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震地质综合解释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

2018-09-19李兰斌周红胡志豪

大学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课程教学学生

李兰斌 周红 胡志豪

[摘 要]在分析地震地质综合解释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针对该课程综合性强、知识点多、方法技术性强、与工程实际结合紧密的特点,提出了提高课堂质量、加强课程实践、开展双语教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等的方法与对策,进一步推进大学素质教育进程,促进地震地质综合解释这一学科蓬勃发展。

[关键词]地震地质综合解释;教学现状;教学方法;课堂质量;课程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08-0106-03

地震地质综合解释是资源勘查工程(油气方向)本科专业必修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地震勘探学、构造地质学、层序地层学、岩石及沉积学、储层地质学、开发地质学等学科理论,应用计算机技术、各种地震技术及研究手段,综合地质、钻井、测试、测井等资料,把经过处理的地震信息变成地质成果,做出构造解释、地层解释、岩性和烃类检测解释及综合解释,绘出有关的成果图件,并了解地震技术对油气藏动态的管理及监测,培养学生学会综合利用地震资料于油气田勘探开发科研及生产实践的思维方法,加强科研及实际工作能力[1]。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特征,知识点多、综合性强、方法技术性强,与生产实践联系紧密。因此,分析地震地质综合解释课程教学现状,分析问题产生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策,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对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和质量显得非常重要。

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地震地质综合解释是一门学科交叉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进入高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这门课程时,往往因自己基础课程知识零散而找不到学习要点,实践知识少而理解不透关键内容,形成不了自己的认识。如果教学方法不当,很容易导致学生学习起来难以理解,难于融会贯通,甚至丧失兴趣,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地震地质综合解释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地震资料于油气勘探与开发中的实际工作能力,课程实践性尤为重要。该课程实践必须以工作站及大型地震解释软件为依托。近年来我们已经逐步让学生应用工作站开展实际地震资料解释的实习,但由于目前学校该课程相关的实验室内工作站终端有限,且学校教师科研项目占用工作站资源较多,难以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设备和时间开展课程实践,使得该课程的实习环节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进一步改善这种状况是当务之急。

地震地质综合解释是直接为油气勘探开发服务的专业课程,在油气行业中地位一直举足轻重。然而近几年受国际油价大环境影响,油气工业一直处于低谷,油气专业类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在这种压力下,学生会丧失一部分学习动力。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是课程教学质量保证的重要前提条件。而另一方面,中国油气工业加大力度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迫切需要懂专业、会英语、综合技能强的高级人才。为适应变革,无疑需要对现有的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不仅使我们的专业教育满足国际工程认证的需要,而且需要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观念和国际意识,树立向全球开放的观念,有效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此外,虽然地震地质综合解释一直备受油气勘探开发工作者的重视,然而适合高校学生系统学习的教材并不多,且已有的《地震地质综合解释教程》课本知识体系显陈旧。分析其原因,一方面由于近年地震技术的飞速进展,系统介绍新技术新方法应用的地震地质综合解释的教材不能及时跟进;另一方面,地震技术与不同学科交叉派生的学科不断出现,如地震岩性学[2]、地震储层学[3]、地震沉积学[4]、地震地貌学[5]、地震成藏学[6]、开发地震学[7],等等,目前更多的研究兴趣集中在这些新的领域。实际上这些领域都可以视为石油地震地质学的专题领域,而地震地质综合解释实质上是石油地震地质学的实践应用。合适的教材是保证课程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因此急需完成知识体系完整、教学内容新颖的地震地质综合解释课程教材的编写。

二、课程教学对策

我们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质量;加强课程实践;面向未来,更新课程内容;开展双语教学,拓展学生视野;注重课下交流,师生共同进步等方面开展教学改革,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和质量。

1.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通過高质量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启发式知识点加强、案例解剖、课程研讨等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地震资料具有海量信息,只有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方能全面、形象、直观地讲述清楚地震地质综合解释课程内容。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可以迅速地把课程资源展现在学生面前,既可以大量节省教师讲课、板书的时间,又可以使教师传授更多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课堂的容量,并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教学还可以使教学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可以变复杂为简单,变困难为容易,变抽象为形象,更易突出重点和难点。在地震地质综合解释的教学中,加强多媒体教学,做到动与静结合,声音与影像结合,二维与三维相结合,使学生建立起动态立体的地震地质模型,并将该地震地质模型有效地应用于构造解释、沉积解释、储层预测、油气藏管理与监测等油气勘探与开发实践。所以,构建信息全面、先进、生动的多媒体课件是课程教学的前提保证条件。

针对学生基础课程知识零散薄弱、实践知识较少等问题,教学中要处理好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衔接问题。在讲课过程中,通过课堂边讲授边提问以启发学生思考本知识点和以前学过的其他课程知识点之间存在何种联系,以起到贯穿各课程之间内在联系的作用。如课程中讲到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时就要用到构造地质学基本理论;讲到地震资料的岩性识别和烃类检测解释时要强调与岩石及沉积学、储层地质学及石油地质学等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而当讲到地震资料在油气藏动态管理及监测中的应用时,便要求学生将地震原理方法与开发地质学、油藏工程学等建立起联系。这种“衔接式”教学方法可以使原本非常枯燥和沉闷的课堂气氛得到明显缓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尽快适合本课程知识点多、综合性强、方法性强的特点,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发现问题并思考问题,使得学生地质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8]。

地震地质综合解释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案例教学法可以较好地适应该课程的教学[9]。教师在及时引入国内外该学科最新成果的同时,用自己的亲身体会,把自己参与的科研经历及取得的成果认识渗透到教学中,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能够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地震地质综合解释工作的实际情况,同时开阔视野,增强对专业知识的深刻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追踪学科的最新进展,结合自身科研工作对课程的需求,启迪学生继续发现、研究,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能力。实际教学中,当老师绘声绘色讲述自己的科研经历时,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积极主动思考并提出问题,与教师互动,课堂效率明显提高。

地震地质综合解释课程是为高年级资源勘查和油藏工程本科生设立的课程。参与课程学习的学生已具备对所学知识点进行分析、整理、归纳的能力。引导学生开展课程研讨,如分成研讨小组,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内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小组代表汇报研讨成果,最后由教师点评并进行归纳总结。这种教学方式能充分体现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特点,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10],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合作能力。

2.加强课程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研究表明,在实践教学中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相关课程知识参与实际工程和科研实践,能够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1]。

实践教学活动是地震地质综合解释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在我们的课程教学不断增加了实习学时。教学中通过安排学生观看专题教学片,到实验室现场参观,大大增强了的学生感性认识。重点安排学生上机实习,依托人机交互解释工作站,让学生自己分析处理油田的地震实际数据,绘制成果图件,编写实习报告。通过实践,训练学生形成综合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增强学生解决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实践教学对促进学生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工程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地震地质综合解释实践教学目的是要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充分的实习锻炼。针对学校相比生产单位设备资源不充足、软件更新节奏慢等问题,一方面力求学校提供充足教学实验设备,在课程教学阶段,教师依托实验室工作站适当调整科研工作,尽量腾出空间和时间给学生实习提供较好的硬件条件;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教师要更多投入心血,实验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实验分批分阶段进行,实验后及时分析评价。地震地质综合解释课程的工作站实习环节中,我们做到人手一套解释终端,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实际工区的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及初步的沉积解释,并完成基本的成果图件绘制。实习中又把学生分成小组,小组成员可以讨论确定解释方案,并交流工作站使用心得体会。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强的动手能力、综合解释思维能力和科研协作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3. 把握课程发展方向,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把握学科发展,引入科研及生产实际取得的最新成果,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是课程教学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如课程教学中及时介绍地震技术方法在非常规油气田如致密砂岩油气藏、页岩油气藏、火山岩油气藏、可燃冰等的综合应用,使学生了解学科的最新发展,就能更好更快地弄清楚当今油气勘探开发科研及生产实践的需要。

课程的发展最突出体现在地震技术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性。帮助学生认识学科交叉,对于提高学生综合利用各学科方法技术的能力,形成综合思维方法非常重要,而且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该课程的应用广泛性,如地震技术在煤炭资源、金属矿床、地热等多种行业的广泛适用,且进一步认识到学科交叉思维方法是各行业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的大趋势。

4.采用双语教学,拓展学生视野

培养国际化人才是21世纪时代的迫切需要。随着国内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程度的提高和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石油行业海外业务的迅速拓展,国际业务决定了懂专业、外语好的复合型人才深受业界欢迎[12] [13]。为了适应这一变革的需要,地震地质综合解释课程教学工作需要进一步改革,在既定的教学内容上,开展不同于大学英语教学,也不同于大学专业英语教学的专业英语应用实践教学,通过双语教学使学生能够利用英语等外语,对地震地质综合解释专业知识及成果進行学习、总结、工作及交流,使学生较早了解和掌握专业最新成果并具备向外发表学术成果的能力,目标是培养有良好专业外语交流水平的懂地质、懂物探、懂开发的跨学科人才。在地震地质综合解释课程中逐步进行双语教学到主要采用外语教学,无疑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双语教学是外语教学与专业教学的完美结合,它既向学生教授专业知识,又向学生传达相关的专业英语及国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由于结合了两种教学目的和内容,双语教学对于加快教学改革和培养国际化人才都有着巨大的优势。

目前地震地质综合解释课程的双语教学采用的教学方式是,教学幻灯片采用英文,讲解采用中英文结合且以中文为主。我们在积极完善中文教材的同时,选择合适的英文教学材料。吸收英文教材内容较新优势,克服其知识体系系统性较差、知识点较分散的缺点,做到英文教材与中文教材具有互补,既保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适合学生学习思维,还能使学生在阅读英文原版资料的同时,学习和掌握国外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

5.课前课后交流,师生共同进步

教师的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但教学质量的保证不能忽视课前课后和学生的交流。在地震地质综合解释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通过课下交流,解决疑难问题,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可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老师调整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法起到一定的作用;还可以缩小师生距离,增进师生感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增加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地震地质综合解释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是专业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本文主要结合笔者自身体会,分析了目前该课程学生学习积极性受挫,学生基础知识衔接不好,课程实践硬件受限等不利因素。针对课程知识点多、综合性强、方法技术性强,与工程实际结合紧密的特点,从教学方法、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双语教学及师生交流等方面提出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一些做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孙家振,李兰斌. 地震地质綜合解释教程[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

[2] John P. Castagna. 地震岩性学综述[A]. 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第61届年会论文集[C]. 南京: 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 1991: 4.

[3] 卫平生,潘建国,张虎权,等.地震储层学概念、方法和技术[J]. 岩性油气藏, 2010(2):1-6.

[4] 曾洪流 . 地震沉积学在中国 : 回顾和展望[J].沉积学报,2011(3):418-426.

[5] Posamentier H W.Seismic Geomorphology and Geopositional Systems of Deep Water Environments;Observations from Offshore Nigeria,Gulf of Mexico,and Indonesia (abs.) [J]. AAPG Annual Convention Program,2001(10).

[6] 罗群, 黄捍东 .地震成藏学的提出与应用[J]. 石油学报, 2009 (6): 876-881.

[7] 马在田.关于油气开发地震学的思考[J].油气地球物理,2004(2): 1-5.

[8] 肖传桃,龚文平,何幼斌,林小云,王振奇,李强. 地质学及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5(4): 78-81.

[9] 程勃,吕玉增,丁彦礼. 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工程物探”课程教学的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 2015(45):248-249.

[10] 张尚锋. 地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3(28): 141-142.

[11] 王占刚,苑春方,杨瑞召. 对改进地球物理课程实践教学的探究[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6(3): 45-47.

[12] 胡海燕. 双语课在培养石油地质国际化人才方面的地位及意义[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6): 52-53.

[13] 杨瑞召,王占刚,苑春方. 地质工程专业“地球物理勘探概论”双语教学初探[J]. 中国地质教育,2016(1): 25-28.

[责任编辑 钟 岚]

猜你喜欢

课程教学学生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赶不走的学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学生写话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