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腾冲市森林城市建设的SWOT分析

2018-09-19李凡

中国林业产业 2018年5期
关键词:腾冲绿化林业

文/李凡

通过对腾冲市建设森林城市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进行分析,作者相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指导方针,从腾冲市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腾冲市的区位优势、温泉及滨海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底蕴, 全力推进腾冲市森林生态系统建设,“温泉疗养之乡,生态宜居腾冲”的基本理念一定能够变现。

森林城市是具有森林生态环境的城市的简称,是以城市及周边地区林木为重点的生命支持系统,以建设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体的生态功能稳定且结构完善的现代近自然型城市,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城乡绿化(美化、优化)、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

森林城市最早是在1956年,加拿大学者Erik Jorgensen提出“城市林业”的概念,即研究林木与城市环境的关系,合理配置、培育、经营和管理城区及城市近郊的森林、树木和植物,服务城市生态,调节城市气候,活化城市景观的一门以生态服务功能为主旨,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一体的特殊形态林业。我国森林城市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相对于欧美国家起步较晚,但是也给予了相当的重视,许多学者都对其开展过专题研究。在理论研究方面,学者除了分析和解读国外的成功经验和理论著作外,还进行森林城市的效益评价、规划模式和建设方法等研究。在实践方面,原国家林业局于2005年颁布了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试行),并且在2007版中进行了补充与修改。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完善理论的情况下,我国森林城市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

虽然森林城市这一理念传入我国较晚,但是在我国发展势头较旺,从2004开始,国家森林城市的评选活动每年举办一次,宗旨是“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迄今为止,全国已有41个城市获得了此项殊荣。

森林城市的建设不仅有助于恢复生态系统,提升城市品位,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群众生态环境意识,还有助于发展农村经济及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笔者通过对腾冲市创建森林城市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进行分析,为腾冲市在森林城市建设中准确定位,尽快实现森林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优势分析(S)

腾冲市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云南省保山市西南部,东邻隆阳区,南接龙陵县,西南与梁河县、盈江县相连,东北与泸水县接壤,北部及西北部与缅甸毗邻,地理坐标为东经98°05′~98°46′,北纬24°38′~25°52′。东西最大地理横距69公里,南北最大地理横距137公里,总面积5700.9平方公里,国境线长148.1公里,公路距保山164公里、距昆明760公里,是中国走向南亚、东南亚重要的“桥头堡”,是“南亚大通道”的战略重要节点。

1.生态优势

腾冲是青山绿水的宜居宝地,四季如春,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蓝天白云绿树,花红柳绿鸟语随处可见,域内森林覆盖率高达73%,负氧离子最高可达38000多个,是一个“天然大氧吧”,被誉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横贯全境的高黎贡山上动植物种类繁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圈”,被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列为A级保护区。

同时,腾冲也是令人向往的疗养胜地。由于处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的接合部,亿万年前两个板块漂移碰撞,形成了世界罕见的火山地热并存区,腾冲目前共有99座火山、88处温泉,是“天然火山地质博物馆”、温泉之都。其温泉的种类、规模和品质堪称亚洲一流。

2.林业建设优势

截至2016年,腾冲市林地面积471862.2公顷,灌木林地面积15846.3公顷(其中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10310.7 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3%;建成区各类绿地总面积859.1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177.0公顷,绿化覆盖率43.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7公顷,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达87.5%;通过核桃、红花油茶等特色经济林种植,林药、林菌等林下经济开发和森林生态旅游等富民工程建设,林业收入明显增加,2016年全市林业生产总值29亿元,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达3000元以上。良好的林业建设实践为腾冲市获得“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全国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先进单位”“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市)”、“全国造林绿化先进集体”、“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市)”、“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国家园林县城”等荣誉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地域优势

腾冲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极边之城。2400年前,随着商贸往来的繁荣,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与缅甸、印度之间的通道,形成了一条北起四川成都,经腾冲西出缅甸,达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和阿富汗等国的南方丝绸之路,史称“蜀身毒道”。几千年的商贸文化交流,使腾冲成为西南第一通商口岸。而随着腾密公路建成、保腾高速公路通车、腾冲机场通航、保山至腾冲(猴桥)铁路列入国家和云南省的铁路网发展规划,腾冲周围搭建起立体式的交通网络,在面向南亚开放中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

4.文化优势

腾冲是一块富有灵性的文化沃壤,是一颗镶嵌在祖国西南边陲的璀璨明珠。悠悠千年,腾冲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珠联璧合、交相辉映,形成了多种如翡翠文化、侨乡文化、抗战文化等各式各样灿烂的文化。

翡翠文化。腾冲是声名远播的翡翠商城。腾冲人最先发现了翡翠的商业价值,首开翡翠加工贸易先河,形成翡翠评价标准体系,并将翡翠文化传播向全世界。至今,腾冲翡翠加工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作为重要的翡翠加工贸易集散地,自古就有“玉出腾越”之说。“琥珀牌坊玉石桥”“百宝街”见证了腾冲翡翠的商贸繁荣。在数百年绵延不断的翡翠加工贸易中,树立了“腾冲翡翠无假货”的口碑,2005年8月被亚洲珠宝联合会授予“中国翡翠第一城”称号。

抗战文化。腾冲是世人瞩目的英雄之城。1942年5月,日军侵入缅甸,切断滇缅公路,占领了怒江以西包括腾冲在内的大片国土。此后,腾冲成为滇西抗战的主战场。1944年9月14日,中国远征军经过127天的血战收复腾冲,腾冲成为抗战时期第一座光复的县城。在腾冲可以看到很多抗战遗迹:蒋介石亲自题词“民族之光”的远征军198师纪念碑、被列入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的腾冲国殇墓园、滇西抗战纪念馆,等等。

侨乡文化。腾冲是人文荟萃的魅力侨乡。伴随着南方丝绸古道的蜿蜒延伸,一代代腾冲人走远方,走出了国门。在数百年的历史进程中,腾冲人在披荆斩棘中创造了辉煌,涌现了一批雄商巨贾和实业家。他们重视教育,建成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和顺图书馆,培养出成千上万的腾冲子弟,仅明清两朝就有5人考中进士、62人考中举人、421人考中秀才;近代以来更是人才辈出,涌现出了民国元老李根源、抗日县长张问德、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等一批知名人士。悠久的开放历史,使腾冲成为著名侨乡,目前腾冲籍华侨华人遍布在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达35万人。

劣势分析(W)

1.森林资源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目前,腾冲市全市森林覆盖率为73%,已经拥有较高的水平,但腾冲地带性植被是以壳斗科为主的湿性常绿阔叶林,林分总体质量不高,林相较差,难以形成丰富多彩具有季相的森林景观,且人工造林未成林地,封育未成林地还占有较高的比例,当前腾冲市有林地面积为421396公顷、灌木林地15836公顷,疏林地1110公顷,人工造林未成林地40710公顷,宜林荒山荒地3870公顷。因此,从森林质量来看,腾冲的森林资源有待进一步的提升。

2.生态网络连通有待进一步完善

根据“点、线、面”相结合的中国森林生态网络系统理论,在一定区域内,只有建立起了合理的森林生态网络,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该区域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当前,腾冲针对国有林、公益林为主的“面”状林地进行了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措施,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在城市“点”上,建设了不少以公园为主的大型公共绿地,但是连接点与面、点与点的“线”(河流、道路)的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从满足城市居民饮水质量安全来看,部分城市水源地植被封育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从满足城市居民休闲游憩的需求来看,在城郊与山地森林之间的连接段,还应结合河道整治和道路修建加强绿化建设,着力打造居住区与城市公园、城市公园与高黎贡山的“面”状森林之间的健康步道,打通各类城市绿地之间联结,健全城市生态网络体系。

3.乡村绿化有待进一步提升

腾冲市因其自然植被丰富,乡村人居林建设有一定的基础,同时近几年结合新农村建设,特色小镇的打造,腾冲乡村人居林绿化发展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但是,乡村人居林建设缺乏系统的科学引导和统一的规划,在部分地区乡村绿化还相对滞后,绿化树种结构较为单一,没有突出乡村地方特色;同时,乡村休闲公共绿地长期被忽视,居民缺少公共休憩绿地,提升空间很大。因此,腾冲市各级政府应加强乡村人居林建设的引导,加大乡村绿化投入力度,把人居林纳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建设中,进行科学规划,加快乡村人居林建设。

4.产业富民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腾冲市林业产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相关林产品产业发展迅速,同时,乡村观光旅游、休闲采摘、农家乐等生态旅游产业也开始蓬勃发展,为农民致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仅核桃、板栗两大经济果林总面积就达到13282公顷,效益颇丰。但是,林业产业富民能力与其资源优势和市场潜力相比,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主要在于:腾冲林业产业链不够长,产品加工水平还较低,企业规模小,装备水平不高,研究开发能力不强,多数企业为初加工产品,精深加工的很少,产品的品牌优势力不强,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品牌还不多,需进一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占有率,以增加林业产业的富民能力。

机遇分析(O)

1.国家重视林业发展的机遇

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提出。该《决定》阐述了在新时期中加强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集中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林业建设的重视和关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林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2015年,中央又发布了《为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生态文明建设纪实》。《纪实》中收录了习总书记对林业地位作用的精彩论述,以及对促进林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突出强调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林业所具有的主体地位和重要作用,对于全社会全面深入了解林业及林业产业具有重要作用。这些文件都充分说明了林业在我国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可以说,腾冲市建设森林城市正当其时。

2.林业生态建设加快带来的机遇

多年来,腾冲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坚定不移贯彻国家、云南省和保山市生态建设战略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推进城乡绿化工作,先后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森林抚育、生态公益林保护、林分改造等生态建设工程,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十二五”以来,新增林地5.6万公顷,实施低效林改造3.9万公顷,持续封山育林1.0万公顷以上,全民义务植树768万株。在取得林业生态建设辉煌成就的同时,腾冲市加大了人居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开展了市域内道路、水系绿网建设,实施了城区休闲公园绿化、街心公园精品绿化、特色小镇和休闲度假区绿化、环城山体绿化、环村绿化以及万株大树进村庄和添彩增绿等绿化工程。

这些工程的实施,不仅增加了腾冲市的森林面积,有效保护了全市森林资源,提高了森林质量,改善了生态环境,促使森林的综合效益进一步增强,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基层单位和农民群众保护生存环境、加强生态建设的意识,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创造了良好的生态条件,给招商引资提供了环境优势,增进了城乡就业的良性循环。腾冲市应该抓住这个契机,谋求林业生态建设的大发展。

3.人们重视生态环境带来的机遇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已经相对满足,生态环境建设开始受到人们重视,在享受发展的同时,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日趋强烈,并席卷世界各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休闲的方式也发生变化,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有利于健康的绿色环境越来越受到青睐,对能够娱乐身心、缓解压力的生态环境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建设森林城市必然会得到腾冲市人民的大力支持。

挑战分析(T)

1.与周围城市存在激烈的竞争

森林城市作为一项能反映城市生态建设的最高评价标准,正越来越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目前,云南省有多个城市正在积极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但是国家级森林城市每年批准的名额有限,因此在全省范围内竞争程度激烈。因此,腾冲市面临着多个城市的激烈竞争和巨大挑战。

2.生态建设资金的筹措问题

生态优先是森林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以生态建设为主,这就确立了政府的投资主体地位。虽然国家、省里会对一些重要的林业工程进行补贴,但是,腾冲市政府仍将面临资金筹措的压力和挑战。

结论

通过对腾冲市建设森林城市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进行分析,作者相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方针,从腾冲市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腾冲市的区位优势、温泉及滨海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底蕴, 全力推进腾冲市森林生态系统建设,“温泉疗养之乡,生态宜居腾冲”的基本理念一定能够变现。期待各级有关部门共同加快推进建设森林城市的进度,把腾冲市建设成为一座森林环抱、景观优美、绿树成荫、宜居宜游的国家级森林城市。

猜你喜欢

腾冲绿化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朱屺瞻《绿化都市》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云南腾冲:农旅融合促发展
腾冲 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上的璀璨明珠
land produces
腾冲大救驾 —云南十八怪之一
中国科学技术馆之屋顶绿化
腾冲地电场震前的前兆异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