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中药壮瑶药产业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

2018-09-18钟鸣范建华梁敏邓鑫尤剑鹏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8年4期
关键词:产业因子分析竞争力

钟鸣 范建华 梁敏 邓鑫 尤剑鹏

【摘 要】 基于中国医药统计年鉴,选取11个省份2011~2015年中药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因子分析,用相关系数法进行公因子提取,从选取指标、确定权重、数据的标准化、方法的选取、模型的建立尽量采用相对量,避免重复指标存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找出影响广西中药壮瑶药产业竞争力发展的因素所在,建立相对科学有效合理的评价指标,进而提出提升广西中药壮瑶药产业竞争力的发展思路,以期为广西广西壮瑶药产业发展选择适宜的发展策略,对于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壮瑶药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中药;壮瑶药;产业;竞争力;因子分析;评价;策略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8)08-0014-06

广西地理与气候优越,中药壮瑶药资源较为丰富,自古以来就有“川、广、云、贵道地药材”的说法,现有中药材物种为4623种,位居全国第二[1]。已查明常用壮药 2000多种,验方10000多条,至今仍是人民群众赖以防病治病、保障健康的主要卫生资源之一[2]。瑶药有1392种,约占广西药用植物种类的30%[3]。《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中医药壮瑶医药条例》(2008 )、《加快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的决定》(2011)、《壮瑶医药振兴计划(2011-2020年 )(2011)等一系列政策和方案,为加快中医药民族医药的发展,打造中医药民族医药千亿元产业,实现从中药材资源大省区到产业大省区的转变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有力保障。本文从广西中药壮瑶药产业现状、存在问题、评价和对策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广西中药壮瑶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1.1 广西医药产业结构 截至2015年底,全区共有规模以上医药工业生产企业152家。其中,化学原料药生产企业11家,化学制剂生产企业9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22家,中成药生产企业87家,生物制剂生产企业8家,卫生材料生产企业3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2家。如图1所示。营业收入超亿元的生物医药企业由2010年的28家增至2016年42家,其中1~5亿元的31家,5~10亿元的9家,10亿元以上2家(数据来源:《广西医药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桂工信食药[2017]195号)。2015年广西医药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情况如图2所示。经过产品结构优化调整,广西医药产业继续保持中药民族药产品的明显优势。

1.2 产业创新能力 创新强度大幅提升,2011年至2016年底,实施R&D;项目(课题)9975个。2016年拥有R&D;活动的企业547个,R&D;经费内部支出1177487万元,是“十一五”末的9.97倍。创新体系初步形成,现拥有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及项目3个、部委重点实验室1个、区重点实验室7个、工程院4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个、区认定的高新技術企业28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全区已拥有经审核登记备案的药品研发机构25家、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6家、西南濒危药用资源开发国家级工程实验室1个、中药药效研究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自治区级技术中心9个;组织开展中医药壮瑶医药领域的77项自治区课题研究,建设中药壮瑶药产业化工程自治区壮瑶药平台8个(数据来源:《广西医药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桂工信食药[2017]195号)。编撰出版了《广西壮药质量标准》(第一卷、第二卷)及其注释、《广西瑶药材质量标准(第一卷)》等著作。

1.3 中药壮瑶药药材种植和流通体系建设 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区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18万亩,其中林下种植130万亩,常用药材超过100种,种植面积超万亩的品种达30个。广西还重点打造亚太地区最大、药用植物品种最多的专业性药用植物园,占地3000多亩,栽培、引种药用植物3193种,超过了药学经典《本草纲目》所记载的药用植物种数。目前园内已进行大面积人工种植并形成一定规模的有罗汉果、青蒿、鸡骨草等广西特色的药材。

药品流通业发展态势良好,2011年以来,广西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广西柳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控股广西有限公司医药物流配送中心相继建成及投入使用,这些专业化的医药物流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广西医药物流网络覆盖率和终端配送能力,初步构建以南宁为中心,覆盖全区、辐射周边省份、面向东盟的现代化医药物流网络。

中药材贸易平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玉林市致力打造南方药都,被商务部、财政部列为全国开展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的四个试点城市之一。从2009年起连续举办了五届中药材博览会,年市场交易总额达73亿元,目前已是全国第三大、南方地区第一大中药材专业市场。

2 广西中药民族药产业主要存在的问题

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规模偏小、总量不足、创新能力较弱、科技投入不足、技术水平滞后、市场开拓力度不强、品牌影响力弱、海洋生物医药发展严重滞后、市场结构失调、组织效率偏低等,产业结构急需升级、竞争力有待增强。广西作为中草药资源大省,没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虽然广西中药民族药产业的增长速度与区内其他行业比较也名列前茅,但与同行业的其他省份比较相对滞后,吉林中药产业产值几倍于广西,四川早已超越广西,贵州、云南近年也已超出广西,而且这几个省在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方面比广西强。产业竞争力的强弱决定于微观中药企业主体的竞争力强弱,长期以来,广西因缺少强势医药制造龙头企业,中药民族药工业产值较低,发展缓慢。研究广西壮瑶药产业竞争力的形成机理,发展壮瑶苗民族医药这一广西中药产业特色与品牌,对培育中药民族药企业竞争力,构建产业竞争优势,促进壮瑶药产业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根据《中国医药统计年鉴2014》中数据计算出的我国部分省中药产业指标,见表1。

3 广西中药壮瑶药产业竞争力评价

本文选取2011~2015年间广西中药壮瑶药产业的发展情况作为评价依据,分析中药壮瑶药产业参与竞争的内部条件,建立相对科学有效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采用SPSS 19.0进行因子分析,采用相关系数法进行公因子的提取,从选取指标、确定权重、数据的标准化、方法的选取、模型的建立、计算工作均以科学公认的理论为依据;尽量采用相对量,避免重复指标存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3.1 构建竞争力评价指标 产业竞争力是产业内部企业在各种环境中成功地进行生产、设计、创新及销售、服务等能力的总和,是由产业整体盈利状况和核心企业竞争优势支撑起来的产业生存与发展能力[4]。本文参考前人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结合中药壮瑶药产业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数据的可获取性,建立了一套由产业生产能力、销售能力、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和创新能力组成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

3.2 竞争力评价过程 选用客观赋权中的因子分析法作为评价方法。因子分析法的核心思想是降维,即将原始指标数据尽可能多的信息通过所提取的几个公因子反映出来,然后根据因子得分矩阵可以计算各个因子得分,进而根据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计算出各个省份中药产业竞争力得分。采用SPSS 19.0进行因子分析,采用相关系数法进行公因子的提取,提取原则为:一是特征值大于1,二是累积方差贡献率大于80%。由表3可得,本文由SPSS 19.0所输出的前5个公因子的特征值都大于1,并且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9.798%,说明这5个公因子已经蕴含了原始数据的大部分信息。可见,本文提取5个公因子是比较合理的。

SPSS 19.0还可以输出初始因子载荷矩阵,由于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因子分析法计算出广西等省市中药产业的竞争力得分进行比较研究,并不需要进行因子旋转来解释命名因子,所以对初始因子载荷矩阵不再分析。初始因子载荷矩阵并不是最终计算得分关系式的系数,还需要用初始载荷矩阵的各元素除以相对应特征值的开平方根计算出因子得分矩阵,SPSS 19.0也可直接输出因子得分矩,见表4。

按照表1各指标层的分类设计用相同方法还可以计算出各个省份的中药产业的生产能力、销售能力、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和创新能力,结果见表5。

3.3 竞争力评价结果和分析 由表5得出的我国11个省份中药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可知,从竞争力的五个层面来讲,生产能力方面,山东以0.5776分排名第一,江西以0.4024分排名第二,广西以-0.1711分排名第八,和吉林、江西有很大差距,仅高于贵州、河北、云南,这说明了广西中药产业不发达,属于粗放式的无序竞争态势,产能没有得到释放,生产效率不高,无法实现规模效益。销售能力方面,江西以0.3378分排名第一,广西以0.2606分排名第二,近年来,自治区相继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中医药壮瑶医药条例》(2008)、《加快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的决定》(2011)、《壮瑶医药振兴计划(2011-2020年)(2011)、《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十大重点工程实施方案(2011-2015年)》(2011),这些促进当地中药民族医药发展政策效应已经显现,广西是上述地区中第三大沿海省份,并和东南亚接壤,还有較为发达的药材种植业,随着区内大型医药流通企业建成和支撑,东盟市场的开发,中药产业的销售能力处于上游水平,产销率排名第一,但出口交货值率和市场占有率则处在中下游水平,市场占有率又称市场份额,市场份额是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所占份额,也就是企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企业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可以使企业获得某种形式的垄断,这种垄断既能带来垄断利润又能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说明广西中药企业的独家或优势品种不多,但在CAFTA的推动下,广西中药产业未来应该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在运营能力方面,云南以0.3358分排在第一位,山东以0.2183分排在第二位,广西以0.1370分,排在第三位,在反映中药企业运营能力5大指标中,广西中药企业在利息保障倍数、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排在中上游水平,而总资产周转率、流动比指标则排在中游,说明广西中药产业在应收账款的回收、库存方面表现较好,总资产利用效率有待提高,说明广西区内医药流通企业运营能力在逐步提高,由于同质化竞争激烈,区内小企业小产品的销路不佳,导致总资产利用效率不高,排在第6位,流动比率以1.63分排在第7位,它可以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流动比率表示企业流动资产中在短期债务到期时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一般应大于2。在盈利能力方面,广西以0.1121分排在第一位,广西由于其较低的生产成本和原料获取成本,销售利润率、资产利润率和资产利税率都位居全国前列,比邻近的广东、贵州、云南高,整体盈利能力较强,但是由于中药企业良莠不齐,同质化竞争激烈,并没有在区域内实现“有效垄断”。在创新能力方面,山东以0.2213分排名第一,广东以0.1496分排名第二,广西仅以-0.0388分排名第八。2011~2015年广西中药新药获批数2个,而广东和四川均以13个新药排名第一;2015年广西中药专利授权数163个排名第三,山东以1130个授权专利数排名第一,广东以219个授权专利数排名第二;中药研究机构个数广东以18个排名第一,广西以15个排名第三。创新能力低下是制约广西中药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中药产业研发投资大、周期长,需要8~10年,广西区内大部分中药企业缺乏研发所需的巨额资金,无法承受高风险,选择的创新方式只是顾及到了短期收益的最大化,实际上是“被动创新”,是紧随着市场进行低水平的仿制,产品差别度低,在这种情况下就难以形成持久的竞争力。

从竞争力总得分来看,广西排在第三位,仅低于山东、江西,排名1~11位的依次是山东、江西、广西、湖南、云南、吉林、四川、广东、河北、河南、贵州。广西中药企业竞争力总得分进入前三名,说明广西区政府对区域内中药壮瑶药产业扶持力度加大,出台多种鼓励政策和激励措施,政策效能显现。但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广西在中药新药创新和企业生产方面明显落后其他省份,应注重采用先进生产技术,积极开展植物提取物的研究开发,把握中成药民族药重点品种,进行二次开发,在三效即高效、速效、长效,三小即剂量小、毒性小、不良反应小,三便即贮存、携带、使用方便上做创新文章,重点是高疗效、小剂量、易服用。软胶囊、滴丸、软膏、栓剂、贴膏、膜剂 、涂膜剂和凝胶是值得关注的新剂型[5]。相比中部省份来说,广西有很明显的区位优势,沿海、沿边、邻近东盟,是多个经济圈的交汇区,应加以充分利用。

从中药产业竞争力的评价结果可以得出,广西中药产业在全国中药大省中还是比较落后的,发展瓶颈主要集中在研发水平低、投入小、创新能力不够,如今科技飞速发展给广西中药产业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相应的挑战,如何在现有基础上提高广西的研发水平,将决定其中药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其二就是产业内企业过度竞争,“多、小、散、乱”态势严重,缺乏区域性主导型企业,这就需要促进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在大力发展药材种植业的同时,发展医药流通业,实现产业内优势联合和互补,增强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的实力,实现广西中药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这既是弥补广西产业缺陷的方法,也是提高广西中药产业竞争力和实现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转变的必由之路。

4 提升广西中药壮瑶医药产业竞争力对策

4.1 大力发展中药壮瑶药产业 开展海洋药物研究选取优势品种扩大市场份额,遴选特色品种大力培育新市场及产品二次开发,优先支持壮瑶成药和以壮瑶药材为主的中成药特色开发,选择一批壮瑶医药特效处分、民间验方,加大壮瑶药医院制剂的研发,加快推动仅应用传统工艺配置的民族药品种的备案管理工作。海洋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海洋生物占地球生物80%以上,拥有巨大可开发潜力的新兴领。一些科技发达国家,他们多注重海洋生物的基础研究,多学科交叉,集中研发具有重要生理活性和成药前景的新药先导化合物[6]。因此,加强海洋生物基础研究已迫在眉睫。

4.2 培养引进优秀科技和创新人才 对于人才匮乏的广西中药壮瑶药产业来说,竞争力提升最关键是人才问题,各级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业应高度重视中药产业科技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引进。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配置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壮医药人力资源建设对于实现壮医药振兴具有根本的性质[7],开展瑶医药高等教育,培养瑶医药高级人才是保证瑶医药事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既是培养人才的过程,又是进一步挖掘整理瑶医药,促进瑶医药理论形成的过程[8]。

4.3 创新平台建设完善 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相结合建设中药产业创新体系,完善基础平台建设。鼓励中医院校将科研成果积极转化为生产力,及时推进市场,早期投入使用,否则该研究将随着科技发展、时间的推移或市场需求的改变而变为无用劳动[9]。

4.4 加快优质种苗繁育、种植(养殖)基地建设 建立种源可追溯、品质有保证优质种苗集中保障供应的繁育推广体系。鉴于目前国内外市场对中药材的需求日益增加,大批的野生物种资源被无序大量采挖,再加上对合理开发中药材资源的认识和管理都不到位,导致一些药用植物资源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故必须充分意识到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同等重要性[10],用GAP原则指导广西中药材生产的整个过程,“互联网+”的中药材绿色供应链运行是“外在压力与内在动力”综合驱动的结果,将成为未来中药材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方向[11]。

4.5 加快推进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保健服务、生态健康旅游发展规划 根据《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6-2020 年)》要求,大力发展中医药壮瑶医药健康服务,是全面发展我区中医药壮瑶医药事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我区健康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培育中医药壮瑶医药生态旅游基地,有效开发利用中医药壮瑶医药文化资源,打造中医药壮瑶医药文化养生旅游中心,形成一批以中医药壮瑶医药文化传承为主题,集中医药壮瑶医药康复理疗、养生保健、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具有较高区域性国际知名度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品牌。在开发中药养生旅游时,必须把握好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碧水青山的尺度,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中寻求有效平衡点[12]。

4.6 整合优化资源,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培育扶持引领区域中药产业发展的领军型企业,在市场机制下推动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和联合,扩大企业规模,推动品牌、技术、资源、管理等要素的集中、整合和升级,减少运营成本,实现规模经济。以节俭、约束、高效为价值取向,从而达到降低成本、高效管理,进而使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获得可持续竞争的优势[13],将“多、小、散、乱”的无序竞争局面转向“专、精、特、新”的集约型增长方向,建立中药产业集群,在我国,医药行业结构的调整和医药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还要通过政府的调控政策来引导和实现。

参考文献

[1]赵润怀,陶陶,徐树志.中国常用药材的资源蕴藏量和产量[J].中国中药杂志,1995,20(12):712-715.

[2]赵明明,郭力城,滕红丽. 壮药资源与鉴定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15,27(2):445-447.

[3]戴斌,丘翠嫦,李钊东,等.瑶医常用药品种调查报告 [J].中草药,1997,28 (12):746.

[4]陈文锋,饶远立,叶清. 广东省中药产业竞争力水平的评价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9):1-3.

[5]韦广辉. 广西中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华夏医学,2015,28(2):97-99.

[6]孙继鹏,易瑞灶,吴皓,等. 海洋药物的研发现状及发展思路[J].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3):7-13.

[7]王春玲,林辰,吴燕春. 壮医药人力资源建设的思考[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5(12):4-6.

[8]邓家刚,林辰. 瑶医药高级人才培养的战略构想[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9(11):6-10.

[9]邢悦,滕乐飞,徐云龙,等. 2005-2012 年全国中医药科研机構发展状况分析[J]. 医学与社会,2015,28(1):7-11.

[10]孔德鑫,韦记青,邹蓉,等. 广西中药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初探[J]. 中药材,2010,33(6):843-846.

[11]江许胜,刘峥,耿道理,等. 中药材绿色供应链管理驱动力与系统模型构建-以安徽亳州中药材供应链为例[J].中药材,2017,40(5):1007-1013.

[12]郭娜,李恒,郭生挺,等. 基于药用植物野外实训基地的中药养生旅游的探析[J].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6,22(4):8-10.

[13]曾学文,蓝毓营,刘斯敏,等. 基于产业集群理论下探讨广西中草药产业发展[J]. 内蒙古中医药,2014(13):55-56.

(收稿日期:2018-03-13 编辑:刘 斌)

猜你喜欢

产业因子分析竞争力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日本竞争力
从产业发展看日本1920年经济危机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