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生成结构与评价方法建构
2018-09-17王忠武
摘要:人性问题错综复杂,要对其进行科学的认识和价值判断,需要探悉人性的生成结构和评价特点,在搞清人性本身真相的基础上确定合适的评价原则和方法。人性具有自然、精神、社会三层面的存在形式。人性价值包括人性自我价值和人性外在价值,人性评价就是评价人性的自我价值和外部价值,即判断人性自身所获得的满足尊重程度和人性所产生的外部功利与道德效应。要完整准确地理解评价人性价值,需要认识人性存在的稳定性和变动性,明确评价的主体原则与尺度,把科学方法和人文方法结合起来。在评价标准选择上,要坚持历史评价和道德评价相统一原则。人性善恶的评价标准是多种多样的,但其最根本的判断标准是社会实践效果。以社会实践效果评价人性善恶,可以大致确定其基本内涵与边界,建构起人性善恶分布的象限模型。
关键词:人性结构;人性价值;人性评价;人性善恶;象限分布
中图分类号:B0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8)06-0062-06
人性善恶之判断事关人类文化自觉和未来发展,与制度建立和理论建构也有巨大关联,因而是一个需要辨明和理清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令人遗憾的是,人们对此问题争论了逾千年之久,至今却依然没有定论。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人类的本质和使命还远未定型和完成,人的发展对未来无限敞开,马克思所设想的理想的共产主义“真人”尚未完全形成和出场,由此不可避免地使得迄今关于人性的论断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和主观想象性。另一方面也与人对自我的认识存在先天软肋以及认识方法方面存在偏颇有关。目前对于人性本身仍然缺少科学理性的真相探悉和准确界定,关于人性之善恶的评价几乎完全是一种纯粹主观思辨,缺少客观实证基础。笔者认为,在当前条件下形成对人性的科学认识和价值判断,尤其需要搞清人性自身作为客观存在的真相和真谛,探悉人性的概念形成、结构构成、历史生成以及价值产生的基本结构与机理,在此基础上选择确定相应合适的能对人性进行准确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本文现依此思路来审视和探讨人性结构与评价方法问题,并使用“象限模型”试图对人性之善恶判断这一历史之谜给出明确结论,期望能促进对人性评价问题的认识,并得到大家指教。
一、人性的概念及其生成结构探悉
人有自己的固有人性和反思理性,故而人类在很早便开始了对自身本性的认识和探寻。古往今来人们对于人性发表的论述不计其数,至今仍是众说纷纭,没有定论,由此可见问题之复杂与繁难。“人性”顾名思义就是“人的本性”①,它是“一切人普遍具有的属性”,“亦即一切人的共同性、普遍性”②。人性和人相伴而生、形影相随、互构共进、不可分离。它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先天神授和凝固不变的,而是依循着遗传变异法则和人的发展规律,由潜在到显在、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由过去到未来的无限生成和进化发展过程。为了全面准确地把握人性的本质内涵、基本特征和评价方法,分析和理清其概念形成、结构构成、历史生成和价值创生的结构与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1. 人性的概念形成
人性是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的有机统一,认识人性的内涵特征首先需要把握其由个别到特殊再到普遍的概念形成原则。人类具有共同人性,个人具有具体人性,我们现在所讨论的不是个体具体人性,而是人类普遍人性,它所反映和表达的是地球人类的最一般规定和普遍属性,是对古今中外所有人的共同性的一种高度抽象和概括。任何简单把当下人性当成未来人性、把局部人性当成整体人性、把个体具体人性当做人类普遍人性的思想观点,都属于将个别当成一般、将特殊等同普遍的认识误区,因而都是不恰当的。但一般来源和寓于个别、个别归属和体现一般,人类共同人性既要由个体具体人性来奠基、充实和支撑,也要通过具体人性来抽取、表征和展现。若脱离了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社会实践,完全背离了现实人的现实生活和具体属性,则对人性的概括就成为虚拟乃至完全虚假的空洞抽象,就将难以琢磨和实践,失去存在意义。为了完整准确地揭示和把握人性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需要遵循“个别—特殊—普遍”之间相互构成、循环往复和渐次提升的认识上升发展规律,研究把握现实个体具体人性、民族特殊人性、世界普遍人性,在此基础上加以有机整合与概括归纳,在个别性、特殊性、普遍性的相互印证和统一性中来合理抽取和界定人类的共同本质与共有属性。
2. 人性的结构构成
人类人性历经漫长演化发展,至今已形成了相当稳定的内涵结构和存在形式,要完整准确地认识把握人性,应当认清人性本身的构成结构。
人性是一个包含众多内容和层面的复合系统,对其结构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析。首先从人类基本属性层面分析,人类具有自然、精神和社会三大基本属性,人作为生命物种是一种自然现象,必然具有自然属性,作为文化动物必然具有心理结构和精神属性,而作为社会存在则必然具有社会关系和社会属性,由此可以推论人性包含自然性、精神性和社会性三个基本存在层次。其中人的自然性是人性的物质内容和存在基础与前提,人的精神性大致包括人的心性、知性和德性,它是人性的核心、精髓与灵魂,而人的社会性则是人性的社会本质和社会实现形式。其次从存在状态层面看,“人不仅是人,而且是物,是生物,是动物。所以凡是一般物、一般生物、一般动物,所有之性,人亦有之”③。由此可以推论出人所具有的物质性、生物性、动物性和社会性这四级人性④。再次从要素构成的角度看,人性系统是由若干人性要素组合而成的。人性因素错综复杂,基于人普遍具有自然、精神、社会三大属性的公认事实,可以将所有人性要素大致归结为三类,即动物性、精神性和社会性。人首先是有生命的动物,人性的物质载体和存在前提在于具有动物性,没有动物性生命体征的存在就没有人和人性本身,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人成为人还在于它具有超越一般动物性的精神性和社會性,诸如人的信仰、进取心、成就欲、集体性和关系网等等,就是重要的人性要素。就三类人性要素的关系来看,动物性是一种基础性和前提性的人性,人性的存续变迁依循和反映着生物进化规律与生命维护原则,诸如趋利与避害就是一种基础性人性。但人性的核心、实质和精髓是其超越于一般动物性的精神性,包括心性、知性和德性在内的精神性是人性的精华和最可宝贵之处,特别是人的德性可堪称是人性的典型标志。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性作为人的本质的一种表现形式突出地存在于和体现在社会性上,诸如群体性、合作性、责任心等就属于社会性人性。总之,动物性是人性的基础与前提,精神性是人性的实质与核心,社会性是人性的关键和体现,三者相互支持和协同,共同组成了人性动态系统。
3. 人性的历史生成
人类作为生命体的自然与文化进化远未终结,古往今来的人性都一直处在发生发展的演进过程之中,要完整理解把握人性需要认清其“过去—现在—未来”的历史生成进化逻辑。人类产生已有数百万年历史,人性的发展历经漫长演进,到今天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点,无论人的身体素质和社会素质,还是性格人格、知识理性、道德品质的发展都取得了空前成就。但现有人性尤其是在精神和社会性层面的发展还存在很大局限与缺憾,远没有达到整体最佳理想状态,现实人性绝非人性发展的终极和终结。马克思曾经提出了人的发展经由片面到全面的三个阶段的思想,认为人的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阶段——即共产主义阶段⑤。人的发展实质上也是人性的发展,迄今尚处于第二阶段,距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新人阶段尚存在很大差距。既然人类的本质和使命在现阶段尚未完成,人性发展还在向着未来理想目标演进的路途中,那么我们就不应当把古代人性当成现代人性,也不应把当下人性当成未来人性。要完整把握人的普遍本质和根本属性,需要在时间结构上贯通“过去—现在—未来”,既要反思和总结历史传统人性、又要立足和把握当下现代现实人性,还要在此基础上认识和拓展未来理想人性,通过关联包容和整合创新传统性、现代性、后现代性来获得对人性的通观通识和整体理解。
4. 人性的价值产生
人性价值主要应包括人性本身的自我价值和外部价值两个方面。人性的自我价值即人性本身获得的满足、尊重和涵养发育,而其外部价值则是人性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外部效应。要完整准确地认识和评价人性,非常有必要认清人性的自我价值、外部价值及其相关性,把握人性价值产生的效果、方式和条件。
人作为主体具有自身需要和目的,人的需要获得的满足尊重程度决定着人的自我价值与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性的自身价值与完善程度。人性获得的满足尊重程度即人性自我价值,与其外部价值高度关联,两者的基本关系简单说就是:自我价值是外部价值的内因和根据,外部价值是自我价值的演化与显现。人性如果遭受压制、悖逆和伤害,也即自我价值受到否定,就会产生恶行、结出恶果;而若受到满足尊重与优待优育,则会促成善行,结出善果。通观历史与现实,人性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和不同的社会环境条件下得到了不同的满足、尊重和培养,因而具有不同的涵养水平和不同的表现性质与效应。所谓性善与性恶都可以得到大量事实支持,充分说明了人性的复杂多样性。满足人性需要、尊重人性价值、促进人性发展,也就是提升人性自我价值,这对于消解人类悲剧和代价,促进人的善性增进和自由全面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人性的外部价值是人性所产生和显示的外部效应,这种外部效应的产生是需要一定的条件和方式的。一般说来,人性外部价值的实现效果首先取决于人性本身的涵养质量和发育水平,其次还与人是否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以及是否掌握使用有效工具手段有关。此外环境条件的优劣等因素也明显影响人性价值功能的实现效果。价值是关系范畴,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生成是人性外部社会价值产生和实现的基本方式。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团结协作,相互关爱,和谐和美,尊重和爱护自然,创造了优秀文明成果和良好生态环境,展现了人性的友善和光辉。反之,若人与人之间相互欺压和损害,肆意开发破坏自然,造成动植物灭绝,则表现出的是人性的恶与丑。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人性的认识假设对于制度构想和理论构建都产生了重大外部功能,“从小的经济组织到国家制度的设计基本上都植根于对人性善恶的看法”⑥。比较典型的如“中国文化中的性善论导致了用道德主义解决一切问题的政治哲学”⑦;“历史上多数主张君主专制的学者主张或倾向于人性恶,多数主张自由民主制的学者主张或倾向于人性善”⑧。现代人文社会科学是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许多理论学说的建构通常也由关于人性的前提性假设奠基和推导,比较典型的如著名的“经济人”假设就是现代经济学理论体系建构的最大公设和逻辑前提,而由对人性懒惰与勤奋的不同假设则形成了X、Y两种存在原则差别的不同管理理论。
二、人性评价的基本特征与方法建构
人性问题错综复杂,要对人性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需要对其基本特征有一个较为客观理性的把握。人性是人的一般属性而不是人体本身。评价人性首先需要将人性客体化,对其进行抽象概括和理性认定,在此基础上作出价值判断。这一评价过程具有十分突出的主体性、相对性、超越性、多样性等方面的基本特征。
“具体的主体性是价值的独特本性和标志”⑨,对人性价值进行评价的最突出和典型的特征就是具有全面充分的主体性。评价活动必然具有主体性这是普遍认识现象,但人性评价的主体性“卷入”程度要大大强于一般的客体评价,其原因首先从概念内涵和外延归属上看,人性所指称的是包括评价者在内的所有人的共同性,评价者评价人类人性实际上也是在评价自己的人性,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互相交融、相互嵌入,主客体呈现一体化胶着状态。再从价值认知角度看,人性评价更是渗透和充满着主体性,那些穷困潦倒、地位卑下、遭受社会剥夺与欺压的人会能体验到和倾向于认为人性恶,而那些一直接受着社会的尊重、关爱与呵护,富有获得感的人则可能认为人性善。
价值评价的主体性必然造成价值判断的相对性,同样的事物相对于不同主体往往具有不同甚至相反的价值,对一方是得与利对另一方可能就是失与害。要判断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需要明确具体的价值主体,搞清楚谁是受益者或者受害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得出正确判断。
人性评价的超越性特征十分典型。人性是指古今中外所有人的人性,人性评价首先是在時间维度上具有超越性,既要回顾总结过去人的人性,又要认清掌握当下现实人的人性,还要展望和预知未来人的人性。认识并超越历史和现实,把过去、现在、未来贯通联系起来考察,是完整准确把握人性的重要条件与特征。人类在地球上的分布是十分广泛但又存在明显差异的,在经济社会和政治文化诸方面的社会分层是全面而显著的。要评价人类人性需要突破和超越空间隔离,把个别人性、地域人性、民族人性、世界人性整合统一起来考察。超越时空必然超越经验,要对古今中外的所有人的人性进行认识和评价,意味着评价者要超越自身经验、利益屏蔽和群体性、阶级性局限,对人性进行高度的抽象概括。不能只是根据自身际遇偏好和特殊事件就对人性进行一般推定,产生将个别经验普遍化的认识误区。
人性问题历来众说纷纭,其评价的多元性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价值评价的主体总是具体的、特殊的、多元的”⑩,学者和文化人需要探讨认识人性问题,社会精英和普通民众也有必要与可能形成自己对人性的认识和判断。评价者的高度多元化必然带来思想观点的多样化,由此造成关于人性的看法汪洋恣肆、蔚为大观。此外,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也是多样化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与核心,评价人性使用的主流和正统标准是伦理道德标准(如仁义礼智)和政治标准(如江山社稷)。当今社会倡导经济中心、民生为本,坚持实践真理观、富裕价值观,评价人性倾向于使用功利标准、发展标准、实践标准和人文标准。至于评价人性的方法更是多种多样,大致有哲学思辩、人文推导、经济分析、科学实证、数据统计、观察调查、经验感悟等方法。认识判断不同客体需要运用不同方法,评价方法选择要与评价客体相适应。基于人性评价的特点和性质,可以推论相应合适的系列评价原则与方法。
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意义,它所指称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效用关系范畴。人性评价的实质就是要认识评判人性的意义和效用,为此就要明确主客体关系定位,确定人性评价的主体原则与尺度。人性既是价值主体又是价值客体,人性评价一方面需要评价人性的自我价值,即人性作为价值主体所获得的满足、尊重和涵养程度;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评价人性作为客体对于其他主体而言的外部价值,包括对于人类、集体、民族、国家、生态、生命等主体的影响效果和利害关系。人性评价通常是评价人性的外部价值,诸如评价人性客体存在对于人类主体的幸福安康、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的满足效用;对于集体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公平共享、福利增进的作用和意义;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团结统一、繁荣富强和精神文明的功能效应;对于资源环境保护和生态生命维护的影响效果,等等。总之,人性价值是内在价值与外部价值的统一,人性评价就是要具体认识和判断人性的自我价值和外部价值。
人性评价是科学认知和价值评价有机统一,需要把科学方法和人文方法结合起来。人性评价属于价值评价,但价值评价是否客观准确要以科学认知作为基础和前提,只有认清人性的本质和规律,把握人性的真知、真情和真相,才有可能对其意义和价值做出正确判断。为此在人性研究过程中,要坚持和贯彻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崇尚理性、追求真理、尊重客观、符合实际”{11},严格遵守学术规范,依据科学基本原理,使用科学的理性和实证方法,注重现实观察和数据分析,保证人性认知与判断的客观可信性。同时也要看到,人性包括古今中外和未来时代的人性,在当今现实条件下评价人性明显超越了我们的所有实际经验和所处时空范围。要研究超越经验和时空的问题需要运用哲学、艺术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弥补客观材料数据和现实经验的不足,丰富我们的人性认识。
人性是稳定与变动的统一,正确评价人性需要准确理解人性存在的稳定性和变动性。人作为生命体遵循着遗传与变异的规律,由此决定着人性必然具有稳定性和变动性双重属性。人性的稳定性主要根源于人必然是有生命的动物,人的遗传基因DNA超级稳定这一恒久不变的客观事实,由此使得趋利避害成为人类的一种普遍基础性人性。相对于自然性的强稳定性而言,人的精神与社会属性表现出了相对明显的与时俱进的变动性特点。在蛮荒饥荒和动荡动乱年代,人与人相斗相残,灭绝性开发利用动植物资源,人性之“恶”暴露无遗。而在经济发达、生活富裕、文明和谐的当今社会,人们普遍追求自立自强、成功成就和价值实现,友善、责任、贡献、公益、审美成为主流文化和主导价值,人的精神素质大幅提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性尤其是精神与社会层面的人性终究是由社会环境塑造的。随着市场机制的充分展开,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全球化的迅猛推进,中国社会结构急剧向现代化转型,国民人格模式也已发生由计划向市场、由单位向社会、由臣民向公民和由传统向现代的全面转变{12}。鲁迅当年所揭露的国民人性中的种种“劣根性”在当今已从根本上得到消解,长期历史形成的传统国民人性已被整体重构。理解把握人性的这种稳定性和变动性,有助于全面客观地认识和判断人性的价值。
历史与道德是社会进步的两大评价尺度,在人性评价标准选择上,应当坚持历史评价和道德评价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历史评价以生产力发展和文明演进为价值尺度,“主张人类社会生活中包括精神现象在内的其他方面,均应从社会物质生活方式、社会历史形态的文明演进中获得其存在合理性的终极解释”{13}。而道德评价是一种人文判断,“主要着眼于历史发展和现实存在对人的存在和发展的意义,以一定的道德准则和主体性原则为尺度对历史发展进行评价”{14}。评价人性首先应当坚持历史标准,用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文明进步来判断人性是非,否则的话人性评价就失去了客观性,沦为一种纯粹主观思辨。但“坚持历史标准和历史评价优先时,并不意味着忽略甚至取消道德标准和道德评价”{15},对于人性使用仁义、诚信、和谐、公正、友善、美好等普遍道德价值进行评价和批判是十分必要的。历史评价和道德评价都要统一于社会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评价人性的根本标准。评价人性之善恶的根本标准就是看其是否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身心素质提高,是否有利于精神文明提升和生态文明改善。
人性是普遍性、特殊性、个别性的差异性整合统一,要完整准确地认识人性,需要研究地球人类的一般普遍人性,也需要研究国家和民族的特殊人性,以及群体与个体的具体人性。普遍、特殊与个别这三个层次范围的人性既相互支持、包容渗透和有机统一,又相互差异、不能相互等同和替代。深入研究探悉三層次人性存在的真相真谛及其对立统一关系,是完整准确地理解把握人性的基本目标任务和原则要求。
人是需要价值、创造价值、追求价值实现的文化动物,价值问题长久以来就是学界关注的重要话题。现代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以及文化教育和工程学等众多学科对于价值业已进行了长期专业研究,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我们今天研究人性价值问题应当超越古人忽略实证和逻辑的笼统思维方式,注意吸收借鉴哲学、社会科学以及生命科学等学科的有关研究成果,科学规范地运用现代价值学理论与方法,发扬贯彻和有机整合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与趋善臻美的人文精神,寻求对人性的科学认识和价值认识的扎实推进与协同创新。
三、人性善恶的价值判断与象限分布
1. 善恶的概念界定与层次解析
善恶是彰显和定位人类价值取向、表征和判断价值是非优劣的重要伦理范畴。所谓善犹如“好”,主要是指“对于人和人类的生存、进步、发展具有普遍的肯定性意义”{16};而与之相对立的“恶”则犹如“坏”,指对于人和人类生存与发展具有否定性意义。善恶作为一种人类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与存在状态大致可以划分为理念、规范、行为和效果诸层次。其中的善恶理念包括观念、心意和动机,它是善恶存在的核心与主导因素;善恶规范包括原则、制度、标准,它是善恶存在的范式与支撑;善恶行动包括言语、行为和举动,它是善恶理念的展开和实践;善恶效果是人的活动所产生的有害或有利的结果与效应,它是善恶理念的实践后果与客观展现。理念、规范、行为和效果相互支持协同,相互表征建构,共同组成了人类的善恶文化体系,维持着人类社会的伦理秩序。
2. 人性善恶的评价标准选择
善与恶是一种人类活动的价值效应,善恶评价适用于人类活动的广阔范围,其评价的主体和尺度都是多元的。对人性之善恶进行评价通常是评价人性的外部价值效应,为此需要将人性作为价值客体,将人类、集体、国家、民族、生态等存在作为价值主体,以这些主体的生存发展需要和文明进步作为尺度来判断人性的好与坏,其判断标准“可以大体归结为功利价值和道德价值”两方面{17}。评价人性首先要使用功利价值标准,考察和判断人性对于物质文明、经济发展、福利保障、人类生活质量与幸福安康、生態环境改善等方面产生的实际效果。其次,还应使用道德价值标准,主要考察其在“满足人们社会关系需要,维护和促进人与人相互关系的结构秩序的稳定和发展”{18} 方面的效用,诸如对于仁义、友善、诚信、和谐、责任、奉献、爱国、忠孝等人类普遍道德价值所产生的肯定或者否定效果。此外,人性评价还应评价人性的自我价值,考察人性作为价值主体所获得的满足和尊重,判断人性本身是受到善待还是恶待,这一点也不可忽略。
现实生活中的好坏与善恶绝非是一个纯粹主观思辨,而是一个可知可测的客观事实,人性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评价都必须依据客观事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应当是判断是非善恶的根本标准,无论是人性中的自然性、还是精神性和社会性,究竟是善还是恶,最终只能通过现实社会的实践效果来验证。离开实践效果标准则人性的善恶评价就失去了客观基础,永远争论不清。
3. 人性善恶的象限分布模型
综上所述,人性价值包括人性自我价值和人性外部功利与道德价值,人性评价就是评价人性的自我价值和外部功利与道德价值,具体判断人性自身获得的满足尊重程度,尤其是要判断人性对于人类集体、民族国家、自然生态等存在主体的满足效用和作用意义。人性善恶既可以是相对于外部的,也可以是对于自我的。本文在此主要从功利价值层面评价人性之善恶,认为善是利益效应,而恶是损害效应。认识判断人性善恶就是考量人性对于其他主体以及人自身的利害效应。通过对人性实践后果的利己、利他以及损己、损他具体状况的界定,可以大大化简问题认识,大致确定人性善恶的内涵与边界,建构出下面的“人性善恶的象限分布模型”图表。
此图以“利己—损己”为横轴、以“利他—损他”为纵轴构建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原点为圆心画出同心圆,形成了A、B、C、D四个象限分别对应四种善恶类型。
A象限“损己利他”是为大义,应属“绝对善”。趋利避害是初始人性,利己动机能够被利他动机克服,乃至不惜牺牲自己成全他人,是一种绝对的善。
B象限“利己利他”是为“相对善”。利己利人、各得其所,平等交换,互利合作,多数人都可以做到这一点,可谓是一种人性常态和社会常规,带有道德中立性质。
C象限“利己损他”属于“相对恶”。“损他”无疑是恶,但通常只是因为追求“利己”不得已而“损他”,“损他”不是目的,“利己”才是目的,此虽恶只是相对他者之恶,对自己毕竟还是有利的,固曰相对恶。
D象限“损己损他”是“绝对恶”。损他必是恶,损己也是恶,恶上加恶,犹如自杀式袭击,无善利可言,固曰绝对恶。
从A到D的顺序,是善逐渐减少、恶逐渐增多的次序,这种变化是人的内因和外因交互作用、合力建构的。人性无论由善变恶还是由恶变善,都是在人的先天遗传素质基础上,经由后天的教育、社会实践以及自然环境等众多因素综合塑造的结果。
上述“象限分布模型”只是对人性善恶的一种简单化抽象和大概判断,其中还存在纰漏和片面性有待克服,这是需要说明的。
注释: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065页。
②④ 王海明:《人性论》,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9、20页。
③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92—93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2—109页。
⑥ 孟庆祥:《人性与个性的逻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20页。
⑦ 萧功秦:《儒家乌托邦传统与近代中国的激进主义》,《文史哲》2016年第1期。
⑧ 方朝辉:《人性善恶与民主、专制关系的再认识》,《文史哲》2016年第1期。
⑨⑩{16}{17}{18} 李德顺:《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2、227、145、145、145页。
{11} 蒋逸民:《社会科学方法论》,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0—54页。
{12} 王忠武:《社会结构转型与国民人格塑造》,《文史哲》2002年第5期。
{13} 高兆明:《伦理学理论与方法》(修订版),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84页。
{14} 丰子义:《发展的呼唤与回应——哲学视野中的社会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3页。
{15}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年版,第146页。
作者简介:王忠武,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山东济南,250100。
(责任编辑 胡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