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
2018-09-18龙应台
华声文萃 2018年8期
龙应台
我曾经问我的父母:你印象中青少年的我,是什么影像?
他们的回答不必猜就知道:白衣黑裙短头发,坐在书桌前抱着书读。
我的儿子们留在我脑海中的青少年影像,却是:半躺在床上,膝盖上一台计算机,手上是手机,头上挂着耳机,床上还有一个Kindle(电子阅读器)。所有的机器,都是開的。
我对网络“怪物”是有偏见的——网络世界充满了垃圾,即便不是垃圾也是大海般的碎片信息,哪里有任何深度可言?当我们这一代的人相聚时,我们的说法是,年轻人不读经典了,年轻人根本不读书了,他们拒绝深刻,拒绝思想,拒绝专业,他们拒绝权威却自己又什么都不知道。我们抱怨的是:你明明可以到深海中游泳,但是你却愿意全身浸泡在沙滩上的泡沫里。
这绝对不是假的。台湾的出版产业在五年内掉了40%,是一个惨淡的现实。然而,这个偏见,也被推翻。有一次,我看见儿子一整个星期都在听耳机,走着坐着躺着,在巴士站等车时,都在听耳机。我终于忍不住问他,你这家伙到底在听什么。
他——在听整本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这是一本我放在床头但是一直没有时间读的书。
我的发现是:你没看见他穿着制服坐在书桌旁苦读一本厚厚的书,不代表他不读书。一个耳机挂了一整个礼拜的年轻人,事实上已经读了我这个“大人”放了六个月都还没有翻开的书。不看书,不代表不读书。
(摘自《青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