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类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标准和评价标准研究和实践
2018-09-18黄斌文
黄斌文
(海南政法职业学院,海南海口571100)
教育部文件《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中明确指出:职业院校要开展自身的教学标准体系建设,根据教学标准体系和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课堂教学标准和评价标准建设是教学标准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是所有职业院校未来几年亟待完成的任务。
一、政法类高职院校课堂教学需具备的特点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文件中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以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导模式逐渐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转变。《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也指出要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做一体化”已经成为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1]。课堂教学标准和评价标准的制定需要突出这一高职教学特点。
政法类院校以政治和法学为特色和优势,旨在向社会输送政法人才或法律专门人才[2]。在政法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都十分强调政治、纪律、规矩、安全的意识和行为养成,课堂行为养成又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一环。课堂教学标准和评价标准的制定需要强调这一政法特色。
二、课堂教学标准制定——以海南政法职业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的教师需具备两方面能力,一是专业能力,二是教学能力。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是从非师范类本科院校毕业或是在相关行业工作多年后进入学校工作。教师的专业能力对高职学生而言通常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大多数教师没有受过专业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方式方法的培养,教师对一堂课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的教学环节仍然不得要领,课堂教学比较随意,自由发挥的成分较大,这样很容易造成课堂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且不好评价。课堂教学标准的制定对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作用是很明显的[3]。
海南政法职业学院课堂教学标准,标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要求,主要是强调教师需要遵守课堂纪律,如教师课堂不能乱言论、引导学生正确的世界观等政治纪律,课堂着装规范(着校服、佩戴工作牌等)、学生考勤和课堂管理等课堂纪律。此外,还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进行授课。政法院校的教师要成为讲政治、守纪律的模范。第二部分是课堂的标准教学流程。流程把一堂课该有的课堂元素按照课堂教学规律组织起来,规范了课堂教学。流程中强调教师要有安全意识,需要对教学环境进行安全检查;每次课都要在“教学做一体化”思想的指导下,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安排;讲授新课需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职业素质养成,课堂必须包含与职业活动和岗位工作相关的学习活动,强调“教学做一体”;熟练运用微课、慕课等现代教育技术工具;根据VAK学习理论(此理论是依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将学生分成视觉型学习者(约有40-50%)、听觉型学习者(约有15-20%)以及操作型学习者(约有30-40%)三种不同的类型)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通过讲授、演示或实操满足多种学习类型的需求等内容。具体的课堂教学标准如下:
1.基本要求。(1)遵守学院教师课堂纪律,并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2)教师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进行授课。
2.课堂教学流程。教学环节要完整,每次课一般应当按下列步骤进行:(1)携带必要的教学资料。(2)教学环境安全检查,检查学生到课情况。(3)复习旧课,导入新课。(4)陈述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安排。①有明确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让学生学懂、学会并能应用,培养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学会反思。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获得感悟,学习过程中注重人文精神教育,使学生关爱他人。②难度适中,数量恰当。(5)讲授新课。①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问题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分组教学、讨论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式方法,避免满堂灌和注入式教学。②强调学生职业素质养成,课堂必须包含与职业活动和岗位工作相关的学习活动,如案例学习、项目实操、讨论、角色扮演、小组PK、邀请嘉宾、学习游戏等活动。③熟练运用PPT等多媒体教学手段,鼓励采用微课、慕课等现代教育技术工具,并尽可能使用电子教鞭(翻页笔)实施教学。④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微课、慕课、视频、语音、图片、图表等)通过讲授、演示或实操满足多种学习类型的需求。⑤师生互动。⑥教师对学员应多采用积极评价和反馈,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评价和反馈本人的教学情况。(6)课堂练习、巩固。(7)课堂小结,复习、回顾授课内容。(8)布置任务,提供进一步学习的信息和资源,下次课的概述。
三、课堂评价标准制定——以海南政法职业学院为例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和主体,也是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4]。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需从“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出发,并通过多个角度来评价课堂质量,如学生评教、同行评教、教师教学资料检查等多个角度审视课堂。
1.学生评教。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生评教就开始流行起来且越发受到重视。学生评教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改进起了很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学生评教主要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考核方法、学术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价[5-6]。每一方面还列出了很多条具体的评价指标,这些指标主要还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学生(尤其是高职学生)对很多方面的多条指标都把握不好,大多数的学生的知识和实践水平确实还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而且一条一条的评价很繁琐,导致部分学生很反感,应付了事,甚至出现为了完成任务一人代多人评教的现象,导致评价效果失真。此外,很多学生往往打的是感情分,如关系好的给高分、平时要求不严且考试易通过的给高分等,这样往往造成评价失实。
为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学院不是采用给教师各项教学指标打分的方法进行评教,而是采用学生是否学会作为评价点,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学生掌握了教学内容才真正是课堂教学的目标。学生采用五分制评价,授课内容完全掌握为5分,授课内容大部分掌握为4分,授课内容基本掌握为3分,授课内容少部分掌握为2分,授课内容没有掌握为1分。此外,学院课堂评价标准中规定学生评教占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总分的50%。
2.教师同行评教。教师同行评教是从第三方的视角客观且专业的评价课堂,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十分重要的一环[7]。教师同行评教由教学督导、各系部教学质量评价小组具体组织实施。为确保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数据的完整性,要求专业教师相互听评课基本做到全覆盖,即每位专业教师要听本专业内所有任课教师(含兼职、兼课教师)的课,兼课教师要完成本学期规定的听课任务,原则上优先听担任课程所在专业教师的课。同行评教包括教学督导评教、本系和本专业教师评教、其他教师评教,学院课堂评价标准中规定教师同行评教占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总分的30%。表1(见附表)为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
3.课堂教学资料检查。课堂教学资料准备可以直接反映教师备课的程度和教学进度计划的情况,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基础。学院课堂评价标准中规定教师资料检查占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总分的20%。表2(见附表)为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
附表
表1 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
表2 教师教学文件资料质量评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