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志愿者的社会服务初探
——以湖南师大对口扶贫点插柳村的“社会大课堂”为例

2018-09-18谢雱黄珊珊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8年8期
关键词:美育志愿者村民

◆谢雱 黄珊珊(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志愿者一词源于拉丁文中的“voluntas”。美术志愿者是指在自愿的条件下,无偿地将个体的美术技能知识、智慧、经验等贡献于社会,以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和福利事业发展的人,又称义工。

一、美术志愿者社会服务的基本范围

湖南师大美术学院现有一支活跃于学校对口扶贫点插柳村的美术志愿者服务队伍,其成员既有院领导、青年教师,也有在读的博士生、硕士生与本科生。他们正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要“发挥专业优势,开设厚基础、宽口径、多样化的教师教育课程。创新教师培养形态,突出教师教育特色……造就学科知识扎实、专业能力突出、教育情怀深厚的高素质复合型教师”①的指示精神。

插柳村位于湖南省绥宁县,地处湘西南部,既是国家级贫困村又是苗族聚集地,它至今仍保留了部分完整的苗寨建筑以及手工刺绣、饮食等苗俗生活文化。通过近几年湖南师大美术志愿者在该村的诸多服务活动,其社会服务的范围主要涵盖以下几项:送课下乡、送教上门、普及美育知识、发掘村落文化新资源、建设美丽乡村等。

二、美术志愿者社会服务的基本功能

美术志愿者社会服务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与地域特色的文化传承

志愿者服务秉承的精神是“奉献、互助、友爱、进步”。首先,美术志愿者的服务活动起到了社会“调节器”的作用,推动了村民与社会的融合。其次,美术自愿者服务活动促进了村落中人与人的互助与和睦。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崛起,当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似近实则远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而志愿者的服务活动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拉近了相互间的情感。再次,美术志愿者通过田野调查与实地走访等活动所挖掘出的诸多有研发价值的民俗文化元素,又以调查报告、文集与美展、摄影展等形式展示出来,已引起了诸多社会机构及专家学者来关注濒临消失的苗族俗文化及艺术。

(二)提升了服务对象的生活品质

志愿者服务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社会的均衡发展。就插柳村的美术志愿者所提供的服务活动来看,村民们既享受到了普及美育又践行美好生活的“集体福利”式的服务,其下一代也享受到了“送课下乡”“送教上门”的专项服务。例如,在村办美术馆举办当地风情的绘画写生、摄影以及苗家手工艺品展,让村民们感受、提升了对自身美好生活的认识;再如,为喜欢美术或有美术特长的村民子女“送教上门”,不但能使这些孩子通过美术的“家教”与“家庭作业”深化自已对家乡的热爱,更能通过这种“补课”的方式树立起他们将来要成为一位美术家或设计师并用“反哺”的方式来感恩、造福家乡的雄心壮志,等等。

图1 插柳村高地美术馆

图2 游客参观美术馆

(三)提高了志愿者自身的综合素质

志愿者服务既是利他的过程,也是利己的过程。这种“利己”:一方面有助于提高美术志愿者的专业素养。如美术志愿者通过调研、走访插柳村的苗族建筑与风土人情并对它进行感知、分析、整理或创作,能升华其审美情趣、深化其审美体验以及激发其美术创作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美术志愿者的社会实践能力。这是因为志愿者的服务活动离不开与服务对象及社会之间的多向互动,是美术师范生走出校园、接触社会及积累社会经验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这种志愿者的服务活动为培养其社会美育能力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与广泛接触社会的良机。例如,美术志愿者在调研活动中,前期就需要多方面收集插柳村的相关资料,后期也需要根据实际制定出最佳的建设方案,这之间就需要和当地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的文化专业人士进行交流探讨。这不仅使美术志愿者在实践中锻炼了自身的“一专多能”,也在活动中明确了人生的目标与认识了自身的价值,还在这种良机中培养了其社会交流与协调能力,且能快速地融入“社会大课堂”。

三、美术志愿者社会服务的有效途径

美术志愿者、特别是美术师范生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送课下乡与送教上门

由于插柳村属国家级贫困村,自然其整个教育的条件及水平都比较落后,美育的需求更是无人问津。为改变这种美育文化推广的困境,湖南师大的美术志愿者们遵照“要重点解决基础教育阶段美育存在的突出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让每个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②的指示精神,他们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因材施教地开展了多项美育或美术教学的服务活动。

“送课下乡”是指以班级教学的形式服务于插柳村的中小学生,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美术志愿者选用优质的课程资源结合当地的特色在村小开展的教学活动,目的是培养儿童的初步审美素养与普及美术常识;另一类是美术志愿者为当地的中考与高考的美术特长生开设的假期培训课程,其目的是提升特长生的美术技能知识,使他们能顺利地升学。

图3 美术志愿者在教学

图4 美术特长生在插柳村的培训

“送教上门”是指以“私人订制”的方式为有特殊需要的一个或一群儿童开设的美术教学,旨在通过这种“补课”的方式给予儿童更多的校外帮助或关爱。如《家乡美》就是专为留守儿童开设的教学课程。美术志愿者为了营造真实的学习情境,将课堂搬到田野中,他们先展示一组插柳村以前的老照片,让儿童细心观察并鼓励他们积极讨论家乡的变化;然后,再让他们在对比的体验之下,以写生的方式描绘出自己眼前的家乡美景。这种授课方式既丰富了儿童们的校外生活,又培养了他们寻找、发现、表现、热爱家乡之美的意识。

图5 美术志愿者在为儿童做示范

图6 插柳村儿童在绘画写生

此外,由于美育是一门与自然地理、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所以美术志愿者们还通过举办苗寨村落摄影展、插柳村写生画展等形式为当地的中老年村民进行了美育普及活动,这些活动既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生活,又使美育活动做到了生活化与多样化,也加深村民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二)调研民俗文化,发掘村落文化新资源

鉴于插柳村是苗族集聚地,迄今仍保留了部分完整的苗寨建筑以及手工艺刺绣、饮食等苗俗生活及文化的实况。美术志愿者们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与走访村落老人的调研,为开发村落的旅游休闲项目设计了一整套方案,为村民的私人手工艺作坊专门设计了颇具地域特色的系列图案且让村民将其绣在鞋垫、服装以及新娘的盖头等物品上,还专门为未来的旅游文化经济开发设计了插柳村村徽等,这些统筹兼顾的做法,发掘了村落文化的新资源,将艺术文化与扶贫经济紧密结合,使扶贫+建设“美丽乡村”的工作更加精准到位。例如,由地方政府与湖南师大共同打造的插柳村文化艺术生态园,就融艺术家度假、创作、写生等功能融一体,它包括了艺术家工作室、艺术餐厅、艺术客栈、美术馆以及写生与摄影基地等。像艺术客栈就是由村民的老旧房屋翻修而成,为了增添房间的艺术性,美术志愿者们还捐赠了部分作品对房屋的内部进行了适当的艺术装饰。

再如,美术志愿者们为了开发插柳村,除了成批次地在村美术馆展示乡村写生作品、乡村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摄影作品外,还拍摄剪辑了微视频作品30余段,等等。他们这些把艺术与村落民俗文化巧妙结合的做法,在真实还原当地原生态美貌的同时确实积极地创造出了许多新的乡村文化,为建设“美丽乡村”的工作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

图9 插柳村村民家改建成的艺术客栈

图10 美术志愿者设计的插柳村村徽

四、相关的思考及建议

(一)服务对象的问题

目前插柳村的经济比较落后,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均外出打工,留居人员主要为老人、妇女及儿童,且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接受新事物的反应较慢。首先,表现在文化教育观念上的落后。由于历史与现实的诸多原因,插柳村的大多数家庭普遍认为孩子只需接收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文化常识,将来能外出打工赚钱的养家糊口就行了。正是由于村民们持此种陈旧的观念,因而他们认为美育作用不大,所以不太支持孩子们花费多余的时间去接受美术学习,个别村民甚至认为那纯属“不务正业”。此外,不少儿童因“留守”而心理问题不少。湖南师大美术志愿者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留守儿童”,而这些孩子由于长时间缺乏父母的关爱与呵护,不少儿童均存在着程度不一的如自卑、孤僻、情绪消极及自控能力弱等心理问题,导致美术自愿者们为他们开展美育活动时,这些村民的下一辈——儿童们不仅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不高,而且还出现学习不自信、不敢与老师交流、甚至到不遵守活动秩序等现象,一定程度地影响了志愿者服务的质量及效果。

(二)志愿者自身的局限性

首先,湖南师大的美术志愿者多为在校的美术师范生,他们还处于大学的学习阶段,当中的不少人还未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与教学技能,所以在服务时只能凭借有限的技能知识开展教学,导致活动不够深入,效果未尽人意。例如,受村落教育条件的限制,美术志愿者的教学大多只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或通过讲授或手工示范来完成教学任务,且大部分的活动只是绘制和制作简单的美术作品。这就一定程度地限制了美育或美术教学信息量的扩张,也不利于儿童通过美术学习来拓展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各方面的技能知识以及掌握现代化的学习方式及手段。

再者,由于美术志愿者对绥宁县及插柳村的历史、文化、经济、自然资源了解不多,加上志愿服务活动的时间有限,以致于他们在开展民俗文化的调研与制定开发项目时,所依赖的大多数材料只能来源于网络或已有的零散文字材料或走访的口述材料,而难以充分利用或深度挖掘本土潜在的或深藏的各方面资源,导致设计的开发方案或项目中有地域特色的不多而共性化、同质化的现象偏多等。

(三)几点建议

鉴于插柳村美术志愿者服务活动的范围广、难度大等情况,我们特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与建议:一是美术志愿者的美育服务绝非是短期行为,要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才能可持续发展地传承下去;同时,在教学方式上还可更加多样化,除了现有的“送课下乡”与“送教上门”之外,还可考虑采取“走教”“支教”“巡回教学”“流动授课”“对口辅导”、甚至“远程教学”等多种形式,这样乡村的美育一定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根本性的好转。二是在美术志愿者的某些服务项目上,可考虑联合多学科专业师生采取混合编队的方式来做,这样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要开发好插柳村的苗寨旅游休闲项目,如果在做方案设计时能加进湖南师大的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音乐学院,甚至生命科学学院的师生,在集思广义的基础上,无论是从项目的设计、实施还是项目的文化、经济价值上都将能获得倍增的效应。三是扩大视野、广开渠道、创新志愿服务的新路子,如通过各种途径引入一些有社会担当又有实力的文化传播公司或旅行社等企业加盟来插柳村投资建项目,相信又能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文化经济效应。

结语

志愿者服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是当代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与体验的一个有意义的事件与阶段。同时,它也是学校与社会、学生与生活紧密联系的重要通道。随着湖南师大美术志愿者们在插柳村服务活动的不断深化,相信他们一定能在这所“社会大课堂”中茁壮成长,成为“美丽乡村”的建设者与见证人。

注释:

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

②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猜你喜欢

美育志愿者村民
志愿者
我是志愿者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我是小小志愿者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