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住院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18-09-20李玉香
李玉香
创伤后应激障碍又称PTSD,由异常的灾难或威胁性心理创伤致使的延迟出现及持续的精神障碍,以反复性出现闯入性创伤体验[1],持续性回避为主要临床表现。乳腺癌为临床中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概率[2]。有研究表明,乳腺癌患者的强迫性思维较常人更为明显,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概率极大[3-5]。本研究为探讨乳腺癌住院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便更好地为乳腺癌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措施,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202例三级甲医院患者住院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事件冲击量表(IES-R)、自我效能量表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其实施问卷调查。22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为25~70岁,平均年龄为(46.50±10.28)岁;纳入标准:年龄≥18岁者,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者。排除:严重并发症、语言沟通障碍、合并其他部位肿瘤者。
1.2 方法
对于上述患者均采取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6-7],调查员将问卷进行发放并统一指导,介绍该次调查的内容、目的,患者自行填写问卷,并逐项询问调查涉及的项目,共发放问卷220份,回收率为91.82%(202/220)。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包括单因素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型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乳腺癌结果的应激障碍总分为(28.64±15.33)分,其中重度、中度及轻度症状各占比2.00%、25.70%及57.40%,其临床症状阳性的检出率为26.70%;其文化程度、年龄、计划生育情况、临床分期及化疗反应程度为对乳腺癌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评分差异的影响因素;乳腺癌患者创伤后的应激障碍症状及一般自我效能、领悟社会支持等呈现负相关性。见表1、表2、表3。
3 讨论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乳腺癌患者可有程度不同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均出于轻至中度间,阳性检出率为26.70%,较其他研究数据的阳性检出率更高[8-9],提示了乳腺的发病概率不断提高,且患者多为年轻人[10-11]。有研究表明,乳腺癌女性的发病概率显著较男性更高,尤其乳腺癌术后乳房切除,导致缺失第二性征,对于患者的心理、生理造成严重的打击,癌症为最大应激源,其手术带来的创伤亦无法改变,同时化疗过程种的毒副反应,导致反复性的创伤体验及回避[11]。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乳腺癌结果的应激障碍总分为(28.64±15.33)分,其中重度、中度及轻度症状各占比2.00%、25.70%及57.40%,其临床症状阳性的检出率为26.70%;其文化程度、年龄、计划生育情况、临床分期及化疗反应程度为对乳腺癌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评分差异的影响因素;乳腺癌患者创伤后的应激障碍症状及一般自我效能、领悟社会支持等呈现负相关性,表明乳腺癌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为轻、中度间,其出现癌症晚期、生育计划及化疗反应较重的患者创伤应激的发生概率显著提高,自我效能感及社会支持度较低的患者,其应激症状障碍较重。
综上所述,乳腺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PTSD症状,其高警觉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其癌症分级越高的的PTSD风险性越高,临床中对于该类患者需予以高度 的重视并予以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此促进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尽早的回归社会生活。
表1 乳腺癌患者的PTSD单因素分析(n,±s,分)
表1 乳腺癌患者的PTSD单因素分析(n,±s,分)
?
表2 乳腺癌患者PTSD症状及一般自我效能及领悟社会支持相关性分析
表3 多元逐步回归型分析乳腺癌患者PTSD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