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法在《高等数学》课程中的实践初探
2018-09-17张郑芳
张郑芳
摘 要 本文以一个典型案例讲述PBL教学方法在《高等数学》课程中的实践效果。首先,简要叙述PBL教学法的主要元素。其次,以重积分应用——曲面面积计算为例,深入讨论PBL教学法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具体实践过程。最后,总结PBL教学法在《高等数学》课程中的优势和劣势。
关键词 PBL教学法 实践 高等数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PBL教学法简介
以問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 Barrows 1969 年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
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有很大不同,PBL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 PBL 将学习与更大的任务或问题挂钩,使学习者投入于问题中;它设计真实性任务,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PBL教学法的基本思路包括如下四部分(图1):
PBL教学法作为跨学科的学习方式,可以促进学生不断地思考,学生为解决问题需要查阅课外资料,归纳、整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有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改变了“我讲你听,我做你看”、“预习-听课-复习-考试”四段式教学方法,让呆板孤立的知识片化作整体知识链,触类旁通,突出了“课堂是灵魂,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关键”的教学理念,PBL教学过程中教师慢慢“隐退”,仅在关键时刻起到点拨、支架与教练的作用,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库,而是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学科专家、信息的咨询者。
2 PBL教学法在高等数学课程中的实践案例分析
《高等数学》的诸多知识点来源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譬如重积分引自平板和不规则体的质量求解,第二类曲线积分是对变力做功的求解,第二类曲面积分是对流体流量的求解等。因此,该门课程引入PBL教学法有一定的背景基础。通过深挖数学问题的背景知识,联系工程、经济等领域的实际问题,并把这些问题引入课堂,以问题为导向,传达给学生的将不再是生硬、孤立的数学知识点。
本文实践的案例是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的,即超星泛雅平台(网址:http://hdu.fanya.chaoxing.com)中的PBL模块完成的。该模块能实现包括分组、PBL项目发布、项目报告提交、自评、组内、组间和教师打分、作业等多项功能。是学生和教师喜闻乐见的网络平台,当然也存在一些技术上的瑕疵,总体来说瑕不掩瑜,可圈可点。
2.1 PBL教学法实例——《高等数学》中重积分的应用:关于曲面面积元和投影面积元关系的讨论
在同济大学编著的第七版《高等数学》下册第十章第四节重积分的应用第一部分,讲述了曲面面积元和投影面积元的重要公式,即
其中,曲面方程为S:z=,∈D,D为曲面S在xOy面上的投影区域,函数在D上具有连续偏导数和。
在通常以知识讲授的教学中,教师占主导地位。教师能把上述关系从特殊到一般分析得入木三分,但是学生接受起来却是费尽和收效甚微的。而本文把此知识点作为PBL项目,让学生分组讨论,撰写报告,学生觉得是新奇而有趣的。首先,学生有高中的立体几何的先验知识,这个问题的特殊情况,学生能分析清楚。其次,二面角的关系转化为两平面的法向夹角的关系,在该课本第八章里面学习过。最后,把特殊情况通过极限的形式推广到一般情况,这是学生所欠缺的。但是,通过分组讨论,互相激发,容易在激烈的讨论中,使问题往更深入、更严谨的方向引导。所提交的报告中,确实有学生组提到了极限的思想,给出一份完整的项目报告。
PBL教学法方法,学生普遍觉在知识点的掌握上效果很好,掌握知识点深刻而且牢固。在接下来的独立作业中,对该公式的理解和应用效果理想。
2.2独立作业——关于曲面面积的计算
在PBL讨论完后,为了检验效果,在网络教学平台发布了一题求解曲面表面积的作业。在课堂上,学生独立思考,把求解的过程后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提交。该例题如下:
例:计算双曲抛物面=被柱面2+2=R2所截出的面积 A。
从该题答题的结果来看,学生对上述讨论的曲面面积元与投影面积元关系的掌握十分理想。学生不仅知道了该公式的来龙去脉,也对该公式的应用信心十足。这题的准确率达95%以上。
3 PBL教学法在高等数学课程实践总结
从学生的满意度调查来,看PBL教学方法在《高等数学》课程的实践是成功的。其主要的优势有如下三方面:
(1)形式新颖,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项目讨论的积极性高。
(2)通过自学和讨论的形式,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吸收效果好。
(3)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当然,和传统以知识传授,教师主讲的模式相比,也有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如下三方面:
(1)花费课堂时间较多,效率不高。在小组的讨论中,大概占用课堂时间是20分钟。如果是教师主讲,大概在五分钟左右。
(2)学生和教师课后花费时间较多。在撰写报告、项目评分阶段,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老师在项目设计、录入、打分等环节也花费大量时间。
(3)网络平台尚待改进。例如: 网络平台存在分组不能更改、手机app未设置PBL功能、评价体系比较繁琐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同济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第七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