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效果分析
2018-09-20王建明
王建明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统计资料显示,近五年内,结直肠癌居恶性肿瘤第3位死亡约69万例,位于胃癌、肺癌和胃癌之后,居恶性肿瘤第4位。如今临床上常用开腹手术及腹腔镜对其进行诊断及治疗[1]。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3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34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一般资料,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3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34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一般资料。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符合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其中,男70例,女64例,年龄为35~79岁,平均年龄为(49.3±4.1)岁,肿瘤平均直径为(3.82±0.7)cm,肿瘤分布为直肠40例,乙状结肠21例,升结肠32例,横结肠20例,降结肠21例。所有患者均未发现有严重病变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联合硬膜外全身麻醉后,选用合适体位进行手术,以标准根治术和常规行开腹手术进行规范治疗。对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恢复情况等进行记录。手术过程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手术全过程应让患者及其家属知情;(2)建议由专科医师根据患者病灶处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同时与术前放化疗、术中辅助治疗等相结合;(3)必要时与骨科、血管外科和泌尿外科医师等协同制订手术方案;(4)遵循切除整块病灶原则;(5)手术检查过程应当由远及近;(6)手术实施过程中注意保护泌尿及生殖器官;(7)及时对患者的各项体征进行观测并记录。
1.2.1 随访 采取门诊、在线联系等方式进行随访,随访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当做到以下几点:(1)保持与患者及其家属的联系,让家属及时反馈患者的预后情况并做记录;(2)常规查体:血常规、腹部超声、肿瘤标志物等检查;(3)术后进行肠镜和腹部CT检查,3个月内进行腹部CT检查,以后每半年复查1次,肠镜半年内检查1次,以后每年复查1次。
1.2.2 观察指标 (1)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2)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切口感染、肠梗阻和吻合口瘘等;(3)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指标: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等。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
经统计分析知,134例结直肠癌患者经开腹手术治疗过程中手术时间为(145.2±43.6)min,术中出血量为(159.0±32.6)ml。
2.2 术后并发症情况
部分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例如肺部感染、切口感染、肠梗阻和吻合口瘘等,具体统计数据见表1。
表1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表(n=134)
2.3 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指标
肛门排气平均时间为(3.6±1.3)d,进食平均时间为(3.9± 0.7)d。
3 讨论
结直肠癌(CR)又称大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CR早期症状通常不明显,不明原因出现乏力、体质量减轻,随着癌症细胞的增殖,患者逐渐出现便血、腹泻、便秘以及局部腹痛等。结肠癌发病原因多与患者饮食习惯息息相关,低纤维饮食和高脂肪饮食易引发该疾病,年龄在40~50岁之间发病率较高,且相关报道称男性肥胖者为易感人群[3-4]。
一直以来,在结直肠癌的治疗过程中,手术切除为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方法,但多数研究报道称传统开腹手术需要对患者进行较大范围的手术切除,相应的切除方法对机体组织结构破坏程度也较大,患者出血量大,且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医生的视野具有局限性,种种原因严重影响到预后,患者在术后通常生活质量明显下降[5]。大量研究表明结直肠癌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可取得与开腹手术相当的临床效果,另外腹腔镜手术属于微创性手术,对于患者创伤面积小、术后疼痛较轻,其恢复快等优点,有相关报道已经开始应用于肠外科手术中,其治疗效果被广泛接受[6-9]。传统开腹手术耗时短,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需要注意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尤其是对应于某些患者肿瘤体积、或伴有严重病变等耐受气腹的患者不予考虑该种手术疗法。如今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日益更新的医疗手段将不断在传统经典疗法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和改进。
赵保玉等[10]对50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自身意愿选择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开腹组及腹腔镜组,研究统计表明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比开腹组长,但腹腔镜组失血量显著少于开腹组。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134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一般资料,可知134例结直肠癌患者经开腹手术治疗过程中手术平均时间为(145.2±43.6 )min,术中出血量为(159.0±32.6)ml,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手术用时短,但常伴有并发症等不良反应发生[11-12]。
综上所述,开腹手术在治疗结直肠癌时既有利也有弊。在临床上专业医师应该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从而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