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策略

2018-09-17吴凯旋

考试周刊 2018年80期
关键词:调动积极性体育教学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体育教学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重视,有效开展体育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为重要,不仅可以强健学生体魄,还可以达到有效的教学目的,保证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爱好,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体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体育教学;积极性;调动;学生

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结合学生身体素质展开体育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掌握运动技巧,体育知识,可以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运动习惯,促进学生积极表现自我,展示出运动技巧,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增强自身素质。由此可见,研究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策略十分必要,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一、 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学效果不佳,尤其是学生普遍存在缺乏学习积极性,对体育教学也不够重视等问题,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下面,对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体育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效果不佳。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学的模式与流程较为固定,首先,整理队伍,讲解知识,其次进行自由练习,自由活动,最后点名,保证课堂出勤率,以免学生趁机溜走。在此模式下,学生清楚教学内容,教学形式,部分不重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同学,会在课堂开始上几分钟课,然后就回到班级,等到下课再出来,并未有效学习体育知识,较为敷衍,教学效果不佳。第二,学生、教师、家长对体育学习不够重视。目前,强调素质教育,强健学生体魄,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不乐于学习体育,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较为敷衍,运动能力较差,不是身体素质差,就是过于肥胖,不是耐力差就是爆发力差,体育知识掌握不足,体育运动能力较差,还不重视体育锻炼,影响了学生的体育成绩,也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第三,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未掌握有效的学习习惯。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学习兴趣较高,学生自然乐于学习,愿意学习,会达到理想的体育教学效果,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学生学习兴趣较低,学生自然较为抵触,不乐于学习,学习质量较差,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教学效果,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总而言之,体育教学中存在较多问题,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影响了体育教学效果。

二、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策略

(一) 创设生动教学情境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是确保教学活动实施,营造轻松愉快学习氛围的关键,因此,创设生动教学情境十分必要,是有效开展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途径。创设生动教学情境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需要创设生动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需要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创设生动情境,使学生高效学习,乐意学习,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保证情境的生动性与趣味性,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恰当使用教学情境,合理利用多媒体系统进行教学,保证教学效率与质量。例如,在创设生动教学情境时,教师可以营造一个运动会情境,需要在运动会情境下,要求学生代表运动员,利用竞赛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达到强身健体,有效进行体育学习的目的。例如,教师可以安排100米速跑,跳高,跳远,400米接力,800米长跑等项目,要求学生自己进行项目选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项目,在生动情景下开心的学习。

(二) 利用创新型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方法,被动教学模式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诱因,因此,创新教学方法,利用趣味性较强的创新型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十分必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策略。利用创新型教学方法开展教学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运用游戏教学法进行教学,增加趣味游戏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游戏中教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在游戏教学过程中,学生具有较高的参与性,学生可以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体育锻炼,有效进行体育学习,提高体育学习效果。第二,运用竞争法进行教学,通过竞争比赛,可以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提升学生体育精神,使学生产生竞争学习的欲望,证明自己,获得成就感。例如,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可以利用游戏法进行教学,通过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学习,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 培养运动习惯

体育学科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对学生积极性具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学生具备学习兴趣,才能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使学生养成爱学习,爱运动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运动习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与质量。培养运动习惯需要注意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方面,需要培养学生运动精神,提升学生运动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提升学生体育学习能力,需要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提高运动质量,提高体育水平。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运动习惯,需要从日常生活着手,每天给予学生一点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提升体育学习效果。

三、 总结

体育是一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学科,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强健学生体魄,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使全体学生可以快速掌握体育项目的运动技能,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总而言之,开展体育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十分必要,可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学生能力。

参考文献:

[1]薛良.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性[J].考试与评价,2018(01):53.

[2]黄震.关于大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分析[J].学周刊,2017(07):16.

[3]施霞.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18(01):27.

[4]刘忠庆.试论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J].南宁职业大学学报,2017(02):45-46.

作者简介:

吴凯旋,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平和县后时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调动积极性体育教学
调动多方资源 加快成果转化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调动感官,描绘多彩的世界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