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足中医护理干预的研究概况

2018-09-19冯宝勤陈金京李振东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8年7期
关键词:中医护理糖尿病足护理干预

冯宝勤 陈金京 李振东

【摘 要】 中医护理措施作为糖尿病足患者的重要护理措施之一,能减缓糖尿病足进展,提高患者寿命和生存质量,降低截肢率。文章从糖尿病足的分型及不同的中医护理方法等方面对糖尿病足中医护理干预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糖尿病足临床护理提供帮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糖尿病足;中医护理;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8)14-0055-04

Abstract:As one of the important nursing measures of diabetic foot patients, TCM nursing measures can slow the progress of diabetic foot, improve the life and quality of patients, and reduce the amputation rate. This article from the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ic foot and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TCM nursing and so on, the research status of TCM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diabetic foot were summarized, so as to provide help for diabetic foot clinical care, improv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Keywords:Diabetic Foot; TCM Nurs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代谢特征的疾病,由体内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1]。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因其高血糖导致的末梢神经病变症状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体征[2],导致的足部感染、溃烂,甚至组织坏死,其高发病、高致残、高致死率严重威胁到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健康[3-4],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5]。中医护理讲求人的整体护理性和辨证统一,根据不同的证,采取中医辨证论治及施护[6]。文献回顾显示:对糖尿病足的中医护理主要从情志、饮食、中药熏洗和足浴、外敷疗法护理、穴位注射护理、艾灸护理、穴位按摩等几个方面,且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本文的研究主要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SCI数据库等的学术资源库,以“糖尿病足、中医护理、护理干预”为检索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对既往的糖尿病足的中医护理干预相关的中外研究成果进行梳理,选出近15年有参考价值的文章进行分类总结,最后展开述评。

1 糖尿病足的概念及分型/分级

在中医上糖尿病足属“消渴”、“脱疽”、“脉痹”范围[7],张春霞等[8]根据《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糖尿病足》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原则进行辨证分型:①湿热毒蕴、筋腐肉烂证;②热毒伤阴、瘀阻脉络证;③气血两虚、络脉瘀阻证;④肝肾阴虚、瘀阻脉络证;⑤脾肾阳虚、痰瘀阻络证[9]。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是:与下肢远端神经异样和不同水平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部组织破坏[10],以足溃疡最常见,严重者需要截肢[11]。根据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足分级标准:0级:皮肤完整,无开放性伤口,常表现四肢血供不足,皮肤发凉,发紫,麻痹,感觉迟钝或丧失,并有足趾、足部畸形[12]等危险表现。I~V级都有不同水平的开放性伤口,甚至干湿性坏死。

2 糖尿病足的中医护理现状

2.1 中医情志护理 糖尿病属于终身性疾病,病患需长期服用降糖药或依赖胰岛素以控制血糖[13]。中医认为糖尿病发病与情志不遂因素有关[14],因为患者担心疾病的预后不良,以及工作、生活、家庭经济负担等原因,使患者产生惊恐、焦虑、气愤、抑郁、悲哀等负面心境。长期负面心境及精神刺激,费心劳神,思虑过度致使郁久化热,热灼于内,灼伤肺胃及津液[15]。正如孙思邈的《千金方·养性論》曰:“莫忧思、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惧……若能不犯者,则得长生也”[16]。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要常常与患者沟通交流以了解其心境,普及与疾病相关知识,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性质及其自身的状态,并以积极的态度鼓舞患者,增强患者打败疾病的决心,鼓励患者家属多给予关怀、鼓励和支持,使其在接受医治的整个过程中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康华等[17]考察情志调护对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的影响,将两个社区140例2型糖尿病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如服药、基础生活护理等),观察组施以情志护理:以情胜情法、发泄悲郁法、乐观调畅法、移情异性法[17]。1年后评估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焦虑得分,结果显示:阴阳情志调护方法可减轻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的焦虑情况。由此可见:使用情志护理方法可以减轻病人的焦虑情绪,提高其打败疾病的决心,提高生存质量。

2.2 中医饮食调护 中医认为消渴病与患者素体阴虚有关。长期阴虚燥热,热灼津伤,耗伤阴血,以致血中阴津亏虚,血质黏而稠,流通不畅,集聚成瘀血,瘀血阻络[18]。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有言:“阴虚则血不能行”。根据中医中药食同源理论,可以利用许多食材的滋补阴血效用,来调理患者血糖。故可通过饮食疗法来调节血糖,以防糖尿病足的加重。

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辨证施膳[19]。①上消者(肺热伤津型),症见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治则为清热润肺、生津止渴,给予天花粉粥[20]。②中消者(胃火亢盛型),症见多食善饥、形骸消瘦、大便秘结、牙龈肿痛、舌苔黄燥、脉象滑实有力,治则应清泻胃火,给予五汁饮[21]。③下消者(肾阴亏虚型),症见尿频量多、口干舌燥、或渴而多饮、五心烦热、头昏乏力、腰膝酸软、舌质红、脉沉细而数,治则应滋阴补肾,生津清热[22],给予枸杞炖兔肉,疗效较好[23]。由此可见,依病人的体质不同,采用相应食疗方进行调理,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并有辅助治疗的功能。

2.3 中药熏洗或中药足浴护理 糖尿病足0级属于该病的早期阶段,无开放性伤口,无感染症状。依据该病的临床特点及瘀血阻塞脉络的病理特征,应用中药熏洗疗法,运用水温和药物刺激机体以达到调和气血阴阳、疏通经络、透达腠理、温经散寒、消肿止痛等作用[24]。足浴疗法使中草药药液受热后直接作用于足部皮肤、血管及神经,扩张毛细血管,加快血液流通,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使脉道痉挛能够改善,从而提高患者四肢的血液供应和周围神经功能[25],达到“通则不痛”的效应。孟成等[26]研究显示,中药足部熏洗能够改善患者的足部疼痛、麻痹及足部皮肤色泽等症状,经多普勒超声测定,足背动脉血管内径及血流速度等方面有显著改善。张馨允等[27]对中药足部熏洗治疗的研究结果显示:中药足部熏洗可以改善溃疡面积、bFGF及血管VEGF表达、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双下肢血液流变学指标、下肢周围神经传导功能及生活质量[27]。董燕等[28]研究在基础医治上联合足浴一号方浴足对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医治0级糖尿病足患者41例,与仅有基础医治的39例对照组比较,经医治后,观察组患者的皮肤温度、色泽等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效果显著。

由此可见,使用中药熏洗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局部症状,提高患者康复效果,但在临床应用中,应该关闭门窗,避免形成空气对流,注意患处的保暖以及水温,防止烫伤等。

2.4 外敷疗法护理 赵慧敏等[29]研究中药外用膏剂对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观察,按凡士林8份、中药散2份的比例调制成的膏剂涂于7~8层无菌纱布上(厚2~3mm),外敷于患肢,再用绷带轻捆绑,1次/d,外用面积最好超过病变部位,且中间留小孔,以使透气。研究结果表明中草药外用膏剂可以减轻糖尿病足的局部肿胀、疼痛等症状。郭俊琴等[30]对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做好糖尿病知识教育及心理治疗;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控制血糖在良好水平)。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外敷自制黄芪红花糊,结果显示治疗组溃疡平均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截趾(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由此可见,运用中药外用疗法很好地改善患者局部症状,提高患者康复效果,降低截肢率,但在临床应用中,应该注意外敷的面积及透气程度,防止包扎过紧,影响肢体血液循环等。

2.5 中药穴位注射 滕惠兰等[31]对穴位注射疗法对糖尿病足患者疗效的研究中,发现中药液穴位注射对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有效。钟志晴等[32]研究证实中药穴位注射,刺激相关穴位,达到疏通经络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利用一些中草药的活血袪瘀的作用,缓解糖尿病足的症状,还能够预防足溃疡的产生。

由此可见,中药液穴位注射对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治疗有积极作用,但在操作过程中,注意选穴定穴、针刺角度与深度、按压时间等。

2.6 艾灸护理 王洁等[33]调查艾灸对糖尿病足患者的疗效观察,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糖尿病足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与艾灸治疗,经过观察两组医治前后的肢体皮肤温度、疼痛程度、皮肤色泽、间歇性跛行等临床症状及踝肱指数、足部皮温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艾灸治疗后患者临床癥状减轻或消失,足部皮肤温度有改善。齐静等[34]调查艾灸对早期糖尿病足干预的效果观察,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干预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艾灸治疗,经过观察对比两组踝臂指数、足背动脉超声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足部症状评分,研究结果显示:艾灸治疗后可以改善糖尿病足的早期临床症状和血流动力学。

由此可见,使用艾灸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局部症状,提高患者康复效果,但在临床应用中,应该注意艾灸的时间、部位、距离,避免烫伤等[35],艾灸时要注意关闭门窗,避免着凉,艾灸后为患者保暖。

2.7 穴位按摩护理 肖冬梅等[36]调查穴位推拿按摩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的影响,常规组进行常规医治及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医治、常规护理及足底穴位推拿。研究结果显示:对早期糖尿病足的患者施行足底穴位按摩及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增强治疗效果。谈卫华[37]对早期糖尿病足行足底按摩及护理的效果观察,研究结果显示:对糖尿病足患者早期行足底穴位按摩可以缓解糖尿病足的发展。由此可见:穴位推拿能够疏通经络,调畅气血阴阳,对糖尿病足患者有积极作用。

3 小结与展望

中医特色治疗在糖尿病足的诊治和护理过程中非常重要。中医护理经过情志调护,调畅患者心理情况,使患者增强打败疾病的信念;合理膳食则能促进周身营养均衡,从而加速疾病痊愈;中药熏洗、足浴能够改善足部血液流通,缓解局部疼痛,促进创面愈合;外用中药膏剂则将中药有效成分通过表皮送至病变部位,以活血祛瘀,疏通经络,促进病变部位的恢复;穴位注射与穴位按摩则通过刺激相关穴位以达到通经活络的作用。从目前来看,中医医治和护理糖尿病足,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但其整体疗效却还并不令人满意,足溃疡的愈合情况不佳,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必须早发现、早治疗,因此需要建立一个互联网平台,有针对性地讲授糖尿病相关知识及如何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如何及时辨别糖尿病足,以期早医治,减少患者的病痛,降低住院时间及截肢率,这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何朋芝,向卓越,喻婷.黄连温胆汤治疗糖尿病足34例临床疗效观察及中医护理体会[J].四川中医,2016,34(7):214-217.

[2]董鹏,张春虹,陶美花.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J].中国临床研究,2017,30(6):744-747.

[3]Wilbek TE,Jansen RB,J,rgensen B,et al. The diabetic foot in a mul- tidisciplinary team setting.Number of amputations below ankle level and mor- tality[J].Exp Clin Endocrinol Diabetes, 2016,124:535-40.

[4]Vouillermet J, Bourron O, Gaudric J,et al.Hartemann A. Lower-extremity arterial revasculariza- tion:Is there any evidence for diabetic foot ulcer-healing[J]. Diabetes Metab,2016,42:4-15.

[5]关小宏.关于我国糖尿病足防治策略的探讨[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6,11(2):84-89.

[6]武义华,管玉香,章合生,等.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护理干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25(17):32-34.

[7]范冠杰,赵玲,唐咸玉,等.糖尿病足中医诊疗标准[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7):618-625.

[8]张春霞,李杰辉,黄许森,等. 湿润烧伤膏换药配合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观察 [J].广西医学,2015,37(12):1712 -1714.

[9]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糖尿病足[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9):140-143.

[10]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会糖尿病足专业委员会,糖尿病足指南[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3,22(9):705-708.

[11] 刘建琴,许樟荣.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患者的自我管理[J].中国医刊,2017,52(2):14-17.

[12] 李仕明.糖尿病足检查方法及诊断标准[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6,4(2):126.

[13] 姚永科,尚文斌.三七联合导升明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J].江西中医药,2016,47(5):47-48.

[14] 李赛美. 糖尿病中医治疗的思路及验案[J].中医杂志,2015,56(18):1608-1612.

[15] 张川林,张泽菊,雍珊珊,等.浅谈糖尿病足病的中医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5):196-198.

[16] 王红芳,邱文文,于清鹏. 中医情志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2):96.

[17] 康华,张先庚,刘月,等.阴阳情志调护论在2型糖尿病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29(2):229-230.

[18] 冷雪,谷丽艳,朱芳.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流行病学调查及其中医病因病机初探[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30):732-735.

[19] 张川林,张泽菊,雍珊珊,等.中医护理干预在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27(2):330-331.

[20] 廖路妹.中医护理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干预的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2):258-259.

[21] 刘铜华,郑鸿雁.糖尿病中医食疗述要[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6,28(6):371-373.

[22] 张飞香,叶文英,郑雪辉.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J].护理研究,2011,5(4):979-980.

[23] 张海波. 糖尿病的中医辨证与食疗[J].时珍国医国药,2002,13(1):58.

[24] 韦香葵. 中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足部健康行为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2):1441 - 1443.

[25] 刘凡,韩琳,杨萌. 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的临床观察[J].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29(1):45-47.

[26] 孟成,孟应.中药熏洗足浴治疗糖尿病足47例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J].新中医,2015,47(8):270-272.

[27] 张馨允,郭启仓,杨雪茜,等. 中药熏洗法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J]. 河北医药,2016,38(13):2048-2050.

[28] 董燕,魏冬菊,易晓灵.中药熏洗配合治疗0级糖尿病足的护理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5,(1):185.

[29] 赵慧敏.中药外敷治疗糖尿病足0级的护理观察[J]. 湖北中医杂志,2013,35(8):47.

[30] 郭俊琴.黄芪红花糊剂外敷治疗糖尿病足47例[J].河北中医,2013,35(3):357-358.

[31] 滕惠兰,黄文锋,林红坤. 黄氏外用油纱联合血必净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观察[J]. 北方药学,2016,13(6):71-72.

[32] 钟志情,程康林,厉群,等. 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0级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 临床医学工程,2011,18(12):1926-1928.

[33] 王洁,黄香妹,金瑞芬,等. 0级糖尿病足血管病变患者艾灸三阴交穴的效果观察[J]. 护理学报,2012,19(7):70-72.

[34] 齊静,刘晓明,郑秋月,等.循经穴位艾灸对早期糖尿病足患者的干预作用[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3,25(6):63-64.

[35] 周粉峰,段筱妍,许红.艾灸治疗脑卒中后自汗1例的护理体会[J].护理研究,2013, 27(23):2554.

[36] 肖冬梅,张友梅. 足底穴位按摩及护理干预对早期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J]. 当代医学,2014,20(19):130-131.

[37] 谈卫华.早期糖尿病足行足底穴位按摩及护理30例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3):79-80.

(收稿日期:2018-05-14 编辑:陶希睿)

猜你喜欢

中医护理糖尿病足护理干预
给糖尿病足患者一个“立足之地”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糖尿病足部门诊在预防糖尿病足溃疡中的体会探析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中西医对血管病变致糖尿病足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