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华北是个大漏斗”想到的

2018-09-18齐淑伶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大缸挑水节约用水

齐淑伶

网上腾讯新闻说,遥感卫星显示华北是个大漏斗,水位在急剧下降。

我很担忧,节水,怎样节水?这让我想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小时候的我生活在农村,村里不同方位有四口井,东井、西井、南井和北井。

每天早晨,都有年轻力壮的男人挑水,一根扁担,兩只水桶。水桶里的水都是满满的,水滴滴在路上,形成一条条清晰可见的水线,大家见面就寒暄这句:“你挑几挑(一挑是两桶水)了?”

挑回家的水都倒入大缸里,一缸水盛好几挑水!这一缸水也就用一两天。

无论冬夏,早晨大家共用一盆水洗脸。例如冬天到了,在我家奶奶第一个洗脸,她用毛巾蘸水先擦嘴擦牙,再洗脸,然后轮到我们依次用这水洗脸,最后一个人洗的时候,洗脸水已经浑浊了,但还是要接着用。

早餐,家家户户都是用大锅熬玉米粥,喝粥吃咸菜,没有其他食品。大家吃完饭后要由家庭主妇来刷锅刷碗,那些刷锅碗的水倒入泔水缸用来喂猪,那时家家养猪,毛主席说:“猪多肥多粮就多!”所以每家一年都会养一两头猪。

猪粪拉到地里,作为底肥,种出的粮食有滋有味,特别好吃。在农村,一家炖肉,半条街的人都能闻见香味,毕竟这是原生态食品呀!那个年代,水的利用率极高,几乎不浪费。

我们上小学、中学的时候,全校只有一口大缸,负责给老师做饭的师傅挑水倒进去,缸边放个水瓢,供全校学生享用。一下课,学生蜂拥而至,轮流用水瓢舀水喝,有的同学一瓢水没喝完,别的同学就端过来接着喝,谁也不嫌弃谁不干净。那时没有矿泉水,没有饮料,渴了,就只有大缸里的凉水,同学们也都健健康康的。

1965年夏季,我15岁初中毕业,天天下地干活儿,渴得嗓子冒烟,也没听说过谁下地干活儿还带水。大家没有带水意识,就忍着渴。

我们要想洗个痛快澡,就骑车去昌平的小汤山温泉,一张澡票一毛五,在里面洗一天也没人管,一年洗两次——春季和秋季。不是谁都有钱、有工夫、有闲心去享受泡澡的。大家洗完再花两毛五买一斤五个的大花卷吃吃,乐着呢!

可那时的井水是取之不尽的,河水是奔流不息的。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学校和家家户户都挖井安装了压水机,人们用水就自己“咣当咣当”地压水,不用再去井里挑水用了。

那时的湖边有青蛙蹦跳,赶上雨天,湖水暴涨,青蛙会有节奏地狂叫。河里有小鱼小虾,水清澈见底,渴了喝几口也无妨。

再后来,改革开放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住房条件改善了,物质丰富了,用水量就大大增加了。每户最少一个卫生间,最少三个水龙头,大部分人天天都要洗澡,隔三差五还要洗车,水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尤其农村城镇化,再加上大批的农民精英进城,大批的外地有钱人迁移而来,住房的需求越来越多,水的用量也越来越多。

北京能不是缺水城市吗?整个华北能不是大漏斗吗?水位不下降才怪呢!好在毛泽东时代人们修了密云水库和怀柔水库,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水压力。但是,城市的扩大化和工业、商业用水量不断增多还是让华北地区的水位持续下降。

感谢党中央的南水北调工程,丹江水流入密云水库,北京地区的水位才有所上升。

我们要珍惜当下,节约用水。这不是水费多少的问题,而是珍惜水资源是大事,钱是你个人的,水资源是全社会的,是天下人共有的。为了节水,我们洗脸时把水龙头开得小一点;为了节水,我们的洗菜水存下来可以冲马桶;为了节水,我们洗衣服的剩水可以拖地。

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猜你喜欢

大缸挑水节约用水
节约用水
节约用水
节约用水
挑水
周而复始
小桶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