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大型机组高峰论坛 海上风电“大”有可为
2018-09-20
6月14日下午,“大国重器——海上风电大型机组高峰论坛”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的主持下举行,来自国内主要整机商的代表们探讨了中国海上风电向大型化、深海化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围绕如何打造海上风电领域的“大国重器”进行了分享。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海上业务单元副总经理 赵祥
对于海上风电,要关注三点:第一,未来项目的开发难度越来越大,包括资源、地质结构的不确定性等都会造成建设和运维成本增加;第二,竞价上网政策出台对度电成本下降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需要关注有效支撑度电成本下降之后保证行业的良性发展以及收益率;第三,需要关注稀缺资源与海上风电发展的统一,尤其是在福建,海域面积相对比较小,但是风能资源特别好,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情况下充分发挥资源的价值。
远景能源(江苏)有限公司海上解决方案部长 魏辉
据统计,全球目前有超过75个国家和地区执行新能源招标及竞价机制,这个机制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截至2017年,欧洲有5个“零补贴”项目,这就是竞价带来的结果。中国海上风电也必将进入竞价时代。在竞价时代要获得很高的收益率,前提条件是赢得海上风电项目。彼时,度电成本的计算将成为重要的评价工具,而决定度电成本的最关键因素是海上风电的可靠性,这就要求我们把可靠性指标反映到度电成本模型中。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解决方案总监 叶凡
台风省份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广西以及海南,这几个省份的风能资源特点是极限风速比较高。比如广东区域,有超强台风,而同时年平均风速比较低,怎样实现竞价上网或者2020年之后怎样实现平价上网是很大的挑战。所以,作为设备供应商,我们需要研究在低平均风速下实现抗台风,也就是能够使风轮直径或者载荷得到最佳控制。我们的主要抗台策略包括:采用后备电源使机组实现主动偏航;通过分段叶片技术加强叶片。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有限公司海上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助理 黄轩
对于海上风电项目而言,最根本的是风险管理,因为海上存在非常多不确定的因素。我们说的任何先进性或智能化技术,都要回归到产品的本身,并且是全生命周期的。我们一直在提度电成本,它一定是全生命周期的度电成本。在大兆瓦机组盛行的时代,大家都在谈5兆瓦、6兆瓦、7兆瓦,甚至8兆瓦,但是很少有风电机组真正批量运行了一年以上的时间。所以,我认为海上风电整个行业任重道远,也有必要借鉴成熟的欧洲海上风电经验。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 张海亚
海上风电机组到底是大风轮好还是大功率好?问这个问题的人希望得到一个普遍规律。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在特定场址中,风能资源确定了,全场容量也一定的情况下,功率等级在多少是最合适的。在单位成本发电量最高导向的指引下,单机功率增大,单位千瓦扫风面积增大是不可逆的趋势。我认为国内海上风电仅仅是刚起步,25年生命周期内需要提供更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在目前的海上风电整机市场上,品牌更为重要。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总工程师 贺小兵
几十年前,火电机组的容量只有10万千瓦、20万千瓦或30万千瓦,到现在达到数百万千瓦。风电机组容量也是逐步发展的。我们在做大风机,同时产业链已经先我们一步在做准备了,不管是轴承、齿轮技术,还是材料方面等。我觉得就是像人类的其他领域一样,海上风电技术创新永无止境。按照目前的设计平台来说,风电机组设计常规材料肯定有局限,如果技术和材料等方面到达一定程度时,我认为风电机组的单机容量还会更大。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副总裁 缪骏
欧洲的风况和中国的风况有极大的不同,前者的风况单一、风速条件单一,而且没有台风,机组设计相对来说较简单。不同的风况情况下,要有相对适应的不同产品。现在技术进步超过了我们商业化的速度,比如叶片,最长也可以做到百米以上,但是没有达到商业上完全成熟的程度,大批量运用有待时日。竞价上网政策出来以后,业界需要坦然面对,做好成本控制,现在有两个最有效的手段:降低原材料的成本、从解决方案角度入手。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汤文兵
我认为只有三大因素解决了,我们在海上风电大兆瓦机组技术上可以与欧洲相提并论。第一,风电企业要有技术沉淀,掌握核心技术,这是最关键的。这就要企业回归技术的本质,走完整个设计的过程。第二,掌握核心大部件制造能力。我觉得从中国制造情况来看,最大的制约因素是叶片。第三,要有资金支撑整个机型的研发。我估计,到2020年,中国或许会在福建应用8兆瓦以上的海上风电机组,在江苏应用10兆瓦的机组。
远景能源(江苏)有限公司海上产品线总经理 谢德奎
汽车行业卖的爆款车都不是车展上展出的新车,通常是几年前的车型。回到海上风电行业来说,有几个不确定性让我对更大兆瓦、更长叶片的趋势表示短期悲观。第一,海上风电行业的竞争还很不充分,有足够运行经验的机型还不是很多,真正可选的产品不多。第二,验证不充分,有很多新产品,但没有多少机组真正在运行。第三,就是我们供应链很不充分。所以,我们还需要在供应链上发力,尽量用最便宜的供应链设计产品、制造产品。
湘电风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宋晓萍
我觉得每个企业有自己的战略,在座的企业都在研发大功率的风电机组。从上海东海大桥项目开始,实际上可以注意到现在风电企业的研发进度越来越快,同时不能妨碍现有供应链的建立时间。样机有一定的代表作用,但是小批量和大批量以及更完善的验证手段也是需要的。我们计划在2020年安装10兆瓦的海上风电样机。
东方电气风电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莫尔兵
海上风电的未来装机容量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呢?风能资源、海洋资源毕竟是有限的,总体来讲,大容量机组是趋势。只是存在一个问题,长江以南和长江以北风能资源的多样化导致存在不确定性。我们认为,不论双馈还是直驱技术,做到6兆瓦和8兆瓦还是可以的,但是再大就必须采用颠覆性技术——在叶片设计技术、叶片材料机构、耦合、载荷控制等方面进行创新,主轴承也会得到很好的创新。我觉得我们一定要大胆创新,去做一个10兆瓦以上的机组,不能用简单放大的原理看待下一代海上风电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