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面包虫,我要好好看看你

2018-09-19倪亚丽

莫愁 2018年27期
关键词:同理伤心立场

☺倪亚丽

同理心,又叫换位思考或共情,指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的处境,能将心比心地站在对方立场上想问题,体验对方的感受。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提倡的“仁”与西方的同理心有异曲同工之妙。拥有同理心的结果是互惠,互惠是社交生活的核心,也是人际关系赖以建立的基础。我们要重视对孩子同理心的培养。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学家艾莉森·高普尼克发现,18个月的孩子已经有了明显的同理心。孩子哭泣时,如果父母给予他耐心的安慰,孩子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就会被激活,看到别人难过的时候,他就可能模仿父母曾经的行为,给予安慰。

那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呢?

一、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感受。

“宝宝哭了,你看起来很难过。”

“你的声音像一只大狮子,我看到你很生气。”

“什么事情让你感觉这么开心?”

“难过”“生气”“开心”,这些都是感受。只有先教会孩子认识自己的这些感受,他才有可能去理解别人的感受。

二、重视日常生活中的同理心示范。

父母的同理心,会潜移默化地发展出孩子的同理心。良好的亲子交流,是培养孩子同理心的有效方法,日常生活中的同理心示范往往能够“化腐朽为神奇”。

我有个朋友,有一次不小心把孩子心爱的玩具弄坏了,她对孩子说再买一个新的,可孩子依旧哭闹不止。朋友觉得孩子无理取闹,于是呵斥:“都说再买一个了,还闹什么闹!”此言一出,孩子哭得更凶了。

心爱的玩具弄坏了,伤心、难过是孩子正常的情绪反应。设身处地去感受孩子的感受,比承诺给他买一个新玩具更有效。“宝贝,玩具坏了你一定很难过吧。”“太可惜了,你一直很喜欢它呢。”当家长去理解孩子的伤心,孩子的情绪很快就会被安抚。

我记得儿子笑笑小时候,我带他出去玩。回来的时候,我让他在楼道等我,我去地下车库停车。可是等我回来,他却不在原地了。我怎么叫他,都没有回应。这时我想起,在回来的路上有一辆车从楼前经过。一瞬间,不好的念头全都冒了出来,我的声音开始颤抖,腿也有些发软。我抱着一丝希望,一口气跑到五楼,看见他正笑盈盈地站在那里,开心地说:“哈哈,妈妈,你花了好久才找到我。”

惊魂未定的我,真想好好教训他一顿。但我站在孩子的立场想:他只是想和我玩捉迷藏,既然是捉迷藏,我叫他,他肯定不能答应啊。至于我有多紧张多害怕,是幼小的他根本想象不到的。

换位思考之后,我的气全消了。我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说:“宝贝,刚刚我在我们约好的地方找不到你,我以为你丢了。妈妈特别害怕,差点吓哭了。”笑笑听完后愣了一下,走过来搂住我,轻轻拍着我,就像我从前安慰他一样。他说:“对不起,妈妈,我只想跟你玩捉迷藏。下次,我一定在原地等你。”

从那以后,每次我跟他约好在哪里等我,他都会寸步不离等在那里。有一次我问他:“为什么你等我的时候,从来都不走开?”他答:“因为如果我走开了,妈妈会害怕,我丢了,妈妈会伤心。”

看,就在日常的琐事中,孩子的同理心慢慢培养起来了。你站在他的立场上想问题,他就学会站在你的立场上为你考虑。你会得到孩子更多的配合,你也能把自己从愤怒的情绪中解救出来,变得更加平和。

三、引导孩子换位思考。

平时,我们可以通过“如果……你感觉怎样”的句式,来引导孩子思考。

如果有人抢你的玩具,你感觉怎样?

如果有人用这样的态度对你说话,你感觉怎样?

如果有人撞到你却不说对不起,你感觉怎样?

有一次,笑笑在海边捉到一只小螃蟹,想要带回家玩。我告诉他:“小螃蟹离开大海就会死掉,你是想让它活着,还是死掉?”笑笑立刻说:“活着。”“小螃蟹离开妈妈会很想念妈妈,如果你离开妈妈,你会怎样?”“我会想念你,想得不行不行!”最终,他把小螃蟹放回大海。时隔很久,他还会问我:“妈妈,你还记得小螃蟹吗?它回到妈妈身边了吗?”

孩子会在一次次的语言引导下,学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换位思考这项软技能,在孩子将来的工作、家庭、交友各方面,都会给他带来无穷益处。

前几天在送笑笑上幼儿园的路上,他蹲在地上看虫子,我经过他身边的时候,听见他跟虫子的对话:“小面包虫,我爱你,所以不能带你回家。我好好看看你,回家画一个你。”

那天清晨,阳光正好,而阳光里的孩子,让我觉得很干净、很温暖、很安心……

猜你喜欢

同理伤心立场
同理心:“走心”的理解,胜过千言万语!
扬 善
伤心人之伤心语
扬善
老来更明同理心
避免同理心耗竭
伤心的小丑鱼
不再伤心的 “小不点儿”
草地
滑落还是攀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