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招生诈骗花样多 警方教你识骗局

2018-09-18

华声文萃 2018年8期
关键词:宋先生通知书小马

每年高考后,各种借高考之名实施的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让不少家长和考生不幸中招。对此,北京警方给出针对性提示,让考生面对花样百出的高招诈骗时,能提前防备。

网上提前查分查来骚扰

考生小周告诉记者,高考结束后,他就在班级一个高考复习群内发现,有人发布消息称有可以提前查分的网站。小周着急知道自己的成绩。“我就在群内找他要来了一个网站的链接。”小周说,经过一番纠结后,他还是通过该链接输入了个人信息。“网上填写了我的学校、姓名、准考证等基本信息,也不需要交钱,我觉得还挺靠谱的。但是,我输入信息之后却没有显示成绩。我也只是以为这个网站是个恶作剧,没有在意。”

谁知,小周在“网上查分”后,不但没有得到分数,而且不断地收到骚扰电话。“都是問我上不上复读班的,我觉得我的信息就是因为那次查分被泄露的。”这让小周很闹心。“感觉自己被网站骗了个人信息,那根本就是个假网站”。

警方提醒,考生及家人查分时应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及查分网址,不要轻易点击手机短信里来历不明的链接。

野鸡大学冒充名校

此前,北京市民宋先生称,高考成绩还没公布,他就收到了孩子被一所著名大学录取的通知书,而对方称是从内部渠道得知孩子英语成绩突出,所以提前录取。宋先生说,孩子的学习成绩很一般,本以为孩子没有大学可上,但没想到却接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十分开心,很快就和通知书上的学校电话联系。

到了所谓的招生办公室,宋先生被要求先支付两万元的入学押金,这让他十分诧异。“哪有正常的大学在没有办理任何手续,就开始收钱呢?”不仅如此,宋先生意外得知该校与录取通知书上的大学根本不是一回事。“我在网上一查才发现,这是远程第三方委托的教育,根本无法拿到大学的本科毕业证书,幸好我没有当场给钱。这些野鸡学校也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我的联系方式,差点就被他们骗了。”

警方提醒,一些嫌疑人许下“专本连读”、“入校活动转为统招生”等承诺,骗取家长信任,花了大价钱,进入了一些门槛较低的学校,结果上了几年学家长才知道,拿到的毕业证根本没有用,耽误了孩子的宝贵时光。所以在择校时,家长一定要从学校官方了解情况,以免遭到欺骗。

花3万可补录?

2017年高考,吴女士的儿子成绩不是很理想,只勉强达到三本的分数线。就在此时,吴女士接到自称某高校招办的电话,称可以提前安排让吴女士的儿子获得他们学校的二本入学资格,但是需要先交3万元的保证金。

因为家里理财的钱一直没有赎出来,所以没有交费。吴女士说:“当我再给他们打电话的时候,却发现那个‘负责人的电话已经停机。”

警方提醒,“补录”骗局常常出现在高考志愿录取结束后,骗子对考生家长谎称某高校名额没能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以此骗取考生家长钱财。但是,现在也开始有嫌疑人在考前就用各种借口,让家长交钱保留名额。考生和家长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勿轻信蛊惑以致上当受骗。

黑客能改分数?

小马是一名高考生,考试后,他收到了一条神秘短信,短信内注明了小马同学的姓名和学校,并称其考试成绩的分数很低,如需更改分数可通过添加QQ号详谈。小马十分焦虑,于是加了对方的微信。对方自称是黑客,可以在后台直接修改成绩。但是面对对方的说法,他并不相信。

“可能是我表现出了我不是很相信,那个人就说给我发成绩。”为了取得小马的信任,对方还通过QQ发送了一张屏幕截图,显示的是小马的各科成绩。“对方告诉我,修改一门科目成绩只需要1000元。我看我的成绩都很一般,于是就想着可以试试。我先改一门成绩,看看再说。”小马于是给了对方一门科目的钱。随后,对方发送了一个新的截图,表示已经修改好了。小马向同学炫耀成绩时,被同学提醒可能上当受骗了,当他再次联系对方时,却被对方直接拉黑。

警方提醒,此类自称可修改高考分数的网络帖子纯属骗局。高考网上阅卷并非一般理解的互联网,而是采用内网阅卷,因此根本不存在外部黑客入侵的可能。

(摘自《北京晨报》6.14)

猜你喜欢

宋先生通知书小马
入学通知书
董小姐
一张录取通知书
沁人心脾的冰红茶
勤劳的小马
违背诚信月薪5万元工作丢了
通知书
手机连环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