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苗族养生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的构建
2018-09-18陈雅婷朱星崔瑾尚文豪
陈雅婷 朱星 崔瑾 尚文豪
【摘 要】 苗族是西南地区主要分布的少数民族之一,在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及民俗环境中,苗族人合理利用人居环境结合苗医药的具体特征,创造出极具特色的苗族养生方法,其蕴含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拥有着广阔的医学前景与发展潜力,为民族医学养生事业的壮大奠定了一定基础。
【关键词】 苗族;养生;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8)10-0009-03
千百年来,在西南边陲这块热土上,历史源远流长,民族文化丰富。苗族人民结合自然生态环境、地理居住环境和人文民俗环境,发展出苗家特色的养生保健方式,将历史文化、生态文明与民俗环境、文化遗存融合成独特的苗乡人居环境圈,是苗族养生方式实施的基础,为养生理念在环境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独到的思路。
1 养生蕴藏于自然环境
1.1 苗乡生态之特色 古籍《内经》有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其强调,要想获得健康长寿,必须与自然条件相适应,与气候资源相协调,才能达成“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养生“圣人”境界。
以黔东南州为例,据统计:全州年平均氣温为14.6~18.5 ℃,年平均降水量在1028.6~1432.9 mm之间,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84%,全州空气清新,湿度合宜[1],常年没有极端恶劣的天气,各项条件始终均在最适气候基准温度范围内,生活在这种自然条件下对于人体的健康十分有利。同时由于优质的生态环境,使得孕育的药物种类丰富,从而治疗方法多样,为养生方法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黔东南苗族自治州气候舒适、降水丰沛、植被完好,被称作“原生态民族文化博物馆”,是保存完好的生态养生之地。并且黔东南州是贵州省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最高的地州[2],森林的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功效[3],为苗族人民的身体健康,延年益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潜在的“森林氧吧”是苗乡生态的突出特点。
1.2 生态养生之优势 黔东南州的生态环境中,富含着“空气维生素”、“长寿素”之称的负离子,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成为延年益寿的物质基础。加上自然景观优越,每年的4、5、9、10月,此时体感温度最佳,恰逢全州举办一年一度的姊妹节、芦笙节,民俗文化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天、人、景”的生态特色,为养生保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发展养生旅游,夏日漂流,清凉舒爽,冬日温泉,祛寒固本,将严冬御寒、盛夏避暑的理念蕴含于养生办法中,在规避不利气候的同时,将养生落实于自然环境,使人在大自然中休养身心,与中医养生学里的“天人相应”理念不谋而合。而擅用外治法是苗族养生的一大特点,即通过外疗法将药物、蒸汽、器具或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4],多具有活血化瘀、行气通络的作用,其中熏蒸疗法、拔筒疗法、熨帖疗法等具有代表性并且多在户外进行,体现了苗族自然养生的观念。同时苗医常常“就地取材、随手行医”,表现了苗药效用精专以及苗家擅用鲜药的特色,这与苗乡的生态优势也是不可分离的。
1.3 生态养生之可持续利用 《孟子》有言:“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5],苗乡地区自古以来就有“八山半水半分田”之称。苗族人民久居深山,对山林有着归属感,加上对于枫树图腾的物神崇拜,所以他们用约定俗成的方式——“榔规”维护着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例如:公共的植物资源不得采摘,砍伐的树木在高度上有严格限制。深山野外不免常有野兽出没,若其误闯山寨除非威胁到村民的安全,否则不能猎杀,遭受的经济损失由政府承担。在可持续利用思想的引导下,苗族人民养成了合理利用资源、维护物种多样性的习惯。正是由于这种环保理念,才使得生态资源在苗岭地区繁盛生长。同时苗医常利用苗乡的物种资源而行医治病,多数无需耗费大量的人力、自然资源与造价昂贵的高新科技,有效地节省了生态资源,体现了可持续利用的理念。苗家人致力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合理开发资源,为日常生活与保养摄生提供了可循环利用的条件,维持了优质的自然环境。
2 养生根植于地理环境
2.1 居处环境之优越性 《千金翼方》曾提及,居处环境应选择背山临水、土地良沃、泉水甘美之地而建,以免染上疫毒引起怪病。《本草纲目》曾言:“人赖水土以养生,可不慎所择乎”,苗医擅用外治法,治疗上主张采用鲜品药,而苗族医药以及养生方式与其居住环境是紧密相关的。
苗乡生存环境相对简陋,可是却常有长寿老人健在,探其原因,或许不仅仅与他们远离尘嚣、移情易性有关,跟栖身之所更有着密切联系。苗家人造屋安居之处多选择傍山而建,依水而居的“干栏式结构”,居处之地环境质量好,既有利于身体健康,同时多处于深山深谷,山路崎岖蜿蜒,又决定了苗民们出行多以步行为主,险峻的地势地貌,成为了苗族人民的身体锻炼场。空气质量与地质特点,都为苗乡人民的身心养生提供了便利的地理条件。
2.2 居处养生之特色 苗岭人民多以村寨式聚居,少则几户,多则成百上千户。山地多平地少,石路多土地少,悬吊于半山腰上的木质吊脚楼是苗家人为适应地形,减少土地破坏性而建成的“缘地性”产物。它根据苗乡的地理环境,横贯于山峦之上,楼体一面倚靠山崖与正房相连,其余面连结木柱植入山体,不仅保持了房屋的稳定性,楼底高悬于地面还可以防止野兽虫害的侵犯,并且通风干燥、冬暖夏凉、排水除湿。使原本简陋的乡野村屋,因设计别致,成为苗乡特色的民居建筑。同时苗族注重情志养生,通过调节精神状态达到“心若静淡,寿则终达”的效果。优美的景观能够陶冶情操,加上吊脚楼的建筑用材多以竹、木为主,融入了苗族枫树图腾的信仰,体现了精神养生的特点。再者苗家人在季节交替之际在室内撒放丹砂,以消除瘟疫[6];应四季寒暖而沿用着“热羊冷狗”的饮食习惯。加之居住环境简陋,就医不便,迫使苗家人认识、学习、应用草药知识,以方便解除疾病之忧。同时根据居处之地随时采药、随手行医,也是苗族居处养生的一大特色。如:鲜折耳根煎水服用以治疗肺热咳喘;鲜毛蓑捣碎外敷来治疗胃火牙痛等,也是苗族根据居处环境的变化来灵活运用养生方法的表现。
2.3 居处养生之可持续发展 苗家人民在山林中安营扎寨,往往就地取材,因材施用。众所周知苗族属于森林式的生态民族,穿戴多以麻织品、蜡和树脂染制品为主,食用绿色健康食品,用药多选用山林本草[7],房屋建筑材料也多取材于杉樹、枫树,这些表明了苗族擅于利用居处环境,合理调整生产与生活,从而促进人体健康的优势。苗族坚守“万物有灵”的信仰,认为养生之道应与自然共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猎食习惯,并没有让他们随意掠夺。如:打猎要节制,采药应采大留小、采根留枝,采集树木作为建筑材料也要举行一定仪式等行为,表现了居处养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当前黔东南州的药物资源越来越广为人知,苗药在治疗许多疑难杂症、多发病、地方病方面有着独特功效。如治疗跌打损伤、虫兽咬伤、筋骨劳损、风湿疼痛、脑神经病变、骨髓炎等苗药发挥着巨大的作用[8]。但是苗乡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又维护着药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护了苗乡居处环境资源的循环发展。同时封山育林,禁止深潭过量打渔,禁止使用有害于自然环境的苗药,禁止砍伐“神树”等禁忌,也反映了苗族合理地利用资源、防止物欲追求过度的思想。
3 养生传承于民俗环境
3.1 苗乡民俗之概况 文化人类学认为,民族文化与生态系统都是具有自组织能力的体系,文化具有适应所处生态环境的禀赋[9]。苗岭地区的文化习俗,自然离不开所处环境的影响,所以苗族的习俗区域性极强,不具备广泛的全民性,只是在某些苗族聚集地承袭[10]。苗乡民俗随着历史的推移,时代的变迁而发展。这些能够随着时间而发展、创新的民俗文化,被称之为“活态文化”[11]。苗乡地区的活态文化,例如图腾文化、巫傩文化、歌舞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体现着苗乡民俗的特色,是民俗养生的重要基础。
3.2 民俗养生之形式 苗乡民俗中歌舞文化、巫傩文化、图腾文化等民俗具有代表性。诸如:跳茶灯是苗族为表达喜悦之情,在盛大节日中开展的节目,其娱情育性的功效,体现了精神养生的特色。巫傩文化中,化水疗法仅用一碗一水,口中默念苗乡“咒语”,即可效到病除。而断根药是苗族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家家户户为治疗几种特殊疾病而总结得出的经验方[12],其组方精简,服药过后将药渣埋入土中,以示“断根之意”,是精神与药物养生相结合的代表,体现了苗医药神药两解的理念。端午佳节,苗族有熏艾叶、泡艾草澡的习俗,可以达到杀虫止痒疗癣的功效。傩戏是苗族一直沿袭的习俗,寄托着苗族人畜兴旺、五谷丰登的愿景。从苗族发展史来看,图腾崇拜贯古通今,枫香树被认为是苗族的“神树”,选址建屋习惯“请”一颗枫香树作为屋梁,以保一家和谐平安。而苗族古歌中也记叙了许多苗家人远古时代医疗活动的内容。比如其中一首叙述哈哥自小同野兽生活,野性难易,但食用浮萍之后恢复了人的本能,从而苗族便认为浮萍有利咽开窍的作用。许多民俗传承,从形体与精神两方面体现了早期预防学的思想。
3.3 民俗养生之可持续传承 尽管现今在苗乡流传的民俗不为苗族所特有,但是体现着苗家人对于传统民俗的包容性,以及在民俗环境中对于养生理念的发展。苗族民俗活动多在户外进行,注重就地取材的便利性,体现了苗族养生 “万物有灵”、“天人合一”的内涵,使民俗养生方式一直沿用于苗族的生活之中。养生行为与传统节日、四时节气、生活习惯紧密相连,保证其年年往复地可持续传承。随着苗乡地区一系列民俗旅游、民俗博物馆、民俗文化节的开展,苗药资源逐渐运用于社会大众的生活,苗医简、便、效、廉、验的行医风格走入人民的视野,加强了苗族民俗的继承与发扬、交流与融合,成为了传承民俗养生的重要方式与促进民俗养生发展的契机。
4 讨论
4.1 自然环境养生应当顺势而为 苗岭境内生态环境优越,为人体的健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位于山区,既保留着山区特有的养生方式,也由于地势因素的特殊性,有着经济发展迟缓、交通闭塞及信息资源滞后等一定程度上的封闭性,这些也阻碍着养生事业的拓展。
如何冲破阻碍,将衍生于自然环境的养生方法真正地推广到人民大众中去,一方面苗族人民当顺应自然规律来发展养生办法,同时养生贵在修心,应敞开胸怀接受外来思想的融入。将“养生”拓展为“养心”,是促进自然环境养生在苗乡持续发展的秘诀。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培养力度,通过各个渠道,广泛宣传苗家养生方式,突出民族特点,形成苗家养生的品牌优势。同时推动苗医药的基础研究进一步深入化、系统化,提高苗医药科研团队的研究实力,增强苗族医学的学术性与科学性。注重苗药资源新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的苗药制剂与现代药剂学接轨,加快推动苗药的现代化进程[13]。
4.2 居处环境养生应当顺境而作 苗族历史上经历数次民族迁徙,最后在西南地区安居。苗族民居利用地势将人工的产物与天然的实体相结合,从而形成了“虽为人筑,宛自天成”的效果。苗家人认为枫树是其民族的“神树”,全木质结构的吊脚楼,经久耐用力学性能良好,为居处养生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苗乡人民的造屋选址多选择背山面水之地,利用了地理优势。苗家人能在山区中生存,与其主动适应居所环境来维持发展不无关系。他们根据居处环境总结出的一套简便实用的养生办法,囊括了环境、饮食、个人卫生以及对时行疫病的隔离防护等方面,起到了未病先防的作用。同时还将苗族民居的全貌展现于社会大众的眼前,不仅能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还能完善养生事业蓝图的构建。同时随居处环境而灵活变化的苗族养生保健方式,还需进一步挖掘、继承和发展,以推动苗族养生的产业链形成,为苗医药事业的发展壮大奠定理论与实践的基础,合理规划统筹并落到实处,才能实现苗族养生的可持续发展。
4.3 民俗环境养生应当传承发扬 苗乡的民俗,是根据苗族历史发展而来的,同时结合苗乡的环境特点,最终可用于保养摄生,使得民俗文化盛行于苗岭地区。由于一些文化的传承是建立于苗族自我发展自成体系的社会背景上的,所以当苗族的民俗遭遇到现代文明的冲击时,便出现了疲软的态势。基于民俗环境中的养生事业,其局限性与落后性也无可避免地显露出来。
民俗环境养生的传承植根于民俗文化,而民俗文化可以通过培养一定数量的民俗团体,形成一定程度的民俗效应,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等方式来传承。同时结合特效药物而不断开拓新形式,丰富苗族医药的民俗传承方式,强化苗医药的自主创新能力,用大量的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来进一步验证苗医药养生的理论、方法等的科学性,在科研数据上增强苗族养生功效的说服力。并且在政府、社会、民众等合力的推动之下,利用黔东南州在苗医药研究领域的优势,把苗医药作为重点学科来重点研究与扶持,强化贵州在这一领域的制高点[13],在苗医药研究领域起到引导作用,使苗族医药民俗时刻保持生命力,这样民俗养生事业才能不断发展。
总之,养生实质上是对于生命的保值与增益,苗岭地区顺应环境以保身延年,思索环境以探寻生命的奥秘,启示人们在养生保健中应注重与人居环境相协调。同时将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调整于和睦的状态,尊重自然环境、适应居所环境、利用民俗环境而发展养生办法。在苗乡的环境中,顺境、择境、利境养生,才是基于大环境背景下发展养生之道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杨锦,杨胜忠,梁平,等.贵州黔东南州旅游气候资源分析[J].贵州气象,2012,36(3):29-31.
[2]呂永鹏,车越,邰俊,等.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生态环境规划研究——兼谈西南少数民族山区资源、环境与发展的互动与协调[J].山地学报,2010,28 (2):191-198.
[3]王兵,魏江生,胡文.贵州省黔东南州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6(5):42-47,52.
[4]张晓寒,崔瑾,王兴桂,等.浅议苗医药信息数据库建设的构想[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8):4,6.
[5]万丽华,蓝旭.中华经典藏书——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3:77.
[6]滕建甲.苗族特殊疗法浅介[J].中国中医急症,2005,14(6):37.
[7]蔡熙.论贵州苗族诗意栖居的生态文化内涵[J].鄱阳湖学刊,2013(5):111-118.
[8]杜江.贵州民族医药科研及开发现状[C].//中国民族医药学会2003全国苗医药学术研讨会特辑.中国民族医药学会,2003:4.
[9]斯图尔德(张恭启译).文化变迁的理论[M].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发行,1989.
[10]龙海清.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基本特征与当代意义[J].怀化学院学报,2007(10):4-6.
[11]曾祥慧.活态文化 活态环境 活态保护——苗族多声部情歌的保护模式探讨[J].贵州民族研究,2008,28(6):92-101.
[12]韦波,周武华,杨立勇,等.苗族“断根药”浅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4(4):231-232.
[13]罗迎春,邓博文.贵州省苗族医药现状分析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4,35(4):124-127.
(收稿日期:2018-03-20 编辑:陶希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