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核心能力视角下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考核方式研究
2018-09-18闫凯
摘 要:从职业核心能力评价角度来看,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传统考核方式已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状况,急需改革。本文拟就新形势下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探讨,以期找出最佳途径。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高职;应用文写作;考核方式
一、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中职业核心能力构成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在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岗位,能够使人们很好地适应不同工作岗位之间的转换,是伴随人终生的可持续的发展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能够帮助人们在变化了的环境中重新获得新的职业技能和知识,以便更好的发展自己,适应更高层次职业和岗位的要求,取得更大的成功。职业核心能力包括以下八项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学习能力、数字应用能力、创新革新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
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既是一门文化基础课,同时也是一门职业核心能力训练课,对学生未来职业成长起着很大的作用。从职业核心能力八大能力对照来看,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直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与人交流能力中书面表达能力,同时它还能间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与人合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就书面表达能力能力而言,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能培养和训练学生不同层次的书面表达能力能力。初级书面表达能力包括:选择基本文体,撰写简单文稿;利用图表简明表达要点;利用选取的材料说明文章要点;掌握基本写作技巧,表达清晰规范。中级书面表达能力包括:掌握应用文体,行文格式正确;组织利用素材,充实内容要点;掌握基本技巧,表达准确恰当;注意文章风格,增强说服力量。高级书面表达能力包括:熟悉专业文书,把握基本要求;有机利用素材,说明内容要点;掌握基本技巧,表达精炼生动;采用适当风格,得体表达主题。
二、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传统考核方式不足
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传统考核方式不利于全面、客观地检测新形势下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发展程度。
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传统考核方式只注重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的训练和评价,一张试卷就决定了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试题题型大都为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和写作训练题,考试类型为闭卷考试。学生在考试之前需要花很大精力和时间去背各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又要按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和写作训练题等进行细化。死记硬背的考核方式不仅抹杀了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而且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构成状态,有着很大的负面作用。在这种僵化的考核评价方式下,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中与人合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等,则很难检测出来,而这正是素质教育中最为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因此,如何全面、客观地检测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是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急需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
三、基于职业核心能力视角下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考核方式
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定位要求建立起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和考核体系。因此,我们在教学计劃中,要围绕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制定分阶段能力培养和考核的体系。在能力培养和考核中,应当大力推行以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为主的综合化考试。例如,在考核中,我们可以采取项目化考核方式,举行一次模拟招聘会,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以在整个活动中的表现作为考核的依据。从准备应聘材料(制作求职简历、拟写求职信、复印各种证书等)开始到招聘会结束,整个过程包含的环节很多,各小组内部成员要有分工、有协作,小组之间要有竞争、有压力。这种考核方式能够全面地考察出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构成状态,诸如与人合作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等。
因此,我们建议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期末考核占总成绩的50%,平时成绩占30%,课堂表现及出勤情况等占20%。期末考核采取项目方式进行,根据班级学生的人数分成不同的项目组。项目有:模拟招聘会、调研大学生消费情况、拟定营销策划书、发布公文、制作会议简报、发布新闻、模拟法庭等。在项目考核中,依据不同学生的表现,分别从与人合作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等方面给予评定分数或等级。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主要依据学生在完成平时所布置作业情况而定,这主要反映出学生与人交流能力中的书面表达能力。我们建议,平时作业布置3次为宜,不宜过多。在这一部分中,每一次作业都要登记结果。考核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或教师全批全改,或教师评定标准让学生相互批改等。成绩的认定主要依据初级、中级、高级三个书面表达能力标准进行。
此外,课堂表现及出勤情况等占总成绩的20%。将学生平时阅读笔记、课堂讨论、参赛获奖等情况一并登记下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分值或等级。这一块也能很好地反映出学生与人合作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等方面的职业核心能力。
总之,新形势下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考核方式必须改变传统单一的考核评价方式,应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发展程度。这样,才能实现开设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的目的和宗旨,才能使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在培养高层次人才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吕杰林,陈笑缘.职业核心能力的综合评价法研究[J].职业,2012,(14).
[2]邓峰,汤潜之.衡量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效果的有效方法[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作者简介
闫凯(1972.7-),女,汉族,内蒙呼和浩特人,副教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高职语文、应用文写作教学工作。
(作者单位:内蒙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公共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