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当前德育工作的启示

2018-09-17陈良锋

考试周刊 2018年81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德育教育

摘要: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提出了秉承生活教育思想的精髓、具有生活教育特色的生活德育理论。德育是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当前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我国德育已经陷入一种与生活疏离的困境。如何使之走出困境?本文将以初中化学教学为例,借鉴陶行知的生活德育论,探讨当前德育工作从陶行知教育思想中获得的思想启示,从而提高初中德育教学的能力,促进我国德育教育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德育论;德育教育;初中化学教学

一、 引言

陶行知的生活德育论以“生活即教育”为理论基础,通过集体生活与学生自治的途径实现培养“真人”的德育目标,其中还包括伟大的“真”教师的师德观和科学教育、科技伦理道德思想。传统宣讲式的德育教育,违背了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和道德培养规律,在化学教学实践中,完全脱离生活,一味地死记硬背理论知识,追求分数。化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初中化学教学则是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化学物质、化学现象和化学变化无处不在。所以,我们应设法把化学课堂融入社会生活中去,把学生引入广阔的生活实践中去。

二、 陶行知生活德育论体系的构建

(一) 陶行知生活德育论的理论基础——“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认为,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也就是“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一种教育方法。无论从思想角度还是教育方法中,我们都能深入挖掘到“德育”中去。陶行知提出关于生活德育的理论。“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这充分体现了德育生活化,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生活中都得到思想道德教育,而不是单纯的说教。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学会“道德理论”与“道德实践”的转化,学会处理复杂的思想道德问题。

(二) 陶行知生活德育论的指导原则——“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的进一步阐释。“教学做合一”,是一件事中的三个方面,即从事、发展和这件事对别人影响的三个角度来实现生活理想。它的原则就是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亦即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所以,做是教与学的基础。

“教学做合一”就是要将教学与实践统一起来,教师要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还应在教学过程中,把德育教育和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完善自己,实现自身价值。学生应增强思想道德意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在学习各科课程的过程中,主动地与老师沟通交流,积极地参加各种德育教育实践,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 陶行知生活德育论的途径——“集体生活与学生自治”

陶行知认为,学生由自我个体向社会个体发展的必经之路是集体生活。集体生活包括集体自治、集体探讨和集体创造三大基本要素。集体自治是相对于学生自治而言建立在民主集中制基础上通过培养学生自觉性而实现的;集体探讨是在集体生活中获得真知的过程;集体创造是从集体自治与集体探讨中产生的。在现实生活中,尤其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道德茫然。例如,舍己救人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然而,未成年人是否应当奋不顾身地拯救处于危难中的弱者?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这时候,学校和社会就充当集体的角色,深入探讨如何对未成年人进行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教育。

“学生自治”是学生组织成团体来自我管理。陶行知认为,自治可以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弥补性格上的不足,提高各方面能力。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学生可以自觉自主地从生活中获得德育教育,也可以自觉自主地从德育教育中实现生活理想。

三、 陶行知生活德育论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德育启示

(一) “生活化”化学教学德育启示

引导学生认识化学物质,并让学生把所学化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从而深刻体会化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例如学习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成麦芽糖的反应,可以让学生在咀嚼馒头时认真感受麦芽糖的甜味儿。这种例子不一而足,学生可以在体验的过程中培养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实践出真知。

化学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科学,国家的工业发展与进步以及我们的生活用品等都离不开化学。教师应当让学生参与化学实践使其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 “教学做合一化”化学教学德育启示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学生联系社会生活的桥梁,亦即化学教学中的“做”。通过实验,学生可以获得有关化学的新认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在氢氯反应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除教材之外的其他实验方法来得到实验结果。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实验设计,使他们体会到“做”与创造的乐趣。通过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与实践精神。在实验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自然而然地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 “自治化”化学教学德育启示

“自治”,无论是学生个体还是集体,都是强烈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自觉性的体现。在化学学习中,学生逐渐培养出对化学的兴趣与热爱,从而积极主动学习,并真正地学以致用。通过各种化学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和自然科学精神,有利于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 总结

陶行知的生活德育论超越了知性德育教育,使得我国逐渐走出德育教育困境,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知性德育更多的是以知识为中心,而陶行知的生活德育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让学生回归现实生活,从现实生活中获得德育教育。简单、机械的说教,使道德认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离,违背了学生健康心理发展规律。因此,我们应大力践行陶行知的生活德育论。

参考文献:

[1]韩伟伟.回归生活: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探析[D].华侨大学,2012.

[2]潭江.陶行知“生活即即教育”思想对中小學德育的启示[J].中华少年,2015.

[3]宋春光,王建媛.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J].教育科学,2013.

作者简介:陈良锋,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市亭林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教学德育教育
新课程下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
探讨游戏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以德立身 以德施教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