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恐惧的源头是它们

2018-09-18

华声文萃 2018年8期
关键词:关灯声响心理学家

你有没有遇到过特别胆小的孩子?他们似乎比同龄人更敏感谨慎,晚上睡觉不愿关灯、下雨打雷会惊慌失措,尤其是进入陌生的环境,即使有爸爸妈妈在身边依旧感觉不安定。

恐惧是怎么形成的呢?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孩子天然害怕三件事情:

1. 突然发生的巨大声响,比如打雷或者家里墙壁上的东西突然掉下来发出的声音。

2. 身体突然失去平衡,比如突然掉到一个洞里。

3. 对他们身体的创伤,比如被老师或家长体罚、遭遇同学欺凌。

最为关键的是,当这三件事任一个发生,伴随着A事件(A与三者均不相关),则很有可能孩子也会对A产生连带的恐惧。

著名小兔子实验就阐释了这个道理:心理学家让小婴儿看着原本他并不惧怕的小兔子,然后突然在嬰儿身后敲击出很大的声音。这样的情况反复出现多次以后,婴儿就会开始恐惧兔子,看到兔子就害怕或者大哭起来。其实他们怕的并非是兔子本身,而是莫名的巨大声响,只不过是在意识上把二者关联了起来,所以再遇到兔子会感到害怕。

爸爸妈妈们该如何帮助家里的“胆小鬼”勇敢起来呢?

比如孩子怕黑,晚上睡觉从不允许关灯,其实是他们对黑暗里会发生什么产生未知的恐惧,缺乏安全感。家长可以先和他们沟通,告诉他们爸爸妈妈就在隔壁房间,如果遇到情况只要他/她呼叫,会第一时间出现,保障他们的安全。然后睡前将房门打开,试着每天关上一点,并尝试逐步将卧室的光线调暗,这样就可以循序渐进地帮助他们克服对黑暗的恐惧。

(据腾讯教育6.5讯)

猜你喜欢

关灯声响心理学家
无从知晓
谁更难过
年夜饭
人生什么最重要
心理学家
睡觉时要开灯,这是一种病
梦里不关灯
床摆放在关灯之后
有多少人戴着黑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