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教育方式差异看中英文化差异

2018-09-18杨艳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8期
关键词:文化差异

杨艳

摘 要 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传统文化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教育方式,不同的教育方式又反映了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中国和英国两个国家的教育方式,分别代表着东方和西方的教育方式。无论是在教育方法、体系、形式和结果,东西方在教学上都存在着巨大的不同。本文通过对于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的片段分析,对比中英两国的教育方式的差异,并且从中分析导致此差异的两国文化因素。

关键词 教育方式差异 纪录片片段 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的地位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开始被放在一个举足轻重的位置上。我国的小学、初中、高中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跟随模仿西方国家的开放式教育体制来进行中国学生的培养。西方国家如美国英国在教育方面在数理化这几个理工科上则发现中国应试教育下的显著成效,开始有意识地引进中国的教育方式。2015年英国广播公司拍摄的纪录片《中式学校: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在纪录片中无处不反映出中式教育方式和英式教育中文化的冲突和学生的不适应。本文结合纪录片中的体现出的教育方式差异来探讨差异的原因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1 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

2015年3月,英国广播公司(BBC)拍摄了一套纪录片——《中式学校:我们的孩子够坚强吗?》。在这个由BBC发起的项目里,邀请5名中国中学老师到英国汉普郡一所中学Bohunt (英国顶尖的综合学校之一),对该校的50名13-14岁的九年级学生进行为期四周的“中国式教学”实验,。然后,让两种教育的学生一起考试,比较哪边的成绩更好。纪录片的最后,考试成绩公布,“中式学校”的学生数学、中文、科学(包含生物、物理、化学)成绩以绝对的优势赢得了此次胜利。此纪录片一经播出,立即在中、英两国引发了一次关于中英教育差异和改革的讨论。

2课堂教育方式差异

2.1谦逊自律和自由平等

2.1.1片段一

“纪律非常重要!”在“中式学校”中,科学课老师杨君反复在课堂上提高嗓门,但她很快发现,没有一个学生听她的,学生一直在嬉笑、唱歌、聊天、插嘴……以至于老师时不时需要停下来强调课堂的纪律问题。在杨君老师要求纪律的同时也第一时间教给“中式学校“学生孔子的一句名言:”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要求所有学生认真体会学习,但是学生眼里一片茫然,什么是谦逊?

2.1.2 片段二

在思想道德课上,当“中式学校”的李爱云老师说到: “你们要听父母的话,父母永远是对的”这样的思想时,马上引起了学生们的异议,没有一个学生表示认同。他们观点明确而坚定:父母、老師并不总是对的,我们应该做自己。

这两个小片段充分体现了中式学校教育的谦逊顺从和英式教育的自由平等、敢于挑战权威的特点。中国的学生从小就受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的教育,认为遵守规矩、尊重权威、尊师重道是理所应当的。在学校,老师的权威是不容置疑的,即使是学生的家长也是认同这一点的。中国学生普遍安分和保守,善于“听话”,在中式的课堂上相对来说安静许多,不善于在课堂上主动提出问题,也不免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西方社会崇尚民主,民主政治赋予了人们高度的自由思考及表达的权利。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成长起来的英国学生习惯于去质疑老师,有独立的思想,认为在老师和家长面前也应该表达出自己的疑问,善于跟老师沟通探讨问题,不惧表达,敢于在方方面面挑战权威。

2.2填鸭式教学与引导式教学

2.2.1 片段一

在“中式学校“数学老师的课堂上,邹老师一直处于黑板前方,对于新学的知识进行单方面的填鸭式教学,直接给出数学公式,让学生直接记住这些知识并且按照它们的逻辑强行进行模仿和重复,并不会顾及那些跟不上进度的学生。英国学生只能边记笔记边听,但是无法理解答案如何得出。

2.2.2片段二

“英式学校“的科学课化学实验课堂,化学老师将所有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化学实验,组内有不懂操作的同学可以求助同组成员,协助其一起完成化学实验,达到学习化学方程式的目的。

将以上两个片段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课堂教育方式当中,反复重复、机械性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点是主要特点。单方面的直接给出答案,而不是在课堂上留有一定的时间鼓励学生自行进行思考从而得出答案。此外,中式课堂的学生一般在课堂上需要以便抄大量的老师黑板板书的笔记,一边听老师讲课,这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一心二用”。枯燥的笔记只会使得学生觉得无聊甚至对课堂失去兴趣。相比之下,英式课堂的教育,孩子们被分到不同能力的班级中,老师鼓励学生提问,讨论任务。老师并不是课堂的主体,只是起到了引导的作用,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更多的是自主探索,自己去发现、犯错及改正。

2.3个人意识和集体意识

在“中式学校”,学生被要求早晨7点到校(英国学校时间是8点到8点半);穿统一的校服(中式的宽松肥大型校服);所有学生集中在一起升国旗,做早操……这些中国学生司空见惯的事情在英国学生眼里还是颇有些不解和搞笑的。一些英式学校的学生会站在窗口嘲笑那些正在进行早操的“中式学校“的学生,甚至觉得“这有什么用,很无聊”。

“中式学校“中的升旗仪式、早操、社会道德教育,都是为了让学生逐步养成集体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社会凝聚力和集体意识。就像体育老师带所有同学每天进行早操的意义一样:早操是训练集体意识的方式,我们要一起做事,而且要正确地一起完成这件事。所有的人同一时间做同一件事,让学生知道他们和其他人是一体的,他们都是团队里的一员。在培养团队集体意识的同时,让学生学会如何与集中中的其他成员友好和谐地相处,培养和睦的人际关系。相反,英式学校的学生认为每周进行的升旗仪式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只要他们知道自己国家的国歌会唱即可,升国旗并不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结。

3教育方式差异的文化探析

3.1价值观取向不同

中国文化中价值取向是以群体为核心的,个体不可以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在这个世界上。中国人在性格上普遍表现为内敛、谦逊,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许多学生从小谨慎小心,个性不外露,且在创意表现上较为拘谨。在学生眼里,将教师与家长视作权威,并将自己的学习全权交给教师,选择权与决定权多不掌握在自己手里。而对于西方文化,则强调个人的主体地位,鼓励张扬个性,自由发展,人本位思想较为浓重。西方人一般习惯于独立思考,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体现自我价值,以自我为中心,并将自身利益看得较重,但是在对个体与群体的辩证关系上容易产生忽略。从纪录片内英式学校教师的表现可以证实以上观点,教师鼓励学生的自由发挥,重视其个人权益,并鼓励学生展示自我个性,强调每个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强调创新意识与求变意识的培养。

3.2文化传统差异

美国人类创始人博厄斯曾经说过,教育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英两国教育的差异与其各自的文化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它主要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历来主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受到辈分、等级权威观念的制约,以人伦为出发点,以礼义为核心。中国的学生在学校里要尊师重道,特别是在课堂上学生要严格遵守纪律,强调对学校权威和老师的服从;在家里需要尊重长辈,尊老爱幼,“家长制权威”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做人要充分认识到“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相比之下,西方的文化以人文主义为出发点,以理性和科学为核心,重视个人的发展。受此文化的影响,在西方学校里,老师的角色就是一个咨询者或者顾问,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老师和学生的关系都是平等的;正如西方教育的始祖——苏格拉底的教学方式“对话式”。他认为教师是一个“产婆”他只能引導“母亲”生孩子而不能代替“母亲”生孩子。在师生的关系上他们是相对平等和民主的。因为他们都是只通往真理旅途中的“探索者”。同样在家庭里,家长都把孩子看成独立的个体,在给孩子做决定的时候都会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兴趣。

3.3民族性格差异

中国属于封闭型的内陆文化。日常生活以静为本位,价值观念以群体为主,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滋生了人们追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从而形成了中国人比较保守,不愿冒险,喜欢稳定的性格,习惯于从事固定的职业。从文化生成的地理环境看,英国则属于典型的开放型海洋文化,四面环海,充满活力的商品经济极大地冲击了人与土地的依附情结,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都是开放、主动的。同时,英国不仅自己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也深受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影响,大部分公民人格独立、思想解放、喜欢新奇且敢于创新与冒险,求变是他们普遍的文化心理。由此形成了两国国家在教育方式上一个保守一个开放自由的风格。

4结语

总而言之,因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在教育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针对这种差异,我们应辩证的看待,彼此尊重,并善于发现不同教育方式的优势与特点,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情况,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创新教育模式,改进教学质量。我们现阶段要做的不是单纯地引进对方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我们需要透过想先看本质,要通过这些差异找到互相可以利用,可以互补的方面,用一种扬弃的观点,借鉴结合自身发展的方面,对自身不完善的加以修正,最终而使双方都达到一种完美的状态。如果两者能相互结合,这将是中国教育改革深入和发展的一大契机。

参考文献

[1] 杜川.浅析中西文化教育的差异[J].青年文学家,2012(10):61-62.

[2] 蓝璘.从教育观念的不同看中西文化的差异[J].群文天地,2012(05).

[3] 梁璐茜.从教育方式浅谈中西文化差异[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6(10):127-128.

[4] 钱鲍华.从育儿方式看中西文化差异[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11).

猜你喜欢

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汉语与英语语言文化的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体现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初探
从《楚汉骄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剧英雄形象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