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ST对男性大学生慢性踝关节不稳的效果分析
2018-09-17徐磊
徐磊
摘 要 从武汉体育学院校医院门诊中选取 20名男性大学生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功能性力量训练为主的康复手段,对照组仅采用传统康复手段,同时进行8周康复训练,通过Cumberland踝关节不稳定评价问卷、T型敏捷性测试和萨金特纵跳测试的结果比较分析两种训练方法的康复效果。旨在了解功能训练和传统康复训练的不同效果,为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的康复训练优化提供一定依据。
关键词 慢性踝关节不稳 功能训练 大学生 男性 康复
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识码:A
踝关节扭伤的发生率很高,是全身关节韧带最常见的运动扭伤。有调查表明每一万人中每天就有一人会扭伤到踝关节。而且我国约有2400万人大学生,大学生群体相对其他群体体育运动活动丰富,因此踝关节损伤的风险更高。踝关节扭伤由于常见,从而经常被人们忽视,一般情况下很多人在轻度扭伤后不会选择去医疗机构接受正规的处理和救治,所以踝关节的实际发病率可能高于研究报道。人体最下端的关节是踝关节,而且踝关节也是唯一一个接触地面的大关节。其主要承担着行走、运动和维持躯体稳定的作用。所以踝关节扭伤不仅会造成运动能力的下降,还会极大地困扰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在发生踝关节扭伤后,一般会有以下症状:疼痛、乏力、不受控制和主观关节不稳等后遗症。据报道有大部分人会在伤后半年至一年内受后遗症影响再次受伤,再次受伤的第一影响因素是至少有一次的踝扭伤伤病史。再次伤后没有经过正确的治疗和合理的休息,再次受伤后的踝关节不稳定的情况就会更明显。从而引起下一次的损伤,由此进入一个恶性循环,不断受伤,不断恢复,逐渐形成慢性踝关节不稳定(CAI)。
1慢性踝关节不稳定
慢性踝关节不稳是指踝关节因为稳定性不够的原因反复多次的引发后续连续扭伤的情况。而在临床上造成这种现象的情况有以下两种:一种情况是由踝关节韧带损伤后遗症形成的关节不稳和本体感觉功能下降带来的神经肌肉控制功能降低,导致功能性不强从而引起反复地扭伤。另一种情况是由踝关节韧带松弛和周围结构受损引起的踝关节结构改变导致的反复扭伤。
有文献表明,将近一半的踝关节扭伤患者最终会由于各种原因发展成成踝关节不稳定。而踝关节不稳一旦形成,则又会不断循环增加再次损伤的概率。正是由于反复损伤,所以CAI除了影响生活以外,发展严重还会造成学生心理和情绪上的阴影,带来相当大的学习和工作压力。
2功能性力量训练
功能性力量训练(FST)是一种新型的竞技体育训练方法,由于多学科的广泛交流借鉴,普遍认为的FST主要包括核心力量训练、振动训练、悬吊训练和本体感觉训练等多元化训练组合。其中既有单环节肌肉力量的康复训练,也要求全身各关节和肌肉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平衡、稳定和神经对肌肉的控制能力。FST最早来源于职业体育对于职业运动员的训练模式。随着研究的增多,将力量训练与专项紧密结合,最大程度模拟专项动作。同时与运动防护、训后恢复和伤后康复结合在一起,逐渐盛行变成一个全新的系统的训练系统。本研究尝试将竞技体育的功能性力量训练理念应用于男性大学生的慢性踝关节不稳定康复治疗中,并研究功能性力量训练康复疗法相对于保守康复训练方式的有效性。
3结果与分析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通过训练后,CAI评分都有显著性提高,同时发现实验组在训练后评分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和对照组在通过训练后,T 型敏捷性测试都有显著性提高,同时发现实验组在训练后成绩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和对照组在通过训练后,萨金特纵跳测试成绩有所提高。但是提高水平并没有发现显著性差异。
4总结
CAI患者的康复训练不仅要解决肌肉萎缩、肌肉强度下降、运动单位减少等问题,还要修复本体感受器,改善神经肌肉肌肉的控制。CAI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周期长,成本大,创面大,恢复时间长。因此,对于CAI患者,首选的保守治疗是首选。对于保守治疗没有统一的标准,其中大部分现在用于改善踝关节的关节活动和增加踝关节的强度。踝关节主要的活动有背屈、跖屈和内外旋。传统的康复方法就是针对这三个形式的运动康复,抗阻进行踝关节背屈和跖屈、内翻和外翻,克服踝关节转动的阻力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关节的运动和关节周围的肌肉群也康复了。其次是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锻炼,这些肌肉负责前屈小腿,同时人体处于立位时也负责提踵,而且可以固定脚踝和膝盖,防止过度的身体向前。用提踵,负重蹲起,蹲起跳等都可以达到训练目的。一半的康复训练手段是改善血液循环,减少关节肿胀,避免或减缓肌肉萎缩,通过踝关节周围的肌肉运动降低CAI的影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踝关节的协调性和稳定性,但不明显改善本体感受效果,难以避免踝关节损伤的复发。
一些专家学者对传统抗药疗法的不足进行了新的尝试,通过PNF技术改善踝关节不稳,PNF主要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康复和改进的灵活性,这意味着力量和本体感受有所改善,但手段单一,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T型敏捷性测试:敏捷性包括快速变化的能力,脚踝的伤害经常影响敏捷性。一个完整的测试项目应该包括项目要求、理解过程和技能测试。选择敏捷测试时,我们应该考虑不同的项目特点和适合的场地。T型敏捷测试已经被证明是高度准确的敏捷测试。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经过FST和传统训练后,实验组和对照组T型敏捷性测试结果都有提升,而FST训练康复组效果更好。这可能是由于实验组直接使用灵敏性训练,提高了大学生快速变化的运动能力,提高这种认知能力不仅能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还能有效防止损伤的发生。
萨金特跳跃试验:肌肉强度和灵活性较差的运动员更容易下肢运动损伤,功能性力量训练训练可以预防运动损伤。肌肉力量的发展降低了CAI的风险。萨金特垂直跳跃测试是对下肢力量、速度、爆发力、敏捷性和弹跳能力的初步估计。踝关节不稳定人群重返运动需要进行评估,评估包括多种因素,功能测试则是提供一个客观的评价方法。萨金特垂直跳跃测试可以反映运动员康复过程的平衡、力量、本体感受、关节活动度、敏捷性等功能。必须指出缺乏灵活性和力量的人更容易发生运动损伤,FST可以降低运动损伤的复发率,同时骨骼肌力量和爆发力的发展也不容忽视。通过研究结果发现,在经过FST和传统训练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萨金特垂直跳跃测试的成绩都有了提升,但是具体的机制还需要进一步讨论。
由于FST是基于人体完整运动链的多关节的配合工作,所以在爆发力和持续性等方面的力量训练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关键在于如何选择有效的训练手段。具体选择标准应遵循以下三点:第一,功能力量训练与专项训练不同。即使是某一特定运动特征的FST训练,也更注重对人体多关节一致性的要求,强调人体在动作时的稳定性和平衡,以及人体协调力的神经系统;第二,功能强度训练不同于单关节运动,单关节运动不是功能强度,而功能强度应该以多关节的形式更为突出。FST的概念有别于传统训练的的简单力量训练模式,使多关节的力量协调配合,达到调动更多肌群参与力量训练的训练效果。第三,功能强度训练是针对动态性能的。由于大多数动作是在运动状态下完成的,所以运动特性是FST训练的典型特点,当然,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可以是多样化的,比如核心力量训练。
功能性力量训练与传统的康复训练相比,FST能产生更多的练习模式和方法,也更有趣味性,更有新奇性和创意性,也相对更受大学生的欢迎,在健身和娱乐方面也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同时,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受傷后的应急机制,教师和学校医院共同制定了一套针对学生的急性慢性踝关节康复系统,适当提高学生的功能强度,合理利用体育设施。同时,FST不能完全脱离原来的康复方法。在原有康复方法的基础上,结合FST训练,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焦爽,闫汝蕴.本体感觉训练预防踝关节运动损伤的研究进展[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9,28(06):713-716.
[2] 李淑媛,朱磊,张亚楠,等.Cumberland 踝关节不稳定评定问卷的汉化与信度、效度分析[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1,30(09):814-819.
[3] 孟庆华,鲍春雨,陈超等.男性青年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后行走步态分析[J].医用生物力学,2014,29(04):363-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