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拒型“中梗阻”与虚假型“中梗阻”
2018-09-19孙寿涛
孙寿涛
【摘要】党中央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需要工作在地方和基层的各级领导干部忠于职守地贯彻实施,需要他们牢记宗旨,善于执政,高效执政,不能对党中央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中途截留、任意加减、偷工减料,不能搞“抗拒型”执行,更不能搞“虚假型”执行,彻底畅通“中梗阻”。
【关键词】“中梗阻” “抗拒型” “虚假型”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落实到使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上,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领导一切。党的领导体现在党的科学理论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上,体现在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上,同时也体现在党的严密组织体系和强大组织能力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多次强调,党的路线方针决定后,“干部决定一切”。如果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能够牢记党的宗旨,听从党的指挥,主动自觉执政,我们所从事的伟大事业和伟大斗争将会更快速而高效发展。
然而,在各級领导干部执行党治国理政的路线方针政策过程中,不时出现的“中梗阻”问题极大地妨碍了我们的事业发展,需要我们正视和解决。这种“中梗阻”,实质上就是影响妨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实际效果的执行不到位问题。这种执行不到位有两种情形:一是“抗拒型”执行;二是“虚假型”执行。这两种情形构成两种类型的“中梗阻”,需要我们予以辨析和寻求破解的对策措施。我们可以从地方、基层各执行主体的互动关系中来把握这两种类型的“中梗阻”。从执行流程看,地方执政主体应立足于党中央高层决策和部委的政策原则立场与精神,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落实党中央高层决策和部委的政策要求,主动自觉且具创造性地执行上级要求。基层执政主体直接面对执政的目标群体,是整个执行流程的末端环节。在这一执政流程中,无论是地方还是基层执政主体任一环节的执行不到位,都有可能形成“中梗阻”。
“抗拒型”执行“中梗阻”及其破解
所谓“抗拒型”执行“中梗阻”,是指地方和基层等执行主体不同程度地与党中央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求相对抗,造成党中央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运行过程的中断,从而导致政策执行失败形成“梗阻”。改革开放以来,小部分人借机获得了特殊的小团体利益,这些利益通过体制机制的途径固化下来,严重扭曲社会公平正义。全面深化改革本质上是一个利益关系调整和再调整的过程,必然触及方方面面的既得利益,这使改革具有“刀刃向内”的性质,即自我批判、自我开刀、自我革命。由于利益问题的复杂和敏感,向固化的利益藩篱宣战必然带来不小的压力、风险和挑战。当前,党中央出台全面深化改革的许多政策,大多直接针对的是地方和基层主体的权力,针对某些固化的利益群体。因此,在某些地方执政主体和某些基层执政主体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抗拒型”执行的行为,导致党中央的执政过程“中梗阻”。
有学者把这种“抗拒型”执行的“中梗阻”,称为官场潜规则对显规则,是对党的意志和宗旨的干扰和背离。这种官场潜规则,绑架、抗拒和抵制显规则,使党中央的决策难以落实,而形成形形色色的“官场腐败”。潜规则的暗流裹挟之下,少数领导干部习惯于两套规则——台上的显规则和台下的潜规则;两个嘴巴说话,两张面孔做人,而成为某种程度上口是心非、两面三刀、八面玲珑的官场“两面人”。他们把个人利益和管着自己乌纱帽的个别上级领导的指示放在首位,为了维护个人利益和小集团利益,不惜牺牲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抗拒党中央的显规则,搞官官相护、权钱交易、权权交易。这些官场“两面人”如果长期占据着许多执政主体的领导岗位,把持着一些地方和单位的政局,就会导致官场潜规则替代显规则,造成党治国理政的严重“梗阻”,极大地削弱了党的执政能力,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和威望。
消除干部队伍对于党中央高层决策的“抗拒型”执行“中梗阻”,需要在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的同时,结合当前的反腐败斗争,通过强化党内监督和社会监督,打破官场潜规则,净化政治生态。反腐败不仅要积极查处那些贪污受贿、失职渎职的党员干部,还要查处那些阳奉阴违、结党营私、按照官场潜规则行事的人,特别是按官场潜规则使用干部、拉拢干部,并且打击报复异己者或不按潜规则行事者的各类“一把手”。同时,在反腐败斗争中,要通过巡视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健全反腐败法律制度,打造和维持优良的政治生态,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造就全体党员干部“不敢腐”的政治环境。《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等制度“紧箍咒”相继出台,向全党释放出有责必问、问责必严、追责到底的强烈信号。应当看到,五年来,党中央严明政治纪律,夯实治党管党责任,扎牢制度笼子,强化党内监督和社会监督,常亮巡视“利剑”。从源头管起,锻造“不能腐”的制度牢笼,使贪污腐化者难以以权谋私,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使其“不能腐”。
随着党中央反腐败力度的加强,反腐制度的完善,各类执政主体的“抗拒型”执行行为会逐渐弱化,也可能转向“虚假型”执行行为,致使党的执政运行过程的“中梗阻”仍然存在。对此,同样需要认真对待。
“虚假型”执行“中梗阻”及其破解
所谓“虚假型”执行“中梗阻”,是指地方和基层等执政主体的形式主义行为造成的“中梗阻”,它会导致党中央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拖延或扭曲进而失败。这种“中梗阻”,典型地表现为各级执政主体在执政过程的表面文章、故作姿态、故意拖延、懒政不作为、变形走样、阳奉阴违等形式主义行为。
这种“虚假型”执行行为,有程度不一的三种表现。首先,这种行为,往往从模糊地或歪曲地解读上级规制性政策开始。在执行上级政策时,为了保持和强化本部门或本单位自身的权力和利益不被削弱,某些执政主体往往从自己的利害得失出发,或由其负责人亲自出面,或由其下属机构人员出台,对上级政策做有利于己的解读,致使政策的执行偏离正确轨道。其次,这种行为,还表现在党中央高层决策出台后,地方主体却迟迟不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拖延、架空已出台的上级政策。应该承认,党中央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往往带有战略性、全局性和原则性,需要地方甚至基层主体通过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或实施细则予以具体落实。如果这一制定配套或实施细则的关键环节出现问题,当然就谈不上真正落实党中央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而如果上级组织只一味施加压力,简化必要的政策运行过程,迫使某些部门草率行事,匆忙出台有漏洞的配套政策,也势必造成党中央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效果不彰,甚至适得其反。最后,“虚假型”执行行为最恶劣的表现,是地方等执政主体在制定配套政策或实施细则时,私自“夹带私货”,插入实际有利于己而最终弱化党中央高层决策整体功能的若干所谓规定。面对上级组织的高压态势,个别部门制定的配套政策或实施细则,多见“原则上如何”,有意为“原则下”留例外空间,或者放宽违规尺度和弱化处罚违规行为的力度。更严峻的是,出台了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在实际执行中也仅仅是应付,甚至放松政策实施的监管,放任自流违反政策的行为,或者教条主义地对待上级要求,而置党和人民的整体利益于不顾。
破解“虚假型”执行“中梗阻”的根本途径是引导各类执政主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提高其价值观认同与党中央要求的重合程度,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此,需要从强化理论学习和加强组织生活入手。
通过理论学习,建设学习型政党,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执行党的意志和宗旨的自觉性、主动性,消除“虚假型”执行行为发生的可能。过去五年来,全国党员干部常补理想信念之“钙”,以优秀传统文化来提升道德修养和精神世界,坚持学习,不断增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和制度的自信心和认同感,从“不敢腐”到“不想腐”。習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回顾党的奋斗历程可以发现,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历经艰难困苦创造新的辉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强大的战斗力。”我们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各样的“拦路虎”“绊脚石”,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看家本领,以中国视野、世界眼光长时段地来思考把握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提高全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应对挑战、分析问题和解决矛盾的能力。我们要坚持不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凝心聚魂,坚定全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不断提高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能力和思想政治水平。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带头学习和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科学思想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以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同时,过好组织生活,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通过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强化党员干部的“四个意识”,确保党中央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全面到位的实施,彻底杜绝“虚假型”执行行为的发生。列宁曾指出,无产阶级之所以“能够成为而且必然会成为不可战胜的力量,就是因为它根据马克思主义原则形成的思想统一是用组织统一来巩固的”。可见,无产阶级政党团结统一,战胜一切困难的根本依靠是组织资源。从1921年建党至今,我们党最基本的组织单元和战斗单元一直是党支部。我们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抓实基层支部”的重要指示,牢牢抓住支部建设这个关键,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过好组织生活的重要性,他明确说道:“遵守党的组织纪律,向组织报告,听组织意见,很多问题就不会发生。一个人什么时候容易犯错误?就是以为自己万物皆备、一切顺利的时候,得心应手了就容易随心所欲,随心所欲而又不能做到不逾矩,就要出问题了。月盈则亏,水满则溢。一个人不管当到多大干部都要有组织纪律性,职位越高组织纪律性应该越强,防微杜渐才能不出问题。”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是党内组织生活,它也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形式和渠道。通过一次次高标准、高质量按时进行的组织生活,给每一位党员时时做好政治体检,时时淬炼每一位党员的党性,塑造和升华全党的政治文化水平,构造优良的“政治生态”,打造一批批高效的“执政团队”。
总之,党中央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需要工作在地方和基层的各级领导干部忠于职守地贯彻实施,需要他们牢记宗旨,善于执政,高效执政,不能对党中央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中途截留、任意加减、偷工减料,不能搞“抗拒型”执行,更不能搞“虚假型”执行,彻底畅通“中梗阻”。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记党的宗旨,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治国理政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
(作者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①王春福:《政策运行过程的“中梗阻”及其治理》,《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5年第4期。
②汪宛夫:《官场潜规则与党的意志“中梗阻”现象》,《领导科学》,2004年第22期。
③《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④《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年。
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
责编/肖晗题 美编/李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