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柳梦寅散文创作对韩、柳散文的接受*
2018-09-19曹春茹
曹春茹
柳梦寅(1559—1623),字应文,号於于堂、艮庵、默好子,朝鲜全罗道兴阳县人,朝鲜朝中期著名文学家。他出身书香世家,自幼聪颖好学,一生坚持读书和学习,创作成果丰硕。柳梦寅一生三次出使中国,每次都出色完成了政治任务和文化交流,为中朝的友好往来做出了贡献。他酷爱中国文化,文学创作主要以中国文化为依托,成就很高。柳梦寅的现存作品主要收入《於于集》①柳梦寅:《於于集》,《韩国文集丛刊》第63辑,汉城:韩国民族文化推进会,1991年版。,包括900多首汉诗和249篇文章,这些文章包括诗序、赠序101篇,记32篇,应制文 13篇,疏札 5篇,书 21篇,文 10篇,墓道文18篇,行状1篇,哀辞8篇,列传7篇,题跋14篇,杂著8篇,杂识11篇。此外,柳梦寅还有笔记体散文集《於于野谈》。相较而言,柳梦寅散文的成就更高,很多当时和后代的评论家都对柳梦寅的各体散文赞誉有加。尹根寿(1537-1616)说:“新进中柳某高文章,当今无可颉颃者。”权鞈(生卒年不详)说:“柳於于文过欧阳修,诗轶李奎报。”车云辂(1559-?)说:“柳於于文非但擅东国,当旷世无比。”②以上三段评论均出自《於于集》第453页。
一、柳梦寅与韩、柳散文的渊源
柳梦寅在理论和创作上都积极接受韩愈、柳宗元的散文,这并非偶然现象,首先和当时中朝的友好政治关系有关,“感恩明朝、仰慕中华文化是朝鲜君臣的‘伦理选择’”。③王国彪:《朝鲜“燕行录”中的“华夷”之辨》,《外国文学评论》,2017年第1期。政治的友好极大促进了文化的交流,此时,朝鲜文坛正受到明代倡导古文的前后七子的影响。作家们的创作在“用典、结构、体例等方面学习七子的文章,并有比较客观的评价。这种广泛而深入的学习和借鉴,为朝鲜朝中期的文学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力”。④王国彪:《朝鲜车天辂汉诗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8页。学者陈蒲清指出:“朝鲜王朝古典散文作家,则兼宗唐宋,而特别推崇唐代古文,尤其是韩愈的文章。”⑤陈蒲清:《略说韩国古典散文与中国古典散文之联系》,《长江学术》,2006年第1期。柳宗元与韩愈齐名,也是朝鲜朝散文作家推崇备至的古文大家。柳梦寅就是韩、柳的忠实崇拜者之一,他不仅吸收借鉴了韩、柳的“文以明道”“不平则鸣”“旁推交通”等古文理论,在创作实践上也有意学习韩、柳。他从小学习韩愈的古文,赞同茅坤“韩退之崛起八代之衰,又得柳柳州相为羽翼”⑥高海夫:《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柳州文钞》,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第925页。的说法,认为韩文是古文的典范之作。柳梦寅出使中国途经韩愈故里时,有诗《过昌黎县忆韩退之》,其云:“海山闲物谁能暴,衣钵传心我典型。自喜酸醎流俗异,任他雷电小儿惊。”①柳梦寅:《於于集》,第488页。明确表示将不顾世俗非议,继承韩愈衣钵,在东国将古文创作进行到底。柳梦寅学柳宗元也是他自己和后代学者一致承认的事实,其《〈大家文会〉跋》认为:“柳文最精劲且古,后世无沿袭。”②同上,第445页。《与尹进士彬书》又说:“柳文命意明,立语精也。故语虽涩,而趣则畅,文章之捷径也,此学者不可以不察也。”③同上,第417页。韩国当代学者李家源《玉溜山庄诗话》也说:“光海朝文坛,自有於于、乔山两系而已。乔山主罗本、施子安,而於于主柳宗元。”④赵锺业:《修订增补韩国诗话丛编》,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03页。
在《报郑进士梦说书》中,柳梦寅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创作是以韩、柳文为模范的,他说:“始也虽用韩、柳文立模范,其卒也尽读韩、柳之所学者,目不接周、汉以下书。”⑤柳梦寅《於于集》,第408页。柳梦寅以韩、柳文为模范来学习是因为韩、柳文吸取前代百家之长,无论文体上还是艺术上,都可以说是集大成者。因此,学韩、柳是古文创作的一条捷径。
1607年8月至12月,柳梦寅带领一批人选取中国古文七家编成了 《大家文会》,其中,“凡《左传》四篇、《国语》二篇、《战国策》二篇、《史记》三篇、《汉书》三篇、韩文四篇、柳文三篇,皆余手自抄拣。每簿领余,夜引学徒,揣摩至鸡,戒参横乃罢。凡裒诸什,惟余意所归,未曾仿古人如《文选》、《崇古文》、《古文真宝》等书。随题目略取子集为也,皆专一家而钞之,俾便其摸拟焉。”(《大家文会跋》)⑥同上,第445页。这里所说的“篇”应为“卷”或“集”。韩文四篇(卷)收录《原道》《原性》《代张籍与浙东书》《送董邵南序》《祭柳子厚文》《平淮西碑》《毛颖传》《送穷文》等138篇。柳文三篇(卷)收录《贞符》《封建论》《天说》《乞巧文》《愚溪诗序》《始得西山宴游记》《寄许京兆书》等80篇。在《大家文会》中,韩、柳文数量最多。
明万历7年(1579)茅坤编选的《唐宋八大家文钞》直到今天还被看作是收录唐宋八大家散文的权威选本,据《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统计,此书收录韩文190篇,收录柳文132篇,柳梦寅所选韩文数量已经占到茅坤选本的72.6%,所选的柳文数量占到茅坤选本的60.6%。可见,韩愈和柳宗元散文的大部分精髓都在柳梦寅所选之列。而柳梦寅又明确指出编选的目的是“俾便其模拟焉”,从“夜引学徒,揣摩至鸡,戒参横乃罢”可知,柳梦寅为研习这些古文确实下了功夫。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对韩、柳文的长期研习、模拟,柳梦寅的散文创作有了很大进步,而从他现存散文中看,韩、柳散文影响的痕迹依然非常明显。
二、反对骈文,倡导古文
韩愈在《上宰相书》中说:“而方闻国家之仕进者,必举于州县,然后升于礼部、吏部,试之以绣绘雕琢之文,考之以声势之逆顺、章句之短长,中其程式者,然后得从下士之列。虽有化俗之方,安边之画,不由是而稍进,万不有一得焉。”⑦刘真伦、岳珍:《韩愈文集汇校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648页。很明显,韩愈对当时国家以骈文取士的做法颇为不满。而对自己应试所作的骈文,韩愈在《答崔立之书》中评价说:“乃类于俳优者之辞,颜忸怩而心不宁者数月。”⑧同上,第687页。《与冯宿论文书》又说:“时时应事作俗下文字,下笔令人惭,及示人,则人以为好矣。小惭者,亦蒙谓之小好;大惭者,即必以为大好矣。不知古文直何用于今世也,然以俟知者知耳。”⑨同上,第816页。虽然有时不得不应事作骈文,韩愈还是希望古文能受到重视,被时人接受。柳宗元曾作《乞巧文》,乞求天孙帮自己做到“眩耀为文,琐碎排偶,抽黄对白,啽哢飞走。骈四俪六,锦心绣口,宫沉羽振,笙簧触手”①柳宗元:《柳宗元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89页。,以适应时下文风,其实是无奈之下对骈文的讽刺批评。如林纾《柳文研究法》所言:“借一‘巧’字,痛骂一场。”②林纾:《韩柳文研究法》,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96页。柳宗元《与友人论为文书》又说骈文“遇事蜂起,金声玉推,班聋瞽之人,徼一时之声”③柳宗元:《柳宗元集》,第829-830页。,《柳宗直西汉文类序》认为文章要“本之三代,浃于汉氏,与之相准”④同上,第577页。。因此,韩柳二人的创作都以自由灵活的古文为主,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经典古文,直到今天这些古文还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
韩、柳领导的“古文运动”对柳梦寅的影响很大。对于骈文,柳梦寅也有和韩、柳近似的看法,《辞艺文提学疏》说:“臣自少攻文,与时尚背驰。所读经传之外,又读世所共弃者,故其为文涩而不畅,其为诗朴而无华。至于妃青配白,尤非所长。四六诸作,多所乖剌。”⑤柳梦寅:《於于集》,第404页。《答崔评事有海书》又说:“仆性嗜古文,谬意今古一体。学经则经,学传则传。圣贤非有定位,我不必让于古。每读五经四书,不读笺注,恶其文不古也。余于文章,知有古而不知有今,未尝挂眼于唐以下之文。”⑥同上,第404页。因为不擅长当时科举的程式之文,才华出众的柳梦寅三十多岁才登第,但他依然无怨无悔地执着于古文创作。在收入《於于集》的248篇文章中,骈文或有骈化倾向的不到十分之一,大部分文章都是散行单句,自然随意,不受格式限制,没有雕琢痕迹。这在当时还流行骈文的朝鲜非常难得。
三、文体对韩、柳散文的接受
在现存散文中,韩愈运用的文体有表、状、书、序、记、传、原、论、议、辨、解、说、颂、杂著、碑、碑铭、墓志铭、墓志碣铭、哀辞、祭文、行状等21种;柳宗元运用的文体有书、启、序、传、记、论、议、辨、说、赞、杂著、碑、墓版、碣、诔、表、状、祭文等18种。柳梦寅运用的文体有序、记、疏札、应制文、书、文、墓道文、碑铭、墓志铭、行状、哀辞、列传、题跋、杂著、解、辨等16种,虽然有些文体名称和韩、柳的文体名称稍有差异,而文体特点和主要内容却基本相同,如柳梦寅的“列传”与韩、柳的“传”。
韩愈和柳宗元在倡导古文运动、吸收前代古文精华的同时,也丰富和扩大了散文的文体,使原有的文体更加灵活随意,如二人对序这一文体就进行了创造。序是古代常用的一种应用文体,宋代王应麟说:“序者,序典籍之所以作。”(《玉海·辞学指南》卷四)⑦王水照编:《历代文话》,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21页。即在一部书或一篇诗文前说明写作缘由、内容、体例和目次等的文字。晋以后又衍生出专门为送行而写的赠序,“一般以述友谊、叙交游、道惜别为主,而某些优秀作品,往往表达作者的理想、识见,以及师友亲朋之间互相劝勉和真挚赤诚的感情,成为叙事、说理而又兼抒情的散文”⑧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97页。。这种赠序到唐代尤其韩、柳手中,又增加了议论时政、申述个人政治主张、文艺观点等内容,写作形式也更为灵活多样。因此,韩、柳当之无愧地成为赠序文创作的高手,姚鼐称韩愈的赠序文“冠绝前后作者”⑨姚鼐:《古文辞类纂·“赠序类”目录》,北京: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459页。。韩愈表达文艺观点的《送孟冬野序》、议论时政的《送董邵南序》、充满诗情画意的《送李愿归盘谷序》等,都是古今赠序文中的精品。较韩愈而言,柳宗元赠序文的成就稍差一些,但也不乏优秀之作,如阐明“官为民役”的《送薛存义之任序》、指出如何“得位”“成儒”的《送徐从事北游序》、统合儒释的《送僧浩初序》等。
柳梦寅收入《於于集》的248篇散文中,赠序文就有101篇,创作成就也最为显著。这些赠序文也和韩、柳的赠序文一样,内容丰富,表达方式、手法灵活多样。从内容上看,有追溯交往过程、表达亲密不舍之情的,如《爱直送赵遂初存性贺冬至于燕京序》;有劝勉对方、表达期望的,如《送韩山郡守李子信序》;有回顾历史、议论时事,表达政治见解的,如《送别咸镜监司张好古晩诗序》;有谈诗论文、表达文学观念的,如《送洸侄游洪州序》;有谈往昔琐事的,如《送圣节使书状金大德序》;甚至有谈家长里短的,如《平安评事郑斗源西征送别诗序》。而在许多为即将出使中国的友人所作的赠序中,柳梦寅表达得最恳切的就是自己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殷殷的爱国之情,如《送冬至使李昌庭序》就属此类。从表达方式上看,有叙事、有抒情、有议论、有描写,有时二者兼用,有时三四者共存,如《送朴说之东说赴京序》就兼用了以上四种表达方式。从表现手法上看,有时用铺排以强调,如《送宣生时麟南归序》,有时设譬喻求形象,如《送户部尚书李圣征廷龟奏请天朝诗序》,有时靠起兴引人入胜,如《送斗峰李养吾骊城君志完赴京序》。
在韩、柳的散文中,碑志文都占较大比重,这些文章也是韩、柳散文中的精品,康熙《御选古文渊鉴》评韩愈的《赠太尉许国公神道碑铭》“古气盘纡,风格峭拔,大类先秦文字”①高海夫《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第715页。。茅坤评柳宗元的 《故襄阳丞赵君墓志》“事奇文亦奇,古来绝调”②同上,第1443页。。当代许多学者也高度赞誉了韩、柳的碑志文,如孙昌武说:“(韩愈)写了许多具有一定积极内容的碑志作品。而在写作方法上,更完全打破了固有的碑志格式,达到高度的艺术水平,因而后来有‘杜律韩碑’的赞词。他的墓志,善于使用艺术概括的方法,巧于摹写,注意剪裁,把精辟的议论、真挚的抒情运用于其中,注重刻划人物,突出中心,使这些作品成为‘一人一样’的生动的传记文。”③孙昌武:《论韩愈散文的艺术成就》,《辽宁师院学报》,1981年第2期。韦燕宁认为:“只要我们对柳碑通读一遍,就会觉得其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认识价值是巨大的。”④韦燕宁:《诗论柳宗元的碑志文》,《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2期。
柳梦寅也曾作过多篇墓道文、碑铭之类的文章,这类文章也多少受到韩、柳的影响。在《赠礼曹判书行承文判校申公熟墓碣铭并序》中,柳梦寅说:“昔退之能铭东野、子厚墓,或者余庶几乎。”⑤柳梦寅:《於于集》,第561页。此说表达了自己也能像韩愈那样作好这类文章。他的碑志文也确实比较出色。他经常打破这类文章以歌功颂德、溢美夸饰为主的常规,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取材上也不拘一格,甚至还将一些传奇故事和家常琐事也写进去。如《赠议政府领议政行司赡副正柳公神道碑铭并序》和《赠礼曹参判行平海郡守车公轼神道碑铭并序》就是碑志文中比较优秀的作品。
此外,柳梦寅的杂著、寓言、行状、解、辨等文体也都深得韩、柳精髓,写得自由灵活,不拘一格。
四、思想内容对韩、柳散文的接受
韩愈和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反对骈文的通篇骈偶、形式呆板,主张自由流畅、挥洒自如地写作。但二人都不是只强调散文的遣词造句、音韵格律等外在形式,同时也强调散文的思想和内容。这种艺术性和思想性兼顾的创作观念和实践经验也被柳梦寅所吸收。所以他和韩、柳一样,也十分注重散文思想的深刻、鲜明,内容的充实、丰富。
韩愈主张“文以明道”,他的散文的主导思想是尊崇儒家的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维护君权。他将儒家经典“六经”作为学习和创作的楷模,《上宰相书》说:“其所读皆圣人之书,杨墨释老之学无所入于其心。其所著皆约六经之旨而成文,抑邪与正,辨时俗之所惑。”⑥刘真伦、岳珍:《韩愈文集汇校笺注》,第646页。而对于当时盛行的佛老思想,韩愈是坚决反对的,主张“抵排异端,攘斥佛老”(《进学解》)①刘真伦、岳珍:《韩愈文集汇校笺注》,第147页。。他的散文也表达了反对藩镇割据,坚持大一统的尊王思想,他在《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中说:“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②同上,第1055页。委婉地劝董邵南不要投靠割据势力,因为他坚信大唐王朝一定会彻底统一。韩愈虽然主张对人民加强统治,“使无怠惰”(《袁州刺史谢上表》)③同上,第2914页。,但同时反对暴虐苛政,适逢“京畿诸县,夏逢亢旱,秋又早霜,田种所收,十不存一”(《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④同上,第2810页。韩愈认为“京师者,四方之腹心,国家之根本,其百姓实宜倍加忧恤”⑤同上,第2810页。。因此上书曰:“伏乞特敕京兆府,应今年税钱及草粟等在百姓腹内征未得者,并且停征,容至来年蚕麦,庶得少有存立。”(《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⑥同上,第2810页。
柳宗元在散文中所表现的也主要是儒家思想,也尊崇“六经”,《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说:“大都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其外者当先读六经,次《论语》、孟轲书,皆经言。”⑦柳宗元:《柳宗元集》,第880页。但和韩愈的眼光向上,以维护专制统治为先相比,柳宗元更关注民生,他的许多散文都闪烁着民本思想、民主意识和现实主义的光辉。《寄许京兆孟容书》指出:“兴尧、舜、孔子之道、利安元元为务。 ”⑧同上,第780页。《送薛存义之任序》振聋发聩地表达了“官为民役”的观点,《捕蛇者说》是永州之民在苛捐杂税的重压下的血泪控诉,《梓人传》和《种树郭橐驼传》赞美了下层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对于佛老思想,柳宗元则能够兼收并蓄。《永州龙兴寺西轩记》说:“予知释氏之道且久,固所愿也。……因悟夫佛之道,可以转惑见为真智。”⑨同上,第682页。《种树郭橐驼传》中的“顺木之天,以致其性”⑩同上,第473页。则又明显体现了道家的自然观。
柳梦寅《题乡校里报礼曹状后》也称自己为“拘儒”⑪柳梦寅:《於于集》,第442页。,他和韩、柳一样,主导思想也是儒家正统思想,在散文中强调“儒以忠、孝、节、义为尚”(《赠表训寺僧慧日序》)⑫同上,第 384页。。 对“六经”等儒家经典,柳梦寅也和韩、柳一样推崇备至,他在《与尹进士彬书》中主张写文章“必于六经焉哜其胾,先儒子书焉决其肯綮,然后所见透而立言正”,并举例说:“昔董仲舒、扬雄、王文仲、周濂溪、程、朱诸传,何尝从事于训诂,只据四书六经,自悟自得而已。”⑬同上,第 414页。柳梦寅大部分时间在朝中做官,效忠朝鲜王朝,与韩愈相似,多从维护君权和专制统治的立场出发立言行事。其《送朴说之东说赴京序》认为:“天下之民,莫非王臣。 ”⑭同上,第 359页。《报郑进士梦说书》也强调说:“圣君在上,抚群下如子。而群下不肯父圣君,各自私其身,结为党,以眩其是非,是可忍乎?”⑮同上,第 408页。这些说法表达了所有臣民都应该效忠君王、维护统治的思想。
柳梦寅散文在思想的兼容性和关注民生方面,与柳宗元的散文有更多相似之处。柳梦寅不仅不排斥佛老思想,还对其颇为认同,他少年时曾在山寺中读书学习,自然耳濡目染了佛家思想;罢官后又隐居于寺庙之中,与寺中僧人多有交往和交流,进一步受到佛家思想的影响,甚至表示愿意从寺中高僧修炼,其《赠乾凤寺僧师洽序》说:“欲学不食不衣之道,虽勤且劳,吾不辞也。侧闻此山中多五叶松,飧此者身上生碧毛,不帛暖;腹中实香精,不粒饱;腋无羽,能飞上楞伽山;神通自在,至永保神形之域。信斯言,余虽老请学焉。”①柳梦寅:《於于集》,第386页。从柳梦寅所描述的生存状态来看,明显又有道家的成仙、长生思想。他的《於于野谈》也有《仙道》篇,记载了一些道仙故事,并表达了向往之情。在《二养堂记》中,柳梦寅总结说:“彼仙也、释也,亦能养心、养生者。”②同上,第543页。
柳梦寅虽然大部分时间在朝中做官,但经常到地方巡行,对下层人民的疾苦有一定的了解。在散文中,他也和柳宗元一样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同情。在《送韩山郡守李子信序》中,柳梦寅悲愤地说:“余目方今病民之政多门,民皆如鼎鱼俎牺。而虽有喙三尺乎,恨发言之无所。”③同上,第379页。这与柳宗元对捕蛇者的同情、对搜刮民脂的统治者的痛恨是一致的。于是,他在《玉堂札子》中沉痛地呼喊:“哀我斯民,亦独何辜!”④同上,第405页。忧民情感令人动容。
五、语言表达对韩、柳散文的接受
韩愈和柳宗元都十分注重散文的语言艺术,都以精练、形象的语言深受后世文人和读者的青睐。柳梦寅曾千百次阅读韩、柳文,对其中一些经典语言片段非常熟悉,有时还信手拈来,如在《自娱窝记》中,柳梦寅开篇便说:“余尝读退之序,有曰‘穷居荒凉,草树茂密,出无驴马,因与人绝。一室之内,有以自娱。’”⑤同上,第534页。韩、柳文的语言模式和风格自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的创作。以下分别列表将柳梦寅和韩愈、柳宗元散文的一些语句和片段进行比较,以找出柳梦寅在语言上“用韩、柳文立模范”的痕迹。
表一 柳梦寅、韩愈散文语句比较
接上表
表二 柳梦寅、柳宗元散文语句比较
接上表
从上面表格所列的柳梦寅以及韩愈、柳宗元散文的语句、片段可以看出,柳梦寅散文与韩、柳散文在用词、句式、结构、表达方式、叙事模式以及表达效果上都有诸多相似之处。如连用多个四字词或短语,表达简洁、有力,如柳梦寅:“百姓嗷嗷,剐肌醋骨,左啖右齰”,韩愈:“以求口食,坼屋伐树,以纳税钱,寒馁道涂,毙踣沟壑”;连用动宾结构短语叙述行程,连贯、紧促,如柳梦寅:“溯竹汀,柁长浦,傍江津,摩龟山,踰沙峙”,柳宗元:“缘染溪,斫榛莽,焚茅筏”;句式、结构多有相似,如柳梦寅:“今合下方伯兼连帅赴是地”,韩愈:“方今居古方伯连帅之职”;柳梦寅:“自此与之诗文,不炳炳烺烺”;柳宗元:“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苟为炳炳烺烺”;等等。相似的用词和句式使得柳梦寅散文在表达效果上也多与韩、柳散文相类似,如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对灾年百姓的深挚同情,都异曲同工。再如游记中所描绘的景物、环境都体现出宁静、清幽的特色,也都表达了对山水的热爱与留恋等等。
从以上几个方面可见,柳梦寅的散文创作从理论、形式、思想、语言等诸多方面接受了韩、柳散文的精华,使得自己的作品内容更加丰富,艺术更加成熟。这也是域外作家创作接受韩、柳散文非常成功的一例,为其后作家接受中国文学提供了借鉴,为朝鲜古代文学与中国文学的交流树立了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