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雅庄矿松散煤层动压巷道支护技术研究

2018-09-18刘大雷

现代矿业 2018年8期
关键词:钢带锚索采空区

刘大雷

(山西汾河焦煤股份有限公司)

李雅庄矿2#煤层松散破碎,巷道受动压影响时,变形量大,两帮移近量在2 000 mm以上,巷道在服务期间需要多次返修。针对该类型巷道的支护难题,有专家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认为煤层松散破碎且受动压影响会导致锚杆锚索支护体整体性差,普通的巷道护表构件强度偏低,造成巷道出现大变形[1-6]。本文在分析工程地质资料、巷道围岩应力分布情况和引进新型支护材料的基础上,提出新支护方案,以解决该矿此类巷道支护难题。

1 工程概况

该矿2-607工作面开采2#煤层,煤层松散破碎,厚3.26 m,含0.2 m厚夹矸,煤层倾角为5°~16°,平均为7°。2-6072巷埋深556~617 m,与邻近2-605工作面净煤柱为20 m,2-6072巷掘进时2-605工作面正在回采,2-6072巷长1 417 m。煤层直接顶为泥岩,厚1.3 m,之上依次为1 m厚细粒砂岩、2.5 m厚粉砂岩。直接底为泥岩,厚0.8 m,往下依次为1.4 m厚细粒砂岩,5.87 m厚砂质泥岩。巷道布置情况见图1。

2 巷道围岩应力分布

采用SYY-56型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装置在2-6072巷道内进行地应力测试,最大水平主应力为12.04 MPa,最小水平主应力为6.4 MPa,垂直应力为14.49 MPa,为σV>σH>σh型应力场,测试区域地应力场在量值上属于中等应力值区域。巷道最佳布置形式为巷道轴向与最大水平主应力的方向垂直。2-6072巷不是最佳布置方位,与最佳布置方位相差75°,巷道变形受到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的影响较大。

图1 2-6072巷布置

基于地质资料和地应力测试结果,建立FLAC3D数值模型,模型尺寸为300 m×50 m×50 m,边界条件上部为自由边界,四周和底部铰支。数值模型见图2。

图2 数值模型

2-605工作面回采后,2-607工作面侧垂直应力分布特征见图3,可以得出:

(1)受2-605采动的影响,2-607工作面侧垂直应力分布与原岩应力状态有明显不同,垂直应力先升高后降低,远离采空区后逐渐接近原始垂直应力。

(2)距2-605采空区2.7 m处侧向支承应力达峰值30.05 MPa,原岩应力为15.81 MPa,峰值应力集中系数为1.90。

(3)距2-605采空区10 m处侧向支承应力降为24.71 MPa,应力集中系数为1.56;距2-605采空区20 m处侧向支承应力降为21.95 MPa,应力集中系数为1.39;随着距2-605工作面采空区距离增加,应力集中系数逐渐降低。

(4)2-607工作面侧距2-605采空区50 m处垂直应力大小与原岩应力大小相同,即2-605采动影响范围为50 m。

图3 2-607工作面侧垂直应力分布特征

由上述分析可知,净煤柱为20 m时,垂直应力集中系数为1.39,2-6072巷应力集中较高,需加大巷道支护强度。

3 新型支护材料

根据李雅庄矿支护现状,引进3种新型支护材料:W钢带、W钢护板、锚索托盘,并对W钢带和锚索托盘进行了力学性能试验。

4 mm厚W钢带抗拉性能试验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见图4、图5。通过实验室与数值模拟分析对比,得出W钢带受拉时典型的破坏过程:拉力增加,在孔周围产生应力集中增加,受拉时孔周围的应力集中,在孔宽度变化处4个位置的应力集中最大,当应力集中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出现裂纹,出现裂纹的位置在4个最大应力集中处随机出现;拉力继续增加,裂纹进一步扩展;当裂纹扩展到一定程度后,钢带破坏,失去使用价值。

图4 W钢带抗拉性能试验结果

新型锚索托盘的承载能力试验结果见图6、图7。可以看出,锚索托盘的承载能力在900 kN左右,完全满足φ21.6 mm锚索承载能力需求;锚索托盘在承载初期就由拱承载,随着拱变形,锚索的承载能力迅速增加,当拱变形到一定程度后,承载能力下降,当调心球垫触底后,承载能力迅速上升,此时在井下实际中托板已失去承载能力。

图5 W钢带抗拉性能数值模拟结果

图6 锚索托盘承载能力试验

图7 锚索托盘承载能力曲线

采用W钢带和W钢护板为护表构件,加强锚杆支护的整体性和护表强度,把锚杆预紧力均匀地分布在巷道顶板和两帮上,减少围岩完整性的降低,形成刚度较大的预应力承载结构,充分发挥围岩自身的承载能力,降低巷道围岩变形量。

顶板采用φ21.6 mm锚索补强支护。矿上原锚索托盘为平钢板,托板结构存在设计缺陷,无法安装调心球垫,当锚索与围岩有夹角时,容易出现锚索托盘剪切锚索的现象。平托板受力差,制约锚索预应力有效扩散。采用新型锚索托盘后,锚索能够施加原来3倍的预紧力,调动深部围岩与锚杆支护形成的浅部承载结构共同作用,进一步提高锚杆支护系统可靠性。

4 支护设计

锚杆杆体为左旋无纵筋螺纹钢筋,直径为22mm,长2500mm,屈服强度为335MPa,采用CK2340和Z2360各一支树脂药卷。锚杆托盘为方形带拱托盘,尺寸为150mm×150mm×10mm,配调心球垫和1010尼龙垫圈。W钢带护顶,厚4mm,宽280mm,长4700mm,孔间距为900mm。W钢护板护帮,厚4mm,宽280mm,长450mm。顶板锚杆间排距为900mm×900mm。帮部锚杆间排距为800mm×900mm。锚杆预紧扭矩要达到400N·m。锚杆全部垂直巷道顶板和帮部打设,考虑到施工需要, 允许5°误差。锚索为φ21. 6 mm,1 × 7 股高强度低 松弛预应力钢绞线,延伸率为3. 5%,采用1 支 K2340、2 支Z2360 树脂药卷。锚索托盘为300 mm × 300 mm × 16 mm 高强度可调心托板。顶板锚索 长6 300 mm,“三·三”布置,锚索间排距为1 500 mm × 1 800 mm。煤柱侧帮锚索长4 300 mm,“二· 一”布置,排距1 800 mm。锚索预紧力为300 kN。 巷道支护设计见图8。

图8 巷道支护设计(单位:mm)

5 矿压监测

新支护方案应用于井下后,采用十字布点法进行巷道表面位移监测,巷道顶板和两帮变形情况见图9。可知,巷道变形时间长,测站距掘进工作面迎头80多m时巷道还在变形;两帮变形量大于顶板下沉量,两帮移近量稳定在165 mm,顶板下沉量稳定在116 mm;顶板和两帮均主要以整体变形为主,巷道顶板和两帮浅部围岩均没有破碎,完整性较好,锚杆锚索支护系统充分发挥了主动支护作用,保证了围岩的完整性,巷道支护效果满足工作面正常回采的需求。

6 结 论

(1)2-6072区域地应力场在量值上属于中等应力值区域,为σV>σH>σh型应力场。根据地应力场理论,2-6072巷与最佳布置方位相差75°,巷道变形受到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的影响较大。

(2)邻近2-605工作面采动影响范围为50 m,煤柱为20 m时侧向垂直应力集中系数为1.39。

图9 巷道表面位移监测结果■—顶板下沉量●—两帮移近量

(3)采用W钢带和W钢护板为护表构件,加强锚杆支护的整体性和护表强度,把锚杆预紧力均匀地分布在巷道顶板和两帮上,充分发挥围岩自身的承载能力,降低巷道围岩变形量。采用新型锚索托盘,锚索能够施加原来3倍的预紧力,调动深部围岩与锚杆支护形成的浅部承载结构共同作用,进一步提高锚杆支护系统可靠性。

(4)井下试验表明,新支护方案在巷道浅部围岩形成了刚度较大的承载结构,巷道变形量显著降低,两帮移近量稳定在165 mm,顶板下沉量稳定在116 mm,满足工作面正常回采的需求。

猜你喜欢

钢带锚索采空区
老采空区建设场地采空塌陷地质灾害及防治
CVT钢带轴向偏斜机理及对钢带失效的影响
热轧65Mn宽钢带扁卷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瞬变电磁法在煤矿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
敦德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后采空区的治理
赵庄煤业13102巷围岩补强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试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一种新型扩体锚索在软土地区复杂深基坑中的应用
“2019钢带质量控制技术研讨会”召开
不同锚索参数对预应力场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