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十年中国内地不同领域中的流行音乐研究综述(2007—2017)(下)

2018-09-18赵聪聪

世界家苑 2018年9期
关键词:音乐学流行歌曲流行音乐

赵聪聪

中国流行音乐的研究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发展,时至今日,其研究已经不仅仅只局限于较为常见的音乐教育学、音乐史学这些常规研究方法,音乐美学、音乐符号学等新兴的研究视角开始进军流行音乐。此篇文章笔者将着重于中国内地流行音乐研究中的新兴视角,尝试全方面的解读与综述流行音乐在现今阶段的研究成果,以供广大研究者进一步查阅与研究。

(一)音乐美学下的流行音乐研究

音乐美学是音乐研究中一门站在音乐艺术总体高度上进行研究音乐的学科,是音乐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它可以包含哲学、广义社会学、心理学、音乐形态审美等等多个角度。涉及面十分广阔。在音乐美学视阈下,以流行音乐作為研究对象的文献极多,质量参差不齐,笔者将选取其中优秀的、较有代表性或极具话题性的文章进行列举。

首先,现有文献中不乏有对不同时期流行音乐审美特征的分析。《民国上海流行歌曲的文化成因及美学特征》一文便介绍了民国时期流行音乐“以声传情”的爱情主题、“悲悯情怀”情感表达以及“中西合璧”的旋律音阶等审美特征。博士论文《中国大陆流行歌曲的文化轨迹与审美流变(1978-2014)》(曹桦)一文在分析大陆流行音乐发展与演变的基础上,简述流行音乐在不同时期文化角度的审美特征,以及从立志到励志、从乡土到城市的主题意象演变特征。金兆钧的《中国流行音乐30年的美学变迁》一文,从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各个时期流行的曲风,分析不同时期的流行音乐审美特点。此外《中国流行音乐审美特质的流变及其社会动因》是一篇关于流行音乐审美演变的佳作,作者雷美琴将流行音乐的审美至于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将每个时期的政治、经济结合歌曲实例,把对应时期的流行音乐大众审美心理描写的极为生动,与其相似的还有《大众审美情趣影响下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一文。

其次,便是极具思辨性的流行音乐美学文章。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王思琦在《歌唱艺术》期刊上发表的系列文章中的三篇,即《“新瓶装旧酒” 还是“杨柳结桂枝”》、《“谁的好声音”?》 以及《这种颜色美不美?》三文,这些文章以点及面,分别在“好音乐”的概念、翻唱的现象以及流行音乐的民族审美心理三个方面给出美学角度的评判。此外,还有一些在切入点上较为“特立独行”的文章,张文昭的硕士论文《李皖的流巧音乐批评方法与美学理论探微》对华语流行音乐乐评人李皖的文字特点与其在歌词评论上的文学底蕴进行了美学的评判。周晓燕的博士论文《文化视阈中的中国流行音乐研究》的第四章内容主要论述了中国流行音乐审美现代性的发展问题,她认为中国流行音乐审美正在向“媚”的方向发展,警示艺术发展要有自律性。

最后,现有文献中还存在有关流行音乐审美价值、审美意义、审美影响,流行音乐形式美与演唱审美的研究。《近十年中国流行歌曲审美价值研究》等文便讲述了流行音乐审美拥有打开了音乐发展的新通道、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等意义。《流行音乐对高校学生的审美影响》等文,从审美态度,审美趣味、教育等角度出发,将流行音乐的审美对中高校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影响进行分析。《流行音乐的形式美学论纲(之一)》、《流行音乐的形式美学论纲(之二)》两篇文章,入了哲学思想,将流行音乐的结构、音乐主题与音乐对象进行了美学分析。王思琦的《“自由态”,“自然态”“自信态”——流行唱法的审美特征研究》在唱法、听觉感受三个方面分别作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形成流行音乐演唱“三位一体”的审美特性。

音乐因美而生,因美而活。流行音乐审美的提高,一是为我们带来了丰富的视听盛宴,二来,则是推进了社会文化的不断前进,因此显得至关重要。中国庞大的社会群体带来了巨大的文化财富,而流行音乐作盘踞在其中,其美学的研究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探索。

(二)音乐社会学下的流行音乐研究

社会学是一个极其广阔的学科,音乐作为社会文化中的一员,处处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与制约,因此流行音乐在社会学角度的分析自然而然的在近期成为了研究领域的一大发展趋势,笔者将流行音乐与市场和经济的关系、流行音乐社会性别、研究文献在此章节内作出分类与整合。

音乐社会学的研究首先要包含音乐产业与市场的研究,而此方面的研究多半要从流行音乐商业化运作模式及社会文化环境入手。例如现有《中国内地流行音乐产业发展模式研究》、《新媒介与大陆流行音乐产业化发展关系探析》等文,从音乐制作技术、歌手包装等方面结合产业发展过程中政治经济法律等文化环境,分析了中国内地流行音乐产业模式的构建,分析现阶段流行音乐产业的利润来源,努力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还有类似于《live house——中国内地流行音乐产业的新救赎》等一系列文章,结合流行音乐市场中新兴事物,给予流行音乐市场运作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其次,流行音乐的社会性别研究,是近些年新兴的研究方向,涉及文章数量极少,其中比较优秀的文献有:宋方方的《流行音乐与性别研究》、张姝芳的《社会性别研究:改革开放30年内地华语流行音乐》等文,它们别从演出形式、歌手形象、种族视角、歌词文学等角度,对流行音乐中所反映出来的不同社会性别特征,做出总结。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硕士论文,专门以流行音乐中的女性社会性别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从大上海时期到现今阶段,流行音乐中女性形象的改变,体现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上海早期流行歌曲的女性主题》、《当代流行乐歌词中的女性意涵探微,》等文。最后,王韡有两篇文章,是一些立足于社会学宏观角度的流行音乐分析。分别是《中国流行音乐演唱的社会学宏观考察》与《香港流行音乐的社会学宏观考察(1998年—2000年)》两文,前者从社会干预流行音乐、流行音乐的社会效应等方面,分析了流行音乐的演唱生产在社会影响下的一系列转变。后者在分析港台流行音乐发展过程的基础上,着重于音乐消费与偶像效应的研究。

社会学所研究的范围极广,对于流行音乐产业化进行良好的分析,有助于推动中国流行音乐与商业更加健康长久的合作,而据现阶段笔者所掌握的资料而言,虽存在性别研究这种具有新立意的研究方向,但总体研究成果还显得极为单薄,有待进一步开拓。

(三)民族音乐学下的流行音乐研究

民族音乐学作为近些年大热的音乐研究方法,其在流行音乐的研究范围中极大的施展了自身的优势,开拓了流行音乐的研究空间。《从城市民族音乐学视角看“邓丽君现象”》 一文中写道“‘城市民族音乐学(Urban ethnomusicology)是探讨城市社会中音乐作用的,所以无论研究其中什么类型的音乐,都可以下定义为‘城市民族音乐学”。 此文,此也同样运用这种方法,对邓丽君的生长环境、表演特点、听众三个角度,分析了其音乐受到欢迎的原因。与其类似,王娜的《走向流行的传统》一文同样运用民族音乐学的方法,阐述了女子十二乐坊的产生背景,以及其演出形式等方面的流变,论述了女子十二乐坊中传统与现代不可分割的关系。而张燚、涂园园的文章《民族音樂学视野中的流行音乐研究》则是说明了流行音乐这一研究对象与民族音乐学这一研究方法相融合之后给对方带来的影响,即相互补充与促进的关系。

民族音乐学这一研究方法在中国方兴未艾,其中所含的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也恰巧可弥补流行音乐研究中“不接地气”的尴尬情况,是一种值得流行音乐研究者学习的研究方式。

(四)音乐符号学下的流行音乐研究

音乐符号学起始于传播理论,现阶段在我国大陆似乎并未普及开来,与流行音乐结合的可参考文献则更少,陆正兰的《流行歌曲与音乐文化的符号域》一文在流行音乐不断扩大的边界中审视着其符号领域的发展,而在其之后发表的《论流行歌曲的符号文本性》中,结合其歌词、演唱、音响唱片等各个领域,将符号学融入流行音乐生产与消费的各个环节之中。笔者认为,以上两篇这也是音乐符号学在流行音乐中运用研究的极具专业性的文章。2017年最新发表的硕士论文《手机媒介传播下我国流行音乐的符号特征及现象研究》对手机中流行音乐的传播现象进行分析,分析了手机的符号价值和流行音乐符号形成的过程及其符号特征,揭示手机中流行音乐传播的原因与方式。《多元文化语境中流行音乐现场表演非语言符号研究》一文分析指出流行音乐演出时歌手的表演动作与舞台布置方面,皆体现了多元的文化语境中,歌手的非语言符号表达的高度的统一性。

今日,随着流行音乐研究视角的不断扩展,中国流行音乐的研究范围得到不断加深,流行音乐研究的“触觉”愈发灵敏。相较于早期的流行音乐研究文献而言,近些年流行音乐的研究课题、研究范围不断得到创新。但我们要注意的是随之而来的一些问题,例如,研究方法的不断扩展,在为流行音乐研究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存在者学术性较弱的问题,一些文章对自身学术领域与流行音乐的结合理解不够深入,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重复性论述,为流行音乐的研究敲响警钟。

参考文献

[1]伍春明.民国上海流行歌曲的文化成因及美学特征[J].人民音乐,2011.3

[2]曹桦.中国大陆流行歌曲的文化轨迹与审美流变(1978-2014)[D].暨南大学,2015.4

[3]金兆钧.中国流行音乐30年的美学变迁[N].中国艺术报,2008.12

[4]雷美琴.中国流行音乐审美特质的流变及其社会动因[J].人民音乐,2014.8

[5]王利娟.大众审美情趣影响下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D].陕西师范大学,2010.5

[6]王思琦.“新瓶装旧酒” 还是“杨柳结桂枝”[J].歌唱艺术,2012.3王思琦.“谁的好声音”?[J].歌唱艺术,2012.11王思琦.这种颜色美不美?[J].歌唱艺术,2016.2

[7]张文昭.李皖的流巧音乐批评方法与美学理论探微[D].上海音乐学院,2017.4

[8]周晓燕.文化视阈中的中国流行音乐研究[D].苏州大学,2013.6

[9]蒋本环.近十年中国流行歌曲审美价值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6;王磊、李建林、魏玲、秦庆昆、王江奇、李慧敏.中国流行音乐的美学特质及审美意义[J].河北大学学报,2007.10

[10]张晓伟.流行音乐对高校学生的审美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0.9;宋扬.浅谈流行音乐对中学生音乐审美趣味的影响[J].音乐天地.2010.3;苗瑾.流行音乐对大学生审美的影响[J].音乐时空,2014.8

[11]周月亮;薛亮.流行音乐的形式美学论纲(之一)[J].音乐传播,2015.6;周月亮;薛亮.流行音乐的形式美学论纲(之二)[J].音乐传播,2015.9

[12]王思琦.“自由态”,“自然态”“自信态”——流行唱法的审美特征研究[J].歌唱艺术,2012.2

[13]李皎.中国内地流行音乐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1.4;袁川晔.新媒介与大陆流行音乐产业化发展关系探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0.5范明磊.对我国流行音乐产业环境分析及其发展研究[J].音乐时空,2016.3,

[14]周丹.live house——中国内地流行音乐产业的新救赎[J.大众文艺,2014.12;李宝秀.中国大陆流行音乐市场与产业初步研究——以“超级女声”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2009.8

[15]宋方方.流行音乐与性别研究[J].人民音乐,2015.5;张姝芳.社会性别研究:改革开放30年内地华语流行音乐[D].陕西师范大学,2010.5;朱方、柯惠新.解析中国大陆流行音乐中的性别角色[J].现代传播,2013.10

[16]李琼.上海早期流行歌曲的女性主题[D].上海师范大学,2010.4;许剑如.当代流行乐歌词中的女性意涵探微[D].厦门大学,2007.4;张纯静.中国大陆流行歌曲中的女性形象探究[J.西南大学,2008.4

[17]王韡.中国流行音乐演唱的社会学宏观考察[J].现代传播,2016.6;王韡.香港流行音乐的社会学宏观考察(1998年—2000年)[J].当代音乐,2017.6

[18]杨艳丽.从城市民族音乐学视角看“邓丽君现象”[J].乐府新声,2009.9

[19]王娜.走向流行的传统[J].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4

[20]张燚、涂园园.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流行音乐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8.10

[21]陆正兰.流行歌曲与音乐文化的符号域[J].贵州社会科学,2015.8

[22]陆正兰.论流行歌曲的符号文本性[J].湘潭大学学报,2017.7

[23]王玥.手机媒介传播下我国流行音乐的符号特征及现象研究[D].深圳大学,2017.6

[24]张丹丹.多元文化语境中流行音乐现场表演非语言符号研究[J].人民音乐,2015.6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猜你喜欢

音乐学流行歌曲流行音乐
理解流行音乐的变化
左手右手一起抓
引导中学生正确对待流行歌曲
摇船歌
转型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Ethnomusicology一词中文译名的博弈
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视域下的中国流行音乐思考
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流行音乐研究
书评|《流行音乐与文化关键词》:为流行音乐研究树范本
浅谈小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