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敛与开放:从中美语文教材课后练习透视中美教材气质差异

2018-09-17曹家鑫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4期
关键词:课后练习中美语文教学

曹家鑫

摘 要 朱绍禹先生认为,课后练习设计是体现一套教材竞争力的地方,这是非常有见地的。一部语文教科书中,选文代表的是“用什么教”;而编排体例、助读体系,尤其是课后练习设计才是体现“教什么”的关键。也就是说,课后练习的设计更能体现一部教材要传达的教育理念和编写意图。基于此,本文重点就中美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着手,分析中美教材气质方面的差异,提出我国语文教材课后练习发展的方向与措施,以期对我国语文教学有一定的裨益。

关键词 中美 语文教学 课后练习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历年颁行的教材,它们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上,既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又有一脉相承的理念。纵向省视历年教材在课后练习设计上的共性与发展变化是一个有价值的课题;而横向比较中外语文教材课后练习设计上的差异,更是一个有趣的视角。本文拟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简称“人教版”)和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马浩岚编译的《美国语文》(12-18岁)为样本进行比较,以期观照对我国教材课后练习设计,抛砖引玉,以待方家指正。本文拟从细部着手,从中美教材中两篇同质课文课后练习的对比中,管中窥豹,解读中美两国语文教材课后练习气质上的差异,以及这种气质差异背后包含的设计理念的差异。本文选取作为比较的两篇文章分别是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人教版必修4)和梭罗的《论公民的不服从(节选)》(《美国语文》第六课)。

1实际教学案例

我们先来看看人教版《拿来主义》的课后练习设计:

1.1研讨与联系

第一,阅读文章,理清作者思路,总体把握文意,说说课文中“拿来主义”的含义是什么。

第二,运用比喻,以小见大地阐明抽象、深刻的道理,是这篇文章的一个特点。举例说明本文是怎样运用比喻来阐明道理的。你能不能用其他的比喻来说明这些道理,与同学交流一下。

第三,下边几个句子加点的词语用得准确、生动,有的含有讽刺的意味,试做分析。

(1)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2)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3)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4)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拿来主义》的课后练习,是人教版语文必修教材课后练习中比较典型的。从题目数量来看,四个题目,属于比较多的。整部教材课后练习的题数大体稳定,基本在三个大题或者四个大题。从训练涉及的内容来看,是比较丰富的,有字词的训练,有文章思路的梳理,有写作手法的分析,还有一个拓展延伸的题目,内外兼顾,粗细结合。基本反映了人教版高中必修教材在课后设计上的理念与特点。

从这样的一套课后训练,我们可以清晰的触摸到教材编写者在课后练习设计的宗旨:为课文学习服务,训练基本拘囿于课文的界域。这样的设计宗旨使得我们的课后练习在气质上明显的表现出内敛的气质。

1.2对比分析

相较于中国教材的内敛,美国语文课后习题设计完全是开放的。

首先,《美国语文》课后练习的设计不局限于课文的小圈子。编者在设计课后练习时当然也重视课后练习对课文助读的功能,也有着眼于对课文理解的题目。比如“阅读理解”板块的两个题目:

(1)梭罗衷心接受的是那句箴言?

(2)梭罗认为人民可以怎样对于改进政府做出贡献?

这样的题目明确指向对课文信息的筛选和理解。但大多数习题绝不拘囿于课文的圈子,许多题目以“职业连线”“科技连线”“社会连线”“媒体连线”“艺术连线”等方式,将练习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连接起来,使得课后练习指向更深刻的思考和更广阔的生活,“联系生活甚于联系课文”。②比如“文学与生活”板块的三个题目:

(1)读者反应:什么样的政府能够赢得你的尊敬?为什么?

(2)主题聚焦:梭罗对于政府的观点与先验主义者对于人类精神和自然界的看法是相互一致的还是彼此冲突的?做出解释。

(3)小組讨论:讨论梭罗对于政府作用的看法。然后列出五件他会认为政府应该做的事情和五件政府不应该做的事情。

其次,《美国语文》课后练习的设计不追求标准的答案。《美国语文》课后练习重过程轻结果,许多问题问得深广,往往没有现成的答案,也难有固定的结论。回答不拘一格,评价体系多元,学生由此获得巨大的创造空间。比如前文所举“文学与社会”板块三个题目,都是可以写成社会学问题专著,绝没有什么统一的标准答案。也许有人会质疑,对于12-18岁的学生而言,这样的问题会不会大而无当,脱离了学生的学情?其实,这恰恰体现了美国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教育理念。

第三,《美国语文》课后练习的设计重视能力的迁移与拓展。最明显的就是“点子库”的写作训练。这里有形式多样的写作训练,这些训练与课文的文体特色密切关联。《论公民的不平等》是一篇论文,所以“微型写作课”训练的主题就是“说服性文章”,具体突出说理性文章写作技巧的训练:“因果关系的组织结构”。充分的利用选文的文体特征进行写作训练,是《美国语文》作文训练的鲜明特征。于此同时,编者还设计了“写给编辑的信”,“报告”等拓展性的写作训练。

2结束语

中美两国语文课后练习中体现出来的气质差异,源于文化的差异,更源于理念的差异,虽然仅限于课后练习本身,但其引发的蝴蝶效应不容小视,它也许会影响一代人的思维习惯,知识能力,甚至行为趋向。两相比较,无法定论孰优孰劣,却可能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参考文献

[1] 朱绍禹.中学语文教材概观[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2] 严育洪.课堂焦点:新课程教学九辩[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 王爱娣.美国语文教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 李巍巍.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课后练习系统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5] 何永波.中美中学语文教材练习设计个案比较[J].教研天地,2010(03).

[6] 张莉辉.中美中学语文教材练习系统比较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7] 倪文锦,谢锡金.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8] 刘美英.中美两套中学语文教材练习系统的比较[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

猜你喜欢

课后练习中美语文教学
课后练习中语文要素落实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1972—2022中美融冰50年
疫情背景下中美大国博弈:回顾与展望
成功突围的中美建交
部编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特点及教学建议——以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册为例
小学音乐教材课后练习使用方法之管见