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光明的诗

2018-09-18朱光明

诗歌月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平原大地重庆

朱光明

平原礼赞

如果没有称得上丰富的大山生活经验

没有生命旅程对大山起伏连绵惊人的复述

現在的我便不可能对我所在的成都平原

有着我自己的理解,比如:它的平坦、开阔

我会怀疑造物主对这些寻常的景象,是否隐藏着深意

河流肆意徜徉,我感受得到它在故意绕弯子

我还可以寻找到这顽皮背后的水草肥美

我会把它理解为河流对大地写下缠绵悱恻的情书

人类、动物、植物、村舍、乡镇、城市

在我的理解里也都成了河流和大地的孩子,孩子呀

生活在平原上的人惯于把日子过得比平原还要平实

日出、日落,这些古老的仪式日复一日地上演

生活在平原上的人们却不再抬起头来眺望远方

我在私底下猜想,他们对远方的眺望

失去的究竟是信心还是好奇心,这一点很有必要

我对平原更多、更深的理解来自一位陌生的姑娘

她身着灯芯绒,在深秋的成都平原

我目送她消失在辽阔的暮色之中

那一刻,我忍不住赞美了平原的苍茫之美

赞美了我内心寂静之美、孤独之美

重庆

生活是一座巨大的迷官,长凉山茂盛的植被

收藏着你永远无法找回的童年时光

而今,你在林立的高楼中,鸟兽虫蚁般

筑下时令性的巢穴,早出晚归奔波于现实主义

重庆用纷繁复杂的交通,勾勒出深不可测的人世

才年过二十,你却拥有了跌宕起伏的人生

你用几段工作经历、几段爱情故事

把这座长江边上的山城渲染得愈发迷人

这些年,你到重庆,离开重庆,又回到重庆

不是离不开陈姓姑娘,这让我怀疑你误把他乡认作故乡

这让我想起我们共同生活过的万源,缩小版的“重庆”

多么美而精致的小城,我们在那里出生成长

在高峰与深谷之间,我们找到了生活的平衡点

生来学会规避风险,在崎岖的道路上如履平地

早些年我时常走进一片山林

世界在我走进山林的那一刻

瞬间小了下来

几棵大树就撑起整个天空

几堆黄土,几块石头就填平了大地

高天远去,辽阔远去,苍茫远去

世界只剩下米粒大小的虫蚁

半尺高的草芥

拳头大小的鸟雀

这个世界的一切都在我眼前

这个世界的一切我都叫得出名

这个世界的一切我都触手可及

只有在这个时候呀,这个世界才属于我

正是在这个时候呀,妈妈:

千万不要唤我回家吃饭

千万不要把我赶出家门

去学习,去工作,去出人头地。

秋天

这些秋天里的树叶像往事一般

在时光的浸染下通透起来

露出了清晰的纹理

澄澈、洁净,在枝头绚烂迷人

层林尽染,不过是改头换面

落叶纷飞,不过是抛诸过往

美如油画的秋天

是草木为一场仪式穿上的盛装

在秋天的画卷中,时光静谧万物祥和

历经失恋、辞职、北漂之后的我

也装作一副轻松的样子

却始终无法掩盖内心的悲凉

如同那悬铃木抖落了枝头的树叶

悄悄在身体里画上一圈年轮

致杨

花朵之所以纷飞,就是因为在季节里

有许多的事情她无法说清

以至于,和这片山岗有了隔膜

就此大片大片地落下

毋庸置疑,我们所熟悉的一草一木

一山一石

都是如此

就连我们,也是如此

植物们呀,略带忧伤且静默沉迷

从何时起,植物们的一年四季

都有着脱胎换骨的美了呀,美呀,美呀

亲爱的,坐下来吧,坐成一卷好山色

一年、两年、十年、百年……

只有好山好水,才配一辈子的相偎相依

高处

这里就是高处了

八台山的最高点

海拔2348米

高处的视野是开阔的

高处的处境是危险的

高处的氛围是孤独的

高处的空气是稀薄的

高处的阳光是疼痛的

高处的温度是寒冷的

高处的石头是坚韧的

高处的植物是健康的

高处的人,是无所适从的

高处的位置

是我自己

累死累活爬上来的

山坡羊

我所说的山坡羊

不是北曲中吕宫

不是南曲商调

而是陕西农村

普普通通的老山羊

创门在这骊山的山坡上

食草、饮水、交配

喜欢陷入沉思

喜欢用沉默来支配着一天的生活

创门在这骊山的山坡上

有着还算肥美的青草

还算清澈的水源

创门极其容易就此沉醉

在一只羊的幸福生活里

而我,在这骊山的山坡上

有着爱沉默的山坡羊

我由此不忍怀古

我不忍高谈阔论,生怕惊扰了创门

猜你喜欢

平原大地重庆
大地之歌
平原的草
数说:重庆70年“账本”展示
浪起山走
仰望大地
仰望大地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裂开的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