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锟:人生的诺奖是与妻子的爱情
2018-09-18
高锟,一位伟大的华裔物理科学家,正是他对光纤的发明,改变了我们这个世界,他也因此荣获2009年诺贝尔物理奖。这位低调的老人说,诺贝尔奖并不是他人生中的最大成就,而令他备感荣耀且萦绕他一生的荣誉,是他与妻子甜蜜的爱情。
“私奔”的爱情:只因被高锟的科研精神感动
高锟1933年出生于上海金山,父亲高君湘是一位留美法律博士。1944年,高锟随父母移居香港,入读香港大学,1954年又远赴英国攻读伦敦大学机电工程。大学毕业后进入英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一边做实验室研究员,一边攻读伦敦大学博士学位。
高锟的甜蜜爱情来得并不容易。一天,线圈组工程师黄美芸正在专心地工作,初来乍到的高锟从见到的第一眼开始就喜欢上了她。开始恋爱后,黄美芸发现,她与高锟在很多方面都合得来,她也很崇拜高锟对科研的痴迷。黄美芸跟高锟在一起既开心,又有忧虑:她担心有着浓重封建思想的母亲是否支持她与高锟的爱情;也怕高锟是花花公子,对她的好只是昙花一现。
因而她决定跟高锟做一个“实验”。当她向高锟提出分开6个月内不见面,以考验是否真的相爱时,高锟急了:“婚姻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要用一生才能完成。科学的东西是应该做实验的,但婚姻的实验哪能做啊!”高锟还用《凤求凰·琴歌》中的诗句“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形容自己不舍分离的心情。高锟的话将黄美芸感动得不行。
不过,要赢得黄美芸的心不易,要获得黄美芸母亲的支持却更难。黄母认为,按照中国习俗,兄长必须先成家,妹妹才能出嫁。可黄美芸的哥哥还没结婚,因此她母亲非常反对他们的婚事,老人家要求高锟从此不要再找黄美芸!见母亲如此固执,黄美芸决定自己为自己的终身大事做主,她决定去国外举办婚礼。
1959年9月19日,高锟与黄美芸的婚礼如期举行。婚后,高锟每次陪妻子回娘家,都希望见岳母一面,但他们怎么敲门都没人搭理,他们已被逐出家门了。意料之中的他们只得在门前放下一份礼物和一张字条。后来的一天,他们发觉门是虚掩的,便大着胆子走进屋里,既赔不是,又“秀”孝敬,才将他们与母亲之间的坚冰慢慢融化。
闪耀的荣誉:对世界顶尖科学家无悔的爱与支持
1963年,正在攻读伦敦大学博士学位的高锟开始对玻璃纤维进行理论和实用方面的研究,他是全球第一位想出用玻璃纤维传送激光脉冲的工程师。所谓“光纤”,就是光导纤维的简称。高锟的“光纤”理论发表后,曾遭到很多人的讥笑,因为当时几乎无人相信世界上会存在无杂质的玻璃。
有时候,在面对别人如同狂风暴雨般的讥笑和嘲讽时,高锟也有了退缩的想法。每当此时,最支持他的总是妻子黄美芸!妻子的爱与支持让高锟备感自信,而为了证明自己,高锟时常废寝忘食。那段时间,他们的儿子高明漳和女儿高明淇分别出生。因为忙于工作,高锟很少有时间来照顾孩子,黄美芸心中有着颇多无奈。她开玩笑地对高锟说,“我迟早要在电冰箱上贴一张告示,提醒孩子们早上看到的陌生人,是他们的父亲!”有时周末一家人开车去商场,途中高锟总要在办公室停一停:“等我十分钟,我去看看实验结果。”但高锟通常是一去实验室便忘了時间,等到他回到车上时,家人们常常在等他的过程中都睡着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1年,经过高锟的不懈努力,第一个光纤系统在他手中诞生了!人类从此有了高速传输的互联网,有了高清晰度的数字电视,有了即发即收的电子邮件,有了免费的QQ、MSN等聊天工具……高锟,当之无愧地成为了 “光纤之父”。
高锟曾说,自己领奖无数,但是最让自己时时感到幸福,且伴随终身的大奖,就是他有了黄美芸这样一个既贤惠,又能与他举案齐眉的妻子!
(综合《人物周报》《海东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