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金融业“营改增”面临的挑战与风险应对策略探讨

2018-09-19石影

财会学习 2018年25期
关键词:金融业营改增应对策略

石影

摘要:营业税改增值税是我国税务改革的一大历史巨变,自2012年试点至2016年5月1日起全面推行,经过几年时间的调整和发展,各行各业在营改增税制改革下都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和改革,活跃了经济市场和社会资本。金融是国民经济发展运行的命脉,金融业纳入营改增的税务征收范围内,对新时代的金融业发展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本文从金融业在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大背景下探究税制变革所带来的问题与风险,同时从专业金融发展的角度尝试提出可行的方法策略,全面促进金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营改增”;金融业;挑战与风险;应对策略

当前的国民经济发展体系中,相较于其他行业,金融业发展具有业务种类众多、名目项目复杂等特点,新时代全面实行“营改增”具有其现实难度,增值税数额的界定与具体征收都面临挑战。近两年的时间,金融业营改增的推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也面临问题与挑战,新时代金融业“营改增”还需要继续探索。

一、新时代金融业“营改增”及其影响

实行“营改增”的税收政策对于金融服务业来说具有较大的冲击,各类金融服务活动的纳税征税都发生了改变:首先,基本的税率由实行营业税时期的5%调整为一般纳税人的6%和小规模纳税人的3%,不难看出,金融业一般纳税人的缴纳税额的税率有所增加,鉴于增值税的征收名目和规定等,税率的调整并不会大幅度地加重金融业的税务负担;其次,贷款服务作为金融服务业中占比较大的服务项目,在实行营业税政策的时候一般贷款业务的营业额为贷款利息收入全额,实行营业税改增值税以后,以提供贷款服务取得的全部利息及利息性质的收入为销售额,相较来说也有较大调整;除此以外,金融服务业中的金融商品的转让、直接收费的金融服务以及经纪代理金融服务等的税收政策都发生了变化,新时代金融业“营改增”是对金融业发展的一次不小冲击。

营业税改增值税这一税务政策的变化,对金融业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效实现了新时代金融业的多元经营、多元发展,有利于金融业与制造业等相关产业间的抵扣链的连接,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国际化提供了便利等等;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政策及制度的贯彻实施,有利于改变当前金融业发展的现状,变革其中不合理、不科学的部分,对于金融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以抵扣链的连接来看,金融业营业税改增值税有效地沟通了金融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联系,“实现了增值税抵扣链的连接,实现了业务在各个环节紧紧相连,完整的抵扣体系,间接的促进了银行业与制造业及其他服务业的和谐发展”[1],对于避免税务重复征收等具有积极意义;这种联系也是相对的,银行的贷款业务等金融服务业没有完全解决金融税收压力大的问题。

二、金融业“营改增”面临的挑战与风险

金融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占据重要位置,实行营业税改增值税之后,民众所享受的各项金融服务工作方面在原则上还享有一定的优惠政策,那么对于金融行业来说,尤其是银行、信贷等部门单位,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初衷是减少重复征税、减轻部门单位的税收负担,但在金融业“营改增”全面发展下,仍然面临着挑战与风险,其中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就是税负。

营业税改增值税表面上只是改变了税收的形式和方式,但是对于各行业来说,尤其是对于金融服务业来说,税收政策的调整變革直接影响了其提供的服务和业务模式,金融机构内部的资产构成及其比例等也受到影响。“允许金融机构抵扣的进项税额以购进设备、不动产等为主,这就使得贷款、债券投资、买入返售、票据贴现等业务规模较大,而缺乏有形资产或不动产投资的金融机构,其增值税税负将会显著增加”[2]。“营改增”对于金融业发展所带来的另一重要挑战就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目标难度更大,如何实现金融实体经济的发展迫在眉睫。利息收入、佣金收入、保险收入以及金融商品的转让收入是金融服务业的几类主要收入来源,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政策将佣金收入、保险收入以及金融商品的转让收入等几大类收入都纳入了增值税抵扣的链条,这些通过进项税额抵扣;贷款的利息收入依旧按照总额进行征税且与其相关的各类支出将不能够作为进项进行税额抵扣,照此开看,金融实体经济的发展还是要严峻的挑战,金融实体经济目标的实现还是有一定难度。

三、应对金融业“营改增”的有效策略研究

营业税改增值税对新时代金融业的发展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如何应对金融业“营改增”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既是金融业行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必须协调的内容。

应对金融业“营改增”,金融相关部门及纳税单位、企业等首先要熟悉政策内容、深入解读政策内容,对自身所提供的金融服务的增值额做科学的界定;在落实政策的同时要研究、利用政策,结合相关文件及政策的规定完善企业内部的征税纳税流程和制度。熟悉掌握、切实贯彻落实政策的基础上还要结合金融服务行业的自身特性和各自的服务项目不断进行业务优化、改进,优化金融服务结构、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减少税负的根本途径还是要增强自身的硬实力。在此基础上,营业税改增值税毕竟还处于税收改革的过渡时期,政策实行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国家应该加大对营改增过渡期金融企业的扶持和帮助力度,结合金融企业的经营实际以及遇到的纳税困难,制定相应的税收补贴政策”[3],多方面的通力配合以更好地实现税收政策改革的目的,使得金融企业的征税纳税负担不再增加,进而切实保障最终的税负减少。将金融业发展放置于整个国民经济环境中,还是要结合社会生产实际不断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这一方面能够为金融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也是为“营改增”税收政策的贯彻落实创造条件。

四、结语

金融业发展关系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对社会发展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的“营改增”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还需要不断的探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巨轶.浅析我国金融业“营改增” [J].现代经济信息,2015 (17):195+197.

[2]张英明.金融业“营改增”面临的挑战与风险应对策略[J].财会月刊,2017 (1):38-42.

猜你喜欢

金融业营改增应对策略
新形势下国内如何进一步开放金融业
五部门发布“十三五”金融业标准化发展规划
北京金融业享营改增红利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PYRAMID PA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