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PPP模式
2018-09-17宋铭明
宋铭明
摘 要 综合我国水环境现状,推动PPP模式在我国的快速发展。总结地方PPP项目特点,有效采用PPP模式进行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建设的有效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流域水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典型案例的PPP模式方案,有效搭建合作关系达成管理运营的高校模式体系,为PPP模式在水环境领域的发展奠定有效的思路和指导经验。
关键词 流域水环境 综合治理 PPP模式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1流域水环境治理技术体系现状
1.1水环境检测与经济增长概况
鉴于数据检测发现沙漠化面积非常严重,导致的水资源保护不到位,又因过度利用及开发使用地下水,而造成了水供给补充不足,使不同地区地下水循环得不到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保障,对人民群众及经济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障碍。因此通过提醒人们对水资源的使用要科学合理使用,针对此项目标亟需确立申请国家及政府的大力支持与监督监控,才能实现保护水环境的长远目标规划。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引导下,充分利用水环境及经济持续发展为契机,带动社会及城市各方面经济建设的发展,真正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影响因子,坚持原则遵循水在大气环境中循环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规律,合理利用及开发这一项不可或缺的水资源生态环境。
1.2流域水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
流域水环境治理责任不明确,在政府主导的投资模式下,确定终极责任人,建设质量也不需对后期运营负责,我国水环境治理所需资金以政府,流域水环境治理市场融资和管理效率低,尤其是近年来流域水环境治理出现了巨大的投融资缺口,流域水环境治理具有复杂性、高投入性、系统性和持续性等,以污水处理厂和截污管网建设消除点源污染为主导的传统水环境治理模式和技术体系,各专业虽有丰富高效的技术措施和较为完备的技术体系,无法实现系统的长期稳定,应重视各专业的技术整合。
1.3市场化模式下PPP模式现状
流域水环境治理的PPP模式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能够有效地解决流域水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典型的流域水环境PPP模式架构。PPP模式中项目公司是流域水环境治理的终极责任人,对环保企业技术、资金、管理及资源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PPP模式既能满足地方政府在现有的财政预算内,按照治理绩效最终获得恰当的回报。
2水环境综合治理PPP模式的项目成功经验
2.1PPP项目的实施情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合理制定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概况,政府下大力度开放市场公开招标方式,采用PPP模式治理模式解决水环境治理的主要问题。社会资本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以支流治理为关键,通过项目实施达到解决污染物指标及黑臭的水质标准等问题的解决方案,水质得到有效提升,水生态健康系统显著改善。为保障社会生态环境资本的合理投资收益,项目采用“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河道服务”PPP组合模式,与金融机构签订融资协议,共同构成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的合同体系。政府对社会投资人进行绩效考核,流域水环境生态保护突出位置,引入PPP模式治理截污工程,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就近分片处理,形成完善的污水收集、处理、回用体系,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特许经营PPP模式,污水处理厂采用BOT模式,政府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向项目公司支付政府购买服务费,分为可用性付费和运营维费。
2.2 PPP示范项目的成功经验
采用PPP模式推进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社会资本方作为项目的唯一终极责任人,责任主体明确。增强项目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助于项目的顺利推进和流域水环境质量的长期改善。第一,推广简政放权、优化服务PPP模式,有利于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解決市场参与公开与透明的问题;第二,推广让专业人干专业事,有利于PPP模式市场配置资源。政府制定水环境治理目标和考核标准,优化设计缩短工期,双方权责明晰。政府将服务费支付与服务质量挂钩,切实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共赢;第三,推广PPP模式有利于惠民生结构,促进改革稳步增长。政府协助监管情况下,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第四,推广管理创新PPP模式有利于推动金融、科学技术。社会资本整合国内外权威专家和技术团队,在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中进行大量基础调研和科学论证。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提出流域层面综合统筹的总体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案,通过金融创新,降低融资成本,通过管理创新实现区域水厂与流域运营维护一体化,有效降低运营成本,确保水环境治理工程可持续发展。
3结语
目前,我国正全面整治水环境污染现状,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水环境治理需要政府动员社会公众机构参与与支持整合的公众责任。进一步推广我国PPP水环境治理项目,而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和指导。推动政府职能范围协助监督管理下,将PPP模式功能有效地打破传统水环境治理模式,做到多办事、办好事、少花钱,引入技术让专业人干专业事,选资金实力、社会责任强的社会资本方作为项目终极责任人,为流域治理成效负责,以有限的公共资金撬动社会投资,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真正实现物有所值。确定PPP项目中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方式和运作流程,成功应用PPP模式于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工程中,从而提高项目所在地水环境治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程言美.基于4P模型的水环境治理PPP项目运行分析与差异化评价[J].财会月刊,2016(23).
[2] 庞洪涛等.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PPP模式探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7(01):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