,油藏厚度18 m,测井解释储层物性较好,平均孔隙度18.0%~36.2%,平均渗透率6.5 0mD~19 001.50 mD,为中-高孔、中-高渗储层。该油组油井多为星孔筛管防砂完井,投产初期生产平稳,单井最高产量达到200 m3/d,2012年该油组见水后生产井产液量、井底流压持续下降,结合该油组储层物性及生产动态分析产能下降原因如下:

1)微粒运移。该油组岩性为泥质粉细砂岩,泥质含量高达10%~24%,粘土矿物以高岭石、伊/蒙混层为主,存在弱速敏、中等偏强水敏,随着油层见水、油井生产压差变大,导致粘土水化膨胀、分散,形成微粒堵塞油流通道。

2)油泥堵塞。该油组原油性质相对较稠,胶质、沥青质含量较高,油井低产情况下与泥砂混合后在筛管、井筒形成油泥,加剧油流通带堵塞,具体油品数据见表1。

表1 Z油组原油性质

2 前期酸化解堵分析

2.1 解堵液体系

为解除Z油组由于微粒运移造成产能下降问题,该油组前期尝试采用酸化解堵方式解除污染。解堵液选择广泛应用于酸化解堵作业的多氢酸体系[4],该体系通过缓慢释放H+,使得酸液pH保持在相对稳定状态,能够持续与地层深处矿物进行反应。其基本配方为:3%HCl+2%多氢酸MF+6%多氢酸MH+2%缓蚀剂+1%铁稳定剂+1%粘土稳定剂+1%破乳剂+1%助排剂 +2%互溶剂+淡水。

2.2 解堵液应用分析

该体系在Z油组生产井共进行2井次解堵作业,解堵半径0.7~1.2 m,解堵初期有效解除污染,产油量上升,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Z油组解堵效果表

解堵后2口井仅稳定生产7 d,产量逐渐恢复到解堵前,解堵作业失败。这主要是因为多氢酸在有效解除污染同时,由于酸蚀能力过强,导致储层部分骨架受损及粘土矿物脱落堆积,堵塞孔喉造成解堵有效期短。多氢酸岩屑溶蚀实验结果见表3、图1。

表3 多氢酸岩屑溶蚀实验结果

3 冲洗解堵液研究

3.1 研究思路

针对多氢酸酸蚀作用较强导致疏松砂岩骨架受损的不足,采用弱酸螯合剂进行替代,同时优选配套粘土稳定剂、缓蚀剂,构成一套冲洗解堵液体系,并对其配伍性及综合储保性能进行评价。

3.2 酸性螯合剂优选

弱酸螯合剂HTA在水中能够释放H+,对钙质等胶结物具有一定溶蚀作用,并且自身基团能够螯合Ca2+、Mg2+,避免产生成垢离子二次反应造成地层堵塞[5]。HTA的酸性与浓度有关,采用储层岩屑考察不同浓度HTA的溶蚀作用,结果见表4。

表4 HTA岩屑溶蚀实验结果

由表4可知,随着HTA浓度的增加,24 h溶蚀率由4.26%上升到6.29%,并且随时间延长溶蚀率变化不大。相比多氢酸6 h溶蚀率20%,溶蚀率大大降低,仅对部分可溶性胶结物反应,保证储层骨架完整性。

3.3 粘土稳定剂优选

粘土稳定剂能有效地吸附在粘土表面,防止水敏性矿物水化膨胀及分散运移而对油气层造成的伤害[6-8]。采用岩心粉对市售7种不同种类粘土稳定剂进行筛选,具体过程参照SY/T5971-94《注水用粘土稳定剂性能评价方法》,结果见表5。

表5 粘土稳定剂评价结果

由表5可知,随着粘土稳定剂浓度的增加,防膨率逐渐升高,当达到一定浓度时,防膨率基本不再变化,其中QT-1防膨率要优于其他添加剂,2%浓度时防膨率达到88%超过中海油标准85%要求。

3.4 缓蚀剂优选

为避免冲洗过程冲洗液对井下管材造成腐蚀,优选了季铵盐类缓蚀剂HSJ。实验测得90 ℃条件下,1.5%酸性螯合剂HTA中加入1%HSJ,HTA对N80油管钢片的平均腐蚀速率为0.986 9 g/(m2·h),符合行业标准SY/T5405-1996中一级品的要求。

优选形成冲洗解堵液配方为:1 m3过滤海水+1.5%酸性螯合剂HTA+2%粘土稳定剂QT-1+1%缓蚀剂HSJ。

3.5 配伍性评价

采用Z油组地层水与冲洗解堵液不同比例混合,在90 ℃(储层温度)、常压、密闭条件下历时12 h,观察实验前后溶液的变化情况。结果溶液无色透明、无分层、无沉淀,表明冲洗解堵液与地层水配伍性好。

3.6 综合储保性能评价

采用Z油组岩心对冲洗解堵液综合储保能力进行评价,评价方法参照SY/T6540-2002《钻井液完井液损害储层室内评价方法》,具体步骤:1) 地层水饱和后,煤油测原始渗透率;2) 反驱5PV冲洗解堵液,80 ℃反应6 h;3) 煤油测修井液侵入后渗透率结果见表6。

表6 冲洗解堵液储层保护实验结果

由表6实验数据可知,优选的冲洗解堵液岩心渗透率恢复值超过90%,具有良好的储层保护性能。

4 现场应用效果

4.1 冲洗解堵效果

2016年5月~8月,冲洗解堵液在Z油组5口生产井应用。利用平台泥浆泵采用梯度增压方式,不动管柱正挤冲洗解堵液200 m3,泵注压力控制小于12 MPa。以BX-2井冲洗解堵过程为例,控制泵冲4.29 L/min~11.44 L/min,期间泵压4.14 MPa~5.52 MPa。

冲洗解堵后,除BX-4井未增油外其他4井日增油30~50 m3,日累增油117 m3,目前已累增油1万余m3。其中BX-2井解堵后生产压差降低0.6 MPa,解堵后产能提高6倍。具体应用效果见表7。

表7 BX-2冲洗解堵效果

4.2 推广应用价值

该冲洗解堵技术适用于疏松砂岩微粒运移导致筛管、近井地带堵塞伤害解除,与常规酸化解堵相比,操作简便、时间短,规避了酸化后进一步加剧微粒运移风险,且降低作业费用约100余万元,对本油田及本区块类似油田解堵增产,具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5 结论

1)疏松砂岩见水后易造成微粒运移伤害,常规酸化解堵酸液溶蚀性强易破坏储层骨架造成解堵失败。

2)优选酸性螯合剂形成一套冲洗解堵液体系,室内岩心伤害渗透率恢复值达90%;

3)冲洗解堵液现场应用5井次,日增油117 m3,累计增油1万余m3,对于类似储层解堵增油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油组螯合剂缓蚀剂
螯合剂固化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机理研究进展
不同浓度的缓蚀剂对水轮机常用低合金钢的腐蚀防护研究
Synthesis of new non-fluorous 2,2'-bipyridine-4,4'-dicarboxylic acid ester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for metal ions extraction in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营养元素与螯合剂强化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进展
JRHS-2二氧化碳缓蚀剂的研究与应用
协调点分析在多层合采井产量劈分中的应用
奈曼油田九上段分层系开发效果分析
文昌19-1油田珠江组二段I油组沉积相研究
曼尼希碱型酸化缓蚀剂研究进展
N80钢盐酸酸化缓蚀剂的合成及其缓蚀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