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那点拼不算什么

2018-09-18蓑依

华声文萃 2018年8期
关键词:贝宁录影记笔记

蓑依

第一次和撒贝宁接触,是在一次录制节目的时候。当时录影棚里非常嘈杂,有嘉宾在舞台上演講,有工作人员拿着话筒到处走动,还时不时有音乐响起。小撒就坐在一张破旧的桌子前,看着监视器里的现场画面,全神贯注地记笔记,写满一张又一张纸。每场录制两个半小时,有时候一天三场,有时候一天两场,他就连续地坐在那里,安静地记录,穿着白衬衣,像个备战高考的少年。

后来每次录影都可以看到他坐在那张小破桌子前奋笔疾书的身影。据同事说,和他合作这么多年,他没有迟到过一次,没有控场失败过一次。无论接到多么陌生的嘉宾,他都能在前一天才拿到台本,第二天就流畅录制。

也就是在看到这些画面的时候,我对自己所将要从事的行业有了踏实的感觉。主持人是幕前工作者,如果整天面对掌声和光环的他们都能做到如此认真、努力,那么这个行业就有遮蔽喧嚣和浮华的可能。

每次录节目,我都会接触到很多年轻人。我发现他们真是了不得,高考时努力从小地方考上大城市的名牌大学;大学里面兼任学生干部的同时,奖学金拿到手软,出国机会样样不落;最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气质谈吐,还是穿着打扮,都特别让人舒服,甚至觉得恰到好处,这样的年轻人比比皆是,一抓一大把。

有时候,我会怀疑到底有没有“拼”这个概念。因为不管是撒贝宁,还是了不得的年轻人,对于他们本身而言,这种别人觉得“拼”的状态,对他们来说就是常态,是再正常不过的一种生活节奏。有一天,我向一位同事感叹:“你怎么可以效率这么高!”因为当天下午六点布置的一个按照正常计划需要两天来完成的任务,她在次日凌晨一点多准时发到了我们每个人的邮箱。她弄明白我在感叹什么之后,只淡淡地说了一句话:“这有什么啊,很正常呀。”

是啊,把每件事都做到既高效又完美,不就是正常的人生状态吗?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它反而成了我们一种追求,一种目标,一种得需要别人狠狠去敲打、去逼迫才能保有的一时激情。

自己做不到的,并不意味着别人没有在做。你那点拼,真的不算什么。

(摘自《意林》)

猜你喜欢

贝宁录影记笔记
撒贝宁:敏思善问,问出精彩
贝宁的摩托车
NPC潜逃计划
初中一年级数学学习方法探析
高中化学学生课堂笔记特点及其策略的研究
害怕
愚人节里的意外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