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2018-09-17蒋庆芳

考试周刊 2018年82期
关键词:有效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主张提倡学生的素质教育,加强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小学老师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衡量课堂教学成功的标准。所以,现在的课堂教学都在研究如何进行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别是小学数学课堂,更要改变以前的古板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新课标的推出,改变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氛围,原先的一言堂和无声无息不复存在,变成现在的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发言和探讨。虽然课堂的氛围变得活跃,但关键是要有教学效果,这是每一堂课老师必须关注和实现的问题。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呢?

一、 建设适宜的教学意境

小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和学习一般都是从询问和提问的过程中开始的,并在问题的回答和研究解答的过程中进行升华和进步。所以,在小学数学的课堂建设适宜问题意境是引发学生兴趣的最佳方法。例如,在学习“0的意义是没有”的知识时,老师进行课堂意境建设,让学生参与,引起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热情,以渴望的心情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和探索过程中。在上课开始时,进行多媒体的教学课件的播放,一片各种颜色的气球在天空飘动;同时取一些气球和小学生共同玩放飞气球的游戏,放飞一个气球,就问学生还剩下几个,等到放飞了手上所有的气球时,老师问学生,还剩几个?学生回答没了。从而引出课堂的要讲述的知识“0”,就是表示没有的意思。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学到了课堂的教学内容,同时也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并不枯燥,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从而引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引起了对知识的渴望和探寻的热情。所以说,把学生带入适合的教学意境,让枯燥乏味的小学数学课堂变动生动有趣,可以引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兴趣,让课堂充满活力和生机。

二、 进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学生的学习效果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效果需要教学老师进行引导,学生才可以有方向有目标地进行有效的学习。所以,在小学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给学生多留一些思考和研究的时间,进行自我分析和表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在关键的时候进行指点和引导就可以了。比如,进行“数学广角,重叠问题”的学习时,先组织学生进行投票统计后,提出问题“热爱篮球的12人,热爱排球的11人,共有多少人?”学生纷纷回答“23人。”“正确吗?”老师接着又问,学生听到老师的问题不免思考起来。这样的问题不能够直接进行加法计算,如果不正确,会是哪里有问题呢?学生开始思考数据信息的来源,进行重新研究和分析问题。老师让学生重新进行数据的统计。学生进行统计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两个体育项目都喜欢。老师引导学生把热爱篮球的学生号码放在一起,把热爱排球的学生号码放在一起,兩项都喜欢的放在中间,分别把热爱篮球的学生号码圈成一个圆,把热爱排球学生的号码圈成一个圆,这样中间就有一部分交叉重叠的部分。学生通过亲自分析动手画图,明确了重叠问题,而且印象深刻,老师在整个过程中只是引导和提示,并没有参与,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三、 合理运用多媒体电子设备教学

现在的教学工具多种多样,多媒体教学相比较以前的图画、小黑板等教具,更具有灵活性和直观性,具有身临其境的效果,很受小学生的欢迎。例如,在进行学习“被减数”的问题时,老师出了一道题,学校的体育组有排球,小学生拿走了8个,还剩下6个,原来体育组有几个排球呢?有一些学生会这样计算“14-8=6(个)”。这些学生没有理解问题的结构,不明白问题和给出的已知条件的关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制作了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活动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画面先显示体育组,提问“你们知道体育组里有多少排球吗?”学生马上回答“不知道。”接着老师进行播放课件,课件显示学生拿走8个排球,老师问“这是从哪里拿走的排球?”“从体育组。”学生答。画面接着显示体育组里有6个排球,继续问学生,“体育组原来一共有多少个排球呢?”“14个。”学生回答。“怎么知道的呢?”“把拿走的排球放回去就知道了。”随着学生的回答,画面显示放回8个排球。“如何求原来体育组有几个足球,该怎么计算呢?”“8+6。”学生通过对媒体的演示的观看,结合老师的提问,对这样的问题完全明白了。借助适应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建立师生间良好的互动关系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是主体,但是学习气氛和学习意境需要老师的培养和建立,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关系是课堂效果的保证。在课堂上,老师的情感带动学生的情绪和心情。老师能够在课堂进行适当的表扬性的、激励性的或者幽默的话语鼓舞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更好地实行有效教学。例如“129+49”这个习题的讲解时,老师问,“这个题进行简便方法计算,有几种方法?”学生争先举手,“大家把方法写下来看看谁的方法多,还好。”学生写出了多种方法,“你们真是聪明,竟然写出这么多的方法。”对不爱发言回答问题的学生,可以进行微笑鼓励,“你有那么多好方法,说一个大家学习学习。”对于学习较好,但有时没有回答正确,老师用询问的眼光看着他,“这样对吗?仔细想想。”等等,这样的课堂大家都愉快地参与其中,气氛融洽。在课后,老师主动和每个学生沟通交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鼓励和表扬;对学生的作业诚恳地评判,并和学生交换思想,倾听和接受学生的不同观点和看法,认真引导改造错误想法,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和学习方法。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要改变原有的枯燥古板,运用各种适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营造良好教学氛围和意境,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课堂的知识的学习。通过对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结合适当的教学工具,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达到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涂帮强.刍议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东西南北:教育,2017(2):00211.

[2]李赤新.刍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00197.

作者简介:

蒋庆芳,安徽省亳州市,亳州市丹华小学。

猜你喜欢

有效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