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公共节俭精神需加强制度约束

2018-09-19陈访贤徐充

人民论坛 2018年23期
关键词:绿色发展

陈访贤 徐充

【摘要】厉行节俭是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关键环节。在新时代中重拾公共节俭精神及品质,需进一步加强制度供给。要以严密的发现制度杜绝铺张浪费,建立节俭精神培育的宣传及教育责任制度,加强节俭实践的法律制度设计,从而重塑公共节俭精神,在新时代中发扬中华民族尚勤节俭的优良传统。

【关键词】绿色发展 公共节俭精神 制度供给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当前,推进绿色发展是我国社会建设的核心关键词,需进一步优化制度供给,以制度为牵引培育公共节俭精神,真正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绿色发展是社会建设的永恒主题

绿色发展是实现幸福美满生活的必由之路。坚持绿色发展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关系到我国前途和命运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我国当前与未来社会建设的创新理念。我国资源储量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对有限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进一步推进绿色发展是实现人民群众对幸福美满生活追求的现实选择。从这一角度而言,培育公共节俭精神将实现多种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道德效益与文化效益。有观点认为,当前人们所利用的资源是向后代“借”来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前推进绿色发展、传承节俭品质对我国乃至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制度是促进节俭意识转化为实践的根本保障。节俭作为一种道德素养,在实践中体现出了较强的主观性。是否做到节俭、低碳生活,一方面要受到社会风气、经济条件、消费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要受到个人的意志力、自律能力等主观因素的制约,因此,个人的节俭意识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在主观节俭意识失灵时,只有依靠健全的绿色发展、厉行节俭政策制度,才能保证社会总体建设不偏离节约型社会的发展轨道,才能保证节俭精神不被遗忘,从而使节俭实践成为主流。

节俭制度供给要具有全面性。推进绿色发展要涉及到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在绿色发展道路上,节俭不能局限在家庭和个人,也不能单纯地理解为“节衣缩食”,而是要树立理性的节约观,注重从生态及资源保護的大处着眼,形成全面的节俭制度,包括节俭监督制度、教育制度、消费制度及资源开发利用制度等。“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要将必要的、针对资源及公务人员节俭的相关规定及政策,不断上升为健全的法律制度,通过宏观上的资源节约、微观上的节俭低碳生活,来推动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使节俭成为人们共有的精神品质,让经济、社会、生态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步发展,让绿色发展成为新时代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

健全发现制度,有效惩治浪费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在享受良好物质条件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奢侈浪费的问题,人们的公共节俭精神不断弱化,这为推进绿色发展理念的全面落实带来了阻碍。尽管多年来关于勤俭节约的教育始终不曾间断,然而收效并不理想。关键原因在于不断提升的物质生活缺少与之相配套的节俭制度保障,制度的警示作用、引导作用和制约作用没有对治理奢侈浪费之风发挥出有效的作用。常言道“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对节俭要求落实不到位的关键原因在于节俭责任制度缺失。节俭责任追究不彻底、缺乏公众节俭监督平台导致整治奢侈浪费效果不佳。

政府部门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主体,也是社会大众高度关注的对象。政务人员的公款浪费、个人节俭作风不正将导致公众坚守节俭的信心松动,不仅弱化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更导致群众的利益受损,致使传统节俭文化的时代影响力式微。因此,要进一步健全奢侈浪费的发现制度,重点为公众对政府部门的公共财产利用和人员的作风监督提供便利的条件。一是需在各级部门厉行节俭,全面实施“绿色办公”制度,严把办公及生活支出关卡,切实堵塞漏洞。创建群众参与制度,依靠网络平台加快政务公开。并对经费利用公开的程度、公开细节进行明确规定。二是要加强对政务人员的全面监督,从生活细节入手,在公职人员职业道德与纪律规定中融入明确的节俭要求,强化公职人员的节俭意识,严查群众反映的个人奢侈浪费问题,加强对相关人员的追责。三是要求政府机关要加快节约型政府的建设步伐,针对设备用品能耗总量大、增长速度快、终端用能设备总体水平低的问题,将节俭号召落到实处。各级部门要秉承对全社会负责的态度,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建立节俭保障制度支撑体系,形成节俭长效机制,使节约型政府做到厉行节俭、勤俭办事。

明确主体责任,创新节俭教育制度

节俭是中华民族育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治国、治家的关键内容。当前,推进绿色发展、培育公共节俭精神,必须要从教育制度发力,将不同主体的节俭教育责任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将节俭教育作为一项重大的发展任务和计划落实到底。

健全学校节俭教育制度。要求学校教育要牢牢把握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节俭教育作为重要课程内容全面融入到德育体系之中,规定节俭教育的课时及内容,建立节俭教育的综合评价体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开展梯度节俭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需重点加强感恩教育,引导学生自幼养成充分利用物品、不攀比、不虚荣的良好习惯。在大学教育中,要明确地将消费观教育融入到大学必修课中,全面开展系统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学生对节俭教育的实践行为融入到学期综合评价之中,不仅要求学生勤学节俭,同时明确规定学校的“信贷教育”责任。针对当前“校园贷”引发的多种现实问题,将包含“信贷教育”的消费观引导和节俭教育结合起来,创新节俭教育活动组织形式,大力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

明确大众传媒的节俭宣传教育责任。反对奢侈浪费要警钟长鸣,要依靠长期不懈的宣传教育,扩大节俭精神的社会影响力,利用舆论的引领形成全社会共同尊崇节俭、坚持节俭的良好道德氛围。一是要明确规定媒体的节俭舆论宣传引导责任,保证节俭教育内容的信息占有量。加大公益性信息传播的比例,使节俭教育内容成为“泛娱乐”化舆论信息中的一股“清流”,起到净化人心、警示鞭策的作用。二是要开通各大媒体的群众诉求通道,要求媒体需对群众关于奢侈浪费的监督举报进行信息分析,长期开放节俭民意调研平台,依靠媒体的信息传播及信息整合优势,为节俭制度建设和绿色发展提供信息支持。

健全节俭节约的法律法规。一是针对政务部门的公共资产浪费问题,进一步加强立法执法,结合社会发展的基本动态和消费水平,改进和完善现有厉行节俭、反对铺张浪费的相关规定。对政务部门的公费进行更加精准的法律监督,使不合理的决策得到主动调整。二是依法明确生态补偿制度。对各地在推进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土地利用、水系治理、景区开发等进行全面的法律规定与监督,使铺张浪费受到有效制约。三是建立防治公共服务资源浪费和破坏行为的法律法规,依法保护公共环境中的消耗性物资及设施设备,对浪费公共物资造成不良影响的责任主体进行依法惩处。四是要从信息管理层面,对网络平台中恶意宣传过度消费、奢侈消费、炫耀性消费的商业炒作、个人炒作及相关造谣、传谣行为进行依法整治,明确各大媒体平台对推进绿色发展理念宣传、净化网络道德环境的法律责任,从而依靠法律制度的力量增强全社会对节俭精神培育的重视。

(作者分别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①张军、阮鸿鹏等:《节俭式创新:面向新兴市场的创新新范式》,《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7年第3期。

②吴蕴曾:《小康时代,节俭教育何为》,《人民教育》,2016年第10期。

责编/孙垚 美编/杨玲玲 史航(见习)

猜你喜欢

绿色发展
人力资源质量的生态维度研究
基于绿色发展观视角关于产业转型路径的思考
浅议坚持法治环保 推动绿色发展的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